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美食 >>饮食与养生

秋季排毒养颜 别错过这6种粗粮
  发表日期:2021年3月22日  共浏览152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机。那么,秋季可以吃什么养生呢?那不妨适当的补充点粗粮吧。玉米、核桃、红豆、番薯这些都是适合秋季食用的粗粮,常吃有排毒养颜的功效。秋天吃什么粗粮?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玉米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对*的健康颇为有利:玉米中的维生素B6、烟酸等成分,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肠炎、肠癌等。玉米富含维生素C、异麦芽低聚糖等,有长寿、美容作用。不仅如此,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要比精米、精面高4~10倍。而且,它还含有大量的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分与功能,都是对减肥非常有利的,甚至连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都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非常有利。

2、芋头

芋头又称香芋、芋艿,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又不含龙葵素,易于消化而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中医学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入肠、胃经,具有益胃生津、宽肠通便、化痰散结、补中益气等多种功效,非常适宜用来补虚。常食芋头能补肝益肾、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及久病体弱的老人食用,是老人秋补的佳品。

鱼头吃法有很多,既可做主食,又可做蔬菜,蒸食、做汤,各种方式烹饪都很美味。但因芋头含淀粉较多,一次摄入50~100克为宜。切忌生食,其中的黏液会刺激咽喉。

3、花生

花生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清肠润燥。可见其对脾胃失调、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

不仅如此,花生还可以增强记忆,花生果实中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

4、糙米

糙米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糙米的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日本研究证明,糙米饭的血糖指数比白米饭低得多,在吃同样数量时具有更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糙米号称清洁大肠的“清道夫”,能“吸”肠道内的淤积物,最后将其排出体外。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糙米中米糠和胚芽部分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人们消除沮丧烦躁的情绪,使人充满活力。此外,糙米中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症。

5、黑米

自古以来,黑米就被人们当成一种滋补保健品。黑米外表油亮,清香可口,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被誉为“补血米”、“长寿米”。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黑米有“滋阴补肾,原产黑米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

但要注意的是,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招牌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烂的黑米。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

6、荞麦

荞麦是一种颗粒呈三角形的作物,被一层硬壳包裹,通常去壳后磨面食用。如果是保留外皮的荞麦颗粒,则可以用来煮粥或饭。煮熟后的荞麦口感有一些粗糙,且有一定的滑腻感,建议跟其他杂粮混在一起煮粥食用更合适。荞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纤维,能预防便秘,降压、降脂、降糖,还能软化血管,对于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荞米常用来做荞米饭、荞米粥和荞麦片。荞麦粉与其它面粉一样,可制成面条、烙饼、面包、糕点、荞酥、凉粉、血粑和灌肠等民间风味食品。

上文介绍的几款粗粮,大家不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哦。秋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节,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机哦。但是,还要提醒大家,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排毒养颜哦


Google
 
上一篇:葡萄和提子之间会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吃太多甜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66.79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