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吉林省 >>吉林民风民俗

满族历史
  发表日期:2009年8月19日  共浏览395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平定准噶尔叛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

康熙时期,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攻喀尔喀蒙古,并借口追击土谢图汗部余众,进军内蒙古乌朱穆沁。 康熙帝3次率军亲征漠北。二十九年七月,他亲自进驻博洛河屯(今河北隆化)节制全军。八月一日两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交战。噶尔丹仅率数千人逃回科布多。三十四年五月,东犯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境内)以北巴颜乌兰。三十五年五月,康熙帝命费扬古统帅清军在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南之宗莫德)与噶尔丹主力军队激战竟日,噶尔丹军阵大乱,清军追击30余里,歼敌数千。噶尔丹率残部仓皇西逃。次年春,康熙帝亲赴宁夏,进剿噶尔丹残部。同年三月,噶尔丹暴病而亡。继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部首领的策忘阿拉布坦,于五十五年进犯西藏。次年十一月攻占喇萨(今西藏拉萨),造成西藏地方动乱。五十九年八月,清军进入喇萨,控制西藏政局,准噶尔残部逃回伊犁。

雍正时期,雍正五年(1727)噶尔丹策零继策妄阿拉布坦为准噶尔首领后,即遣使清廷要求派人入藏熬茶(向喇嘛寺庙发放布施),清政府未允其请,并令噶尔丹策零将发动叛乱的青海和硕特部贵族首领罗卜藏丹津送回。一年之后, 雍正帝决意出兵准部。八年,噶尔丹策零押送罗卜藏丹津的队伍行至中途,探知清军西进来讨,便返回伊犁。九年六月噶尔丹策零大败清军。十年六月,噶尔丹策零进掠克鲁伦地区,与清军相遇,双方在额尔德尼昭(光显寺)激战,准噶尔军队中伏被围,仅噶尔丹策零等率残部突围。

乾隆时期,清政府为了完成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一,曾两次出兵准噶尔部、进军伊犁。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死。十七年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支持下夺取了准噶尔部统治权,不久两人又发生火并。十九年阿睦尔撒纳投清。清政府决定进军伊犁。二十年五月,达瓦齐退守格登山(今新疆昭苏县松柏边卡),遭清军夜袭,达瓦齐越天山奔南疆,在乌什为回部霍吉斯擒获,押交清廷。八月,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清政府于二十一年三月占领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入哈萨克阿克赉牧地。不久他又向俄国求援。二十二年二月清军再次进军伊犁。七月,阿睦尔撒纳兵败逃入俄境,不久死于痘疫。清政府通过上述战争,打击了准噶尔贵族上层的割据势力,统一了西北边疆,有力地抵制了俄国势力的扩张。

雅克萨之战:明朝末年,沙皇俄国趁机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康熙帝为了平定三藩,把大批兵力调到西南,有个俄国逃犯乘机带了八十四名匪徒窜到我国雅克萨,在那里筑起堡垒,四出抢掠。他们把抢来的貂皮献给沙皇。沙皇不但赦免了逃犯的罪,还派他当了雅克萨长官,想永远霸占我国土地。

康熙帝刚刚平定三藩之乱,听到东北边境遭到侵犯,他亲自到盛京,一面派将军彭春、郎谈借打猎为名到边境侦察;一面要当地官员修造战船,建立城堡,准备征讨敌人。作好一切准备之后,派人送信给雅克萨的俄军头目,命令他趁早退出雅克萨,沙俄军不但不肯退出,反而向雅克萨增兵,准备跟清朝对抗。在和平解决无望的情况下,康熙帝发布了进军令。公元1685年,康熙帝派彭春为都统,率领陆军水军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开到雅克萨城下,把雅克萨围了起来。 沙俄军队经过几年的准备,把城堡修得十分牢固。彭春观察了地形之后,在城南筑起土山,让兵士站在土山上往城里放弩箭。城里的俄军以为清兵要在城南进攻,就把兵力拉到城南。哪儿知道清军却在城北隐蔽地方放了火炮,乘城北敌人防守空虚,突然轰起炮来。炮弹在城头呼啸着飞向城里,敌人的城楼被炮弹击中了,熊熊燃烧起来。此次战役俄军被我方打败。但是,遭到惨败的俄军并没有死心,他们打听到清军撤出的消息,过了不久,又带兵溜回雅克萨,把城堡修筑得更加坚固。边境的警报传到了北京,康熙帝决定把侵略军彻底消灭。第二年夏天,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再一次进军雅克萨。这一次,清军的炮火更加猛烈,俄兵几次出城反扑,都被清军打了回去。最后只剩下了一百五十个人。沙俄政府慌忙派使者赶到北京,要求谈判。康熙帝才下令停止攻城。公元1689年,中国政府派出代表索额图,沙俄政府也派出戈洛文做代表,在尼布楚举行和谈,划分了两国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就是《尼布楚条约》。 

Google
 
上一篇:满族经济
下一篇:满族的八旗制度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92.1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