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发表日期:2020年3月9日  共浏览238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一种神志异常且反复发作的中医疾病。又称癫痫、癫疾,俗称羊痫风。临床特征为发作时突然昏倒,肢体抽搐,牙关紧闭,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口中发出猪羊鸡叫等异常声音,苏醒后除头晕头痛疲乏外,一如常人。痫证病发无定时,有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数月一发以至数年一发的。若发作时间长、次数多或经久失治,遂成痼疾,劳累及情绪波动均能触发,发作过甚,则精神呆钝,健忘虚弱。痫证与西医学所称的癫痫基本相同,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参考中医对痫证的辨治方法论治。

病因病机 痫证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积痰、郁火、惊恐、先天因素几个方面,且常相互影响。痰可由气郁化火、炼液而生,也可由恣食厚味损伤脾胃所致。痰热迷蒙心窍,神志为之扰乱。郁火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生,火动风生,痰浊蒙蔽心窍,则抽搐昏仆。大惊大恐则脏气逆乱,痰阻风动而作痫疾。先天因素主要为胎气受损,或父母禀赋虚弱,或父母患癫痫导致小儿肝肾精血不足而脏气失调,清窍无主,易患痫证。

辨治 痫证特定的临床表现为神志异常和肢体抽搐。因病情有轻重的不同,发作表现也有不同,一般发作时间短暂,间歇时间长的患者病情较轻。但痫证的发作均具有起病急、发作时间短暂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休止期仍有一定的临床症状。辨治时,发作期和休止期应区别处理。

发作期 发作期分阳痫和阴痫两类,治疗以熄风化痰、开窍镇惊为主。阳痫较阴痫一般预后为佳,但阳痫失治,正气亏虚,可转化为阴痫。①阳痫证。证见初起有短暂的头晕头痛,胸闷不舒,旋即昏倒仆地,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肢体抽搐,喉中痰鸣,口吐涎沫,或发作时有类似猪羊的叫声,甚则二便自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治宜清化痰热、熄风定痫,常用清热镇惊汤为主方,定痫丸也可选用。②阴痫证。证见面色萎黄,手足清冷,抽搐痫作,口吐涎沫,无啼叫或啼叫声音微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治宜温阳涤痰、熄风定痫,常用二陈汤加味,送服五生丸。

休止期 休止期以脾虚痰盛、肝火夹痰、肝肾两虚等证较为多见,以扶正固本为主:①证见面黄形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咯痰,或大便稀溏,或胸闷泛恶,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属脾气虚弱、湿痰中阻。治宜健脾化痰,常用六君子汤为主方。②证见性情急躁,两胁胀痛,口苦而干,便秘溲黄,咯痰黏稠,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夹痰。治宜清肝泻火、化痰开窍,常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酌加珍珠母、钩藤、栝楼、胆星、石菖蒲等。③证见精神倦怠,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酸腿软,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舌苔薄白,脉细弱,属肝肾两虚,治宜滋肾固本,常用大补元煎为主方。部分患者休止期无自觉症状。

从临床实践看,痫证控制发作尚易,除根较难,因而休止期的调理尤为重要。治疗不可一味祛风涤痰,要明确病位,审察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予以调治。痫证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化,以利于治疗。对发作期患者要加强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Google
 
上一篇:弦脉
下一篇:募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30.46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