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山景区
发表日期:2020年3月23日 共浏览24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浮邱山位于湖南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除享有“小南岳”之雅誉外,又名“无量山”。该山有48面峰,主峰海拔752米,面积约58平方公里。山体巍峨壮丽,峰峦起伏,且常年云遮雾绕,远看若浮,近看若丘,雨看若浮,晴看若沉,故名“浮邱山” 浮邱寺始建于南北朝的刘宋时期,初为道观,唐代改成禅寺,为道佛两教古观寺。有僧尼主堂念佛,四时香火鼎盛。据说寺中神佛百求百应,灵验异常。 寺前有几株高大的千年古银杏树遮天蔽日,显得格外清幽. 大自然造就了浮丘山的壮丽,佛道文化成就了浮丘山的盛名。
景点详情 浮邱山引,古为楚南名山,号称“小南岳”,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主峰海拔752.4米,方圆58平方公里,区内山岭起伏,峰峦突起。浮邱山是闻名湘中、湘北的佛教圣地。浮邱山主峰年平均气温16℃,最高34.2℃。这里早春留雪霁,盛夏存阴凉,每至云雨季节,则山峦烟云变幻,然则雨过天晴,但见云蒸霞蔚,岚光异彩,似入人间仙境,令人赏心悦目。群峦叠翠的浮邱山,山上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珍奇竹木和奇花异草夹杂其间。
山顶原建有庵于飞来石屋前石山坪,称之祖师殿。潘逸远(自号浮邱子)在此炼丹,升入仙班后,人们将庵扩建为“浮邱观”。清道光年间,陶澍捐修黄金阁、寿佛堂、祖师堂、观音殿。寺宇雄伟壮丽,佛象描金彩绘。寺宇门楣书“浮邱寺”。后殿由道光皇帝御书“邱心石屋”四字。现寺宇已毁,在原址建有浮岳山林场。现存有千年银杏,浓荫掩映,桂树飘香,登高远望,风帆岛影,风景秀丽,尽收眼底。
风洞
浮邱寺周围遍布名胜景点,据清嘉庆《益阳县志》载:“浮邱胜迹,山后有风洞,洞上有石屋镇压。山僧云:洞开则狂风大作。故无启者,其石屋传为飞来。山顶有丹池,为刘宋时浮邱子炼丹处。池旁小石间或有齿痕,俗呼齿石,谓浮邱子初入山时缺供,煮石为粮,其未化者,啮之而不可食,则弃其余也。山上有寺,寺侧有井,时而泛滥,时而涸竭,其中由溢而竭,由竭而溢,皆可立待消息,最奇。山寺之前有三峰,矗立如阁,人称三阁寨。山之半有水田……山之腰有龙洞……山之前有石洞……山之末与修山对峙。” 山上还有一处神奇的风洞,洞中深不可测。传说此洞经益阳城,可通洞庭湖。飞来石屋有不同版本的传说,一说为西周时一仙人端坐于石屋中自西方飞来浮邱。一说为北方真武祖师驾屋到此镇住洞庭孽龙。一说为帝子自九嶷山携石屋乘风而至。我们现在所见石屋为后人仿制,制于何年无从考证,但其精美的图饰,考究的工艺仍可说明其历史之久远。
火云洞
浮邱寺东百米处有一天然石洞火云洞,洞口仅两尺见方。当地老人讲,此洞外小内大。山顶有一座“飞来石屋”,是天上落下的一块屋形陨石,古人在其四壁,刻有八仙过海、丹凤朝阳等四幅刀笔精细,形态生动的壁画。石屋左侧,立着一块上书“丹台”的石碑,相传是浮邱子等仙人炼丹之处。五代时,浮邱山浮、葛、许姓三个穷人在此炼丹,有一天砍倒一树,叶如菩提,异香扑鼻,放入窑内燃烧更是满山飘香。直冲九天的香气引至一仙人下凡,仙人取出三丸丹药,交三人服下,三人服下丹药即化作清风随仙人而去。故称浮、葛、许三仙,此丹台为后人纪念三位成仙之人所建。仙人炼丹,煮石充饥,留有仙人齿印的“齿石”。 浮邱山下人杰地灵,近现代出了不少科技界、文化界名人。
千年古树
山上有银杏、桂花树、猫儿刺树等古树名木118棵,均有300年以上历史。其中一棵银杏“寿”高2400岁,两棵桂花树也历尽沧桑500年,堪为浮邱山的镇山之宝。其中有一棵银杏树围要三四个人合抱才能围一个圈。银杏为史前树种,它的存在有3亿多年,与恐龙、熊猫为同时代产物。
古井泉
位于桃江县浮丘山上,直径约,深约25,杂石围成。自石缝涌出,清澈可口,取水泡茶,味色俱佳,位于山顶,盛夏不涸。
|
|
|
上一篇:五盖山旅游胜地
|
下一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