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北地区 >>承德市 >>承德民俗

二十世纪老承德街消失的三种行业
  发表日期:2009年8月16日  共浏览704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本报通讯员尹忠

  我出生在1926年,今年75岁了。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承德街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历史。

  二十世纪,是世界急剧变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承德也不例外。告别旧世纪、迎接新世纪,令人百感交集。老承德的变化,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里,我不妨向年轻的读者们说说老承德街二十世纪消失的三种行业。

  这三种行业,当年是那样红火,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消失就消失了。这就是搭席棚行业、裱糊纸张行业、制造楠木桌行业,这是咱们老承德街的三种特殊行业,也可说是绝活儿。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就听我说说这三个已经消失、说起来真是恍如隔世的行业吧。

  

搭席棚行业
  搭席棚行业,当年老承德街有三大家。有东车市前靠省公署南胡同的福顺棚铺,东家叫王福臣;坐落在皮袄街北口的义顺成,东家叫胡起顺;再是大佟沟口的任家棚铺。据说,他们这种手艺都是从早年在北京学来的。从清朝时北京就盛行搭席棚的手艺行业。

  搭棚有三种格局,有喜棚、白事棚和凉棚。承德街的棚匠手艺很精致、快捷、干净利落,质量也是极好的。承德街老住户过去办婚、丧大事,一切应酬宴客迎来送往都在院里活动,有了棚也就解决了场地的不足。那时办婚、丧事都讲在家里操办,因为大部分是独家独院,院落又比较宽阔,办事首先要搭棚。

  先已说到有喜棚和白棚两种,喜棚是搭新婚、庆寿和给小儿办满月等举动。白棚是指办丧事用。用料很讲究,是专用材料,其支柱是北方一种高大的杉木杆子,统称叫“沙高杆子”,其支柱要扎稳扎牢,其横架也用细杉木杆,后来又开始用南方运来的竹杆更比较轻便。周围都围上苇席,加上棚顶,然后再加上装饰。喜棚要在棚的上层四周竖起彩色的大玻璃窗儿,既是装饰又解决了透光。这种玻璃窗都是做成的柜架绑在棚杆上即可。玻璃片上描画着彩色的花边,中间有鲜红的大双喜字。在棚的前檐处要悬带四支红布制作的大圆彩球,作为装饰。要讲究在前檐处不能露出苇席来,都要用红布包扎起来。如果是办庆寿,就要在玻璃窗上贴“寿”字。喜棚一般使用时间仅两三天时间,用户在拆棚前要付给手工费和占用材料的一切费用。棚匠也要同其他亲友一样向这户主人贺喜或祝寿。这家主人还要另外给棚匠“喜钱”,以示吉利,还要管棚匠们喝喜酒。如果为小孩办满月,棚匠要贺喜,主人也要管棚匠喝喜酒。

  白棚也有许多说道。根据办事人家的经济条件,有高棚和平棚。像官宦、市绅、富户都要把棚搭成像殿阁的样式,飞檐起脊,上面加上兽头,外形很美丽。一切点缀都用白色素孝之意。同时在棚檐上要挂起四对白布制作的球形穗头。这样棚搭棚的费用比较高,一些大户之家,为了停丧念经超度一般要过“五七”,或是七七四十九天,时间较长,因此承办的棚铺,还要管防火、防盗,要派工值班给看棚,值班费用也由用户负担。搭高棚开支较大,搭平棚多是经济条件差的住户,开支也比较少。

  棚匠的工艺很高,善于登高,而且手脚很敏捷,行动得很迅速。别看很大的一个大棚,如果这家把灵柩出殡后,当天下午就能把棚拆掉,干得非常麻利,确有独到之处。

  

裱糊纸张行业
  裱糊纸张行业,承德街过去有十几家。南兴隆街的“文古斋”,业主韩景福,他是街里技艺高、门市较大的一家。另外,有火神庙街二郎庙胡同口的刘家纸张铺;二道牌楼西侧的南家纸张铺;还有南兴隆街的乔记昌纸张铺、蒋家纸张铺等比较有名。这种专业要承做两种活计。一种是裱糊居住房屋的顶棚;另一种是制作冥祭纸张活计。

  先说裱糊顶棚。承德旧时大部分砖瓦起脊的房屋,木质的房梁和房檩,泥水砖墙,甚至还有土坯墙。建成后冬天不保暖,夏天不禁热烤,而且还有虫蚊和落尘土等等弊端。为此都要找裱糊纸张工匠到家来“架顶棚”。当年,用料是高粱秸秆绑成支架,先钉在房的横坡上,在这个横架上先糊上一层打底的硬纸,然后再裱糊白纸,用纸好次有别,富裕户专讲究用北京产的“蜡花纸”,不但纸料精美,上有不同花纹而且使用年限也长,价格较高。一般户多用毛头纸还是一般白色。不仅把棚顶糊妥,同时四周围的砖墙或是土墙也要糊上一层新纸,糊得非常整齐,这样就使得一间间的住屋,从棚顶,以及四壁、前窗、后屋成为一道洁白光亮美观的住地。老百姓把这种景况叫做“四白落地”。这是一件费时间又费事,而且又是日常生活不可少的事。一般搬新居,或是办新婚,都要装饰新房,即使棚顶不破损、不旧,墙壁不脏也要重新进行一次裱糊。生活经济较为平常、尚不是富裕的户,若遇到儿女们新婚,也总得要找来裱糊铺的师傅来专门裱糊一番。当年,老承德街几家裱糊纸张店铺一天买卖还是很红火的。

