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针灸拔罐

手上长这种透明小水泡 中医称为汗疱疹
  发表日期:2020年3月8日  共浏览207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长这种透明的小水泡,但是有人一直识认为中上火,开始吃去火药,其实吃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作用,这种透明小水泡最好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又痛又痒,这个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汗疱疹的主要形成,就是体内的湿气过重,所以千万别认为上火了,这个时候去湿才是关键。
 
体内湿毒过重,导致手上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
 
如何祛湿?
 
1、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2、艾灸养生,祛湿补阳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艾灸取穴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疗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仪灸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
 
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Google
 
上一篇:脉诊的下指法 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下一篇:常见疾病 在手掌上是如何表现出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4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58]
 · 北京大观园 [3647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46.8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