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大肠经。循行起始于食指末端,沿着食指桡侧缘上行出于合谷穴处,沿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缘上行达肘关节外侧,再向上则沿上臂外侧前缘到达肩部,出于髃骨(肩峰部)的前面,上行出于柱骨(颈椎)之交会(大椎)处,再向下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过横膈,属于大肠本腑。大肠经经脉之支脉是从缺盆处分出上行于颈侧,穿贯颊部入于下齿中,然后返出于面部于口吻旁上行,两侧经脉交叉于人中穴处,左脉交到右侧,右脉交到左侧,上行于鼻孔旁(迎香),接于足阳明胃经(见图)。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路图
此经引致的病候为: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肿痛,肩臂桡侧疼痛,食指痛或运动不灵,经脉分布处灼热肿胀或寒战不止等。
此经脉腧穴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共20穴,左右合40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