  裱糊纸张另外一种活计,就是叫“扎纸活”。即用各种不同色彩纸张和利用秫秸、小竹条、麻绳等来扎成车、马、牛等形成纸模型的纸物,在埋葬死者的同时将其烧掉。这种裱糊冥人、冥衣、冥物的举动,办丧事的迷信风俗已传了几百年。这种糊纸人、纸马、纸物,可能来源于古代的兵俑,后来发展成为纸制的人和物。而后发展到糊起楼、台、殿、阁。越是富裕户越糊得样数多,数量多,而且非常豪华。

  南兴隆街的“文古斋”,制造的技巧高,用的工匠技术在承德街属第一流。所以在三十年代的年月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盂兰会,这家店铺要负责扎起一艘大彩船,船长不小于七丈,下用木架上边架起各式的棚台栏杆也不小于四丈;周围彩画非常漂亮,当时就停放在河神庙前热河河塘边,还有大批的鲜艳荷花纸灯,当七月十五日这天的夜晚,既要到河神庙祭祀河神,又要把大纸船燃烧着顺水流向武烈河下游,同时,还要“放荷灯”。荷花灯的制法是:莲花瓣是用一张张彩纸,用木模压制成莲花暗纹,然后折叠头尾结扎,做成莲瓣再拼折成朵朵莲花。中间插一根铁扦,插上小蜡烛,不作荷梗,用一块带小铁片加上木垫作底盘,平放在水面上,晚间点燃,在水面上随波荡漾,光茫四射非常可观。这天“放荷灯”,还是当地民间的一项节日活动。烧法船、放荷灯成为民间的习俗活动。

  

楠木桌行业
  承德街不产楠木为什么有久负盛名的楠木桌呢?相传在清康熙年间修建避暑山庄,从全国各地征来不少能工巧匠,等完工后有一部分工匠因无路费,回不去原籍,落得流落街头,为人做些零活度日。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木匠,叫刘春,为人忠厚,手艺还很好,做些零活维持生活。当时由于遇到荒年,老百姓生活发生困难,人们已雇不起木匠,刘春面对生活困难,想法找挣钱度日的门路,于是他把存放的建楠木殿的楠木边角料头碎木头儿买了回来,因为楠木是皇家用品,市面买不到,他把这些碎木块,根据不同形状一块块、一条条地把它镶嵌起来,他还在一些较大的木块上雕刻些山、水、楼、阁,花、鸟、虫、鱼,四周上还雕刻出“二龙戏珠”等图样,这样一张质地优良、工艺精巧、独具匠心的楠木桌做成了,桌腿还可以收又可以放,折叠式的,携带还非常方便,投入市场很好卖。这样刘春就在马市街中街开始做楠木桌买卖,而后收徒弟建作坊,店铺大了起来。以后,又在桌面上创造出不少新的图案如“热河十大景”、“热河八大名山”等图案。品种逐渐多了起来。

  据史料记载:“到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承德街已有十几家制作出售楠木桌的店铺,年销量5000余张,除本地买主外,还远销天津、北京和东北、内蒙古等地。也有外商和传教士带往国外,受到外国人的青睐和赞赏。”

  楠木桌用料考究,初期以楠木为料,此木的木质坚硬,气味清香,有防虫抗蚀之功效,但它产自南方云贵等地,承德本地不产楠木,工匠们便就地取材,采用承德地方特产的“明开夜合”树木、花榆疙疸、山秋木、椴木等各种木料,经加工炮制综合利用,虽然没有楠木那么名贵,但是花样多,当地可以出产,能做出来比较美观大方、看着也显得古朴典雅的。

  民国年间几家楠木桌专业行业都集聚在马市街和流水沟街这条长街里。那时德兴成店铺面积较大些,手艺人也多些,品种多,在屋里摆不开,有时都摆在门口的木桥上,木桥下为流水沟。业主叫杨德轩,他就是由祖辈把技艺传给他,而继续开业的。他制出的楠木桌,手工精细,堪称一流。当年,小饭桌一张价值三块银元,大号的炕桌(放在床上吃饭用)需要五六块银元。靠这条街上还有徐家桌子铺和孙家桌子铺,手艺也不错,买卖也很兴隆。在日伪统治承德的年月里,仍在继续开业,制作楠木桌的技艺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成为承德有名的工艺品之一。

  解放后,杨德轩的后辈杨子如(子承父业),仍在原址开业,对桌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如艺人赵钰(已故)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工艺,在品种上由原单一的炕桌,增加到大小圆桌、茶几等等十多个规格。1957年正式打入国际市场,还为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圆桌和凳子三套,以河北特产陈列于河北厅。近年来,由于国内家用木制产品品种改进增多,这种老样式的楠木桌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

  在1958年搭席棚行业尚在街里经营。如在离宫大广场为举办工具改革展览会和在武烈路上搞的交易大会,当时也叫“庙会”,搭起500多米长的大棚,这些老师傅们大显身手搭得又快又好,从那次以后在市面上不见经营啦。

  这三种特殊行业,从六十年代以来就看不到了。因为时代的进化,生活方式的变更,今日不复存在也正是正常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笔者认为,楠木桌这种独特的传统工艺,随着旅游事业的大发展,还应当继续扶持发展起来。
承德日报

Google
 
上一篇:盂兰盆会
下一篇:老承德街的灯节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4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0.1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