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脉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75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中医脉象之一。即手指重按始得,轻取不应指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脉主里证。因邪郁在里、气血内困,则脉见沉象。若因病邪内郁、正邪相搏于里,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现代研究认为,沉脉的形成,与心搏出的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及其所处状态有关。心输出的血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减小、血容量不足,是沉脉主要成因,因而沉脉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肝病)及有心输出量减少症状的疾病(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其脉象多沉细而无力。水肿使表皮与脉管间组织增厚,也可使脉搏处于沉位,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在周围血管痉挛或收缩时,外周血管内阻力增高,此时脉沉而兼弦细,可见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尿毒症并见高血压等。气候寒冷或身体肥胖,亦可见沉脉,一般无其他症状,脉象从容和缓,当视为平脉。
|
|
|
上一篇:噎膈
|
下一篇:夜啼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