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86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学中维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质。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精还有包括血、津液的广泛的含义。清代《读医随笔》说:“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五脏均可藏精,但统归于肾,为生命之源。精充则化气生神,人体健而少病;精气衰少,则人体弱而多病。注意保精,在养生与防病治病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灵枢·经脉》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男女两性之精媾合,形成先天之精,然后化生为胚胎,孕育生命,发展为形体脏腑、经脉气血。先天之精是在形体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质,在人出生之后,它仍不断气化,产生元气,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滋养与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可见非先天之精无以立形体之基,非后天之精无以成形体之壮,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精主宰着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一般女子7岁左右、男子8岁左右,肾中精气有所充盛,就出现齿更发长的生理现象,当女子14岁左右、男子16岁左右,肾中精气不断充盛,产生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于是男子就产生精子,女子就按期排卵、月经来潮,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进入青春期。随着肾中精气由充盈逐渐趋向衰退,性腺也逐渐衰退,生殖能力亦渐趋下降以至消失,可见肾中精气直接关系人的生长与衰老。精气作为人的正气,还有固护肌体抗御外邪的作用,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虚证。精气亏虚则影响人的生殖功能,在男子可见阳痿、早泄,女子可见月经闭止;肾藏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肾精亏损,不能生髓,则髓海空虚,可见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肾开窍于耳,肾精不充,则听力衰退;肾与膀胱相表里,肾精亏虚则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或气化不及、小便不利或失于固摄、小便失禁。对此需要以补肾益精之法来治疗。从养生来说,中医历来注重精、气、神。精能化气,气能生神,可见精是气、神的物质基础,故养生以保精为第一要义,只有积精全神,才能却病延年。


Google
 
上一篇:中医
下一篇:臁疮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58.59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