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运用消除食滞的药物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治法。又称消食导滞、消导法。属治疗八法中的消法之一。主治食积内停证,临床表现为胸脘痞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饱胀或腹痛泄泻、食疟下利、脉滑、舌苔厚腻等症。常用药物如山楂、神曲、谷芽、麦芽、砂仁、鸡内金、莱菔子等,具有消停食、导积滞的作用。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消食化滞常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如病邪日久或脾胃素虚而见饮食不消、脘痞便溏、肢体倦怠、肺气虚弱,应用消补兼施的方法,代表方如枳术丸、健脾丸等。至于以消为主还是以补为主或消补各半,应依据积滞的轻重和脾胃的强弱而定。消法的使用不仅要辨别虚实,还须辨清寒热。积滞郁而化热,则宜消而兼清法(如枳实导滞丸);积滞而兼寒,则须消而兼以温中法,温中药如肉豆蔻、炮姜等。治疗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常同攻下法结合,代表方如木香槟榔丸。
临床上须内有积滞、外无表证时,方可使用消食化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