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魅力北京

它古韵古香,是远近闻名的四古文化村
  发表日期:2021年5月21日  共浏览177 次   出处:文旅房山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房山,有这样一个村子:她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她古韵古香,是远近闻名的四古文化村;她曾获得包括“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北京最美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等众多荣誉。她也曾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北京市传统村落名录”。

她就是——南窖乡水峪村,一个诗情画意的文化名村。

古村位于房山区西北部山区南窖乡境内,距108国道8公里。水峪村是南窖乡辖区内第二大行政村。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90户,1394人,水峪村历史悠久,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以四古文化(古村、古碾、古中幡、古商道)为代表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构成了水峪村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要素。

古村落位于水峪东村,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具有北方农村风格四合院民居建筑群,共有100余套,620余间。村落呈圆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区建筑风格。

据统计,水峪村共有128盘古碾被誉为“石碾收藏世界之最”,村里找到了有石刻文字的5盘古碾,最早是道光18年(1838年)制造。

房山南窖乡水峪村现有村民650多户,村中众多石板做瓦、石块做墙的房屋院落,但大多房屋已破败不堪,并没有人居住了,不过水峪村中分布着古碾128盘,这些石碾记录着水峪人的饮食、生产、风俗,是一部厚重的史书。

在2008年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收藏之最证书,是村民眼中特有的“吉祥物”,古石碾大小不同,用途也各异,最重的一盘直径约1.8米,仅碾轱就重达300多斤。村中的村民普遍认为有的石碾或许年代更久远,但因为碾上没有刻字,所以无从考究。

“水峪中幡”作为本地民众自娱自乐的传统文化形式,从明朝初年创始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每到庙会、重大民间节日,村民就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后演化成集体表演,代代相传至今。它是水峪村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传的活态传承,作为传统村落,凝聚了地方特色的人文风俗无疑是最大财富。

水峪南岭古商道有27.5公里长,从豹井沟爬小西岭,至茫茫的南大岭。在没修国道之前,这里是古代西南方向进京的必经之路,客栈商铺众多。这条商道在繁盛时期,真的可谓人山人海,如今在走这条古商道,让您体验一把穿越之旅,用心去体会过去的繁荣景象。

水峪村历史悠久,古遗迹众多,虽然建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但是大体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这一点可以说是极为难得。

入选“北京最美乡村”让她获得了不俗的人气,当地政府部门也在原有古村落的基础上对她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因地制宜的适度开发,先后修建了包括七条登山步道在内的众多旅游基础设施。

街屋在水峪东村入口的右侧,因为临街而建,就叫街屋,长15米,高4米。街屋和东瓮桥连成一体,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街屋北院古时候叫“德善堂”,门楼高耸,气势壮观。抗战时期为保护八路军伤员,被日本兵火烧,现已看不到原貌。大院里外的两套街屋,白石铺地,干净又整齐。二门顶上的条石,有很多种花纹,比如三环套日、香草兰花啥的,很别致的说。

水峪村东西村各有一座瓮桥。别看现在河道里没水了,明清时期,水峪村每到夏秋季节,雨水都很大,常常会形成泥石流,危及村庄安全。村民为了镇住洪水,在村子东西各修建了瓮门,又叫瓮桥。东瓮桥据说是清乾隆年间修的,在瓮桥正中有个石匾,上面刻着“宁水”二字,一看就明白了,是镇水保平安的。

从东瓮桥下远眺就能看到一座尖尖的山,叫纱帽山,因为远远看去很像古代官员的乌纱帽。纱帽山是东村最高的山峰,是登山的好去处。

水峪东村瓮桥附近有一片院落,建筑格局各有千秋,都很气派,这是东村王家修的,村民把这些房子统称“王家大院”。大院门楼上有三幅工笔岩画,分别是宫灯、花瓶、兰花和莲花图案,真是灰常高雅脱俗啊。后屋门楼上也有三幅岩画,具有明代山西画派风格,很有特色。

东街娘娘庙是清康熙年间修的,算得上是水峪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了,坐北朝南,正殿三间,侧殿两间,立柱横梁上有彩色绘画。院里原来有一棵古槐,遮天蔽日,开花的时候,香飘十里。要说为啥修庙,那是因为旧时大山深处医疗条件恶劣,很多村民死于“天花”等疾病,修庙来求子、保平安,庙里供的娘娘是“九莲菩萨”,听说很灵的,曾经香火不断。

提起水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古村,其实,水峪村的登山步道也是超赞的。因为村庄位于一个山坳里,四周都是山,这几年,水峪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给山系上了一条条“腰带”,这些腰带就是登山步道。要是您来到水峪村,不走走登山步道,那还真是没有完全领略最美乡村的美。

从水峪东村杨家大院门前的岔路口往右走,经过鸳鸯井一直进小西岭…这就是传说中的古商道,古人开辟的道路,当然是要走一走的,而且这条路还保持了原生态。

在水峪,还有这样一条路,将水峪东村环抱一周,这就是小黑江-水峪口路,又叫李家湾沟路。这条路是从水峪口出发,沿着南窖河堤往南,从李家湾沟进山,到山顶再绕到水峪村,与水峪水库路交汇,这条路也是水泥路,虽然少了几分征服感,但周边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从水峪村委会往里走,有一条通往水峪水库的路,可以用“曲径通幽”来形容,走到山的深处,终于可以看见水了,如果您走这条路,一定会被水峪工农兵水库的美景所吸引。

公交线路:由北京天桥长途汽车站乘836路公交车至房山客运站公交站,下车换乘房23路公交车至水峪村站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从北京市区走京石高速公路,在良乡出口或阎村出口出高速,经过阎村镇、青龙湖镇、河北镇、佛子庄乡,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看见南窖牌楼,向左进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直行即到;


Google
 
上一篇: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
下一篇:这座公园有近13万亩面积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为96.5%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31.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