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西藏 拉萨市 ,西藏 日喀则地区 珠穆朗玛峰
编者按: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每当听到郑均的这首歌,越野部落喜欢自驾的车友们心中对藏区神秘的佛教、淳朴的民风、辽阔的草原、洁白的羊群,高原上湛蓝的天空、眩目的阳光、稀薄的空气都甚是向往。
拉萨-日喀则
线路
从拉萨到日喀则有南、中、北三条线:
1.北线是老中尼公路,也就是传统中尼公路:
拉萨80km-羊八井:青藏公路,柏油路面。
羊八井48km-雪古拉山口111km-无名山口-大竹卡雅鲁藏布江江大桥:沿途全是碎石路+V型弯山路+搓板路,时速30-50km/h。
大竹卡87km-日喀则:柏油路。
2.中线,也就是新的中尼公路,:三百多公里,经曲水,尼木,沿雅鲁藏布江西行,经大竹卡到日喀则。路很好走,全是柏油路。 此段路沿线是雅鲁藏布江风光。
3.南线:由拉萨市西行经曲水,过拉萨大桥,绕行浪卡子、经江孜至日喀则,总共大约360公里。再接上中尼公路续行,此段行程因路过浪卡子的羊卓雍措及江孜古城,对游客显得更具吸引力。多数人会顺着这条线路进军珠峰,我们就介绍下这段路吧。当然,返回时可以走新中尼公路,体验另外一种风光。
拉萨102km-岗巴拉山口57km-浪卡子105km-江孜95km-日喀则
拉萨 93号油 5.28元每升
出发前注意事项:一定要带好身份证和边防证。
羊卓雍错
现在从拉萨到羊卓雍错的路全部是柏油路。
从拉萨出发沿机场路行驶,身边是拉萨河,秋季时河边长满金色胡杨。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在曲水汇合,到曲水大桥左转过桥,过桥后有指示牌,右转上S307去江孜方向,这段路很好走。离开拉萨约80公里左转拐上山,此后弯道极多,一直在爬山,速度只能开40-50。到达海拔4780米岗巴拉山口,一声惊叫后觉得窒息,那么幽兰的一片水就在眼前,那就是羊湖了。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整个湖成一条狭长带状,无论你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雍错的全貌。湖岸蜿蜒曲折,直向远方。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属微咸水湖。
门票:免费
卡惹拉冰川
此后,大约有2个小时,一直沿着羊卓雍湖绕湖而行,一边行车,一边观赏风景。周围的山脉、天山的白云和蓝天倒影在羊湖上,有时能看到大片油菜花,湖边的牧场,无数的牛羊群在草原悠闲自得的吃着草,车辆较少。羊湖是真的细细长长,有时你以为完全离开它了,过一会却又能看见。
离开羊卓雍错湖岸没多远后,就到浪卡子县城。县城里有四川餐馆,清真餐馆,还有些招待所。
由浪卡子往江孜方向沿318公路前行不远,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顺着碎石子土路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这段冰川的末端一直延伸到了公路旁边,冰川离路边只有五十米远,凝固着倾泻而下,几乎是触手可及,非常奇特。冰川下还有草原和牛群。
顺着冰川往上看是一座非常雄伟的雪山,它是这里一条在雅鲁藏布江之南,喜玛拉雅山以北,长约360公里的拉轨岗日山脉的主峰,也就是这条山脉阻隔了雅鲁藏布江和我们刚刚经过的羊卓雍湖。它悠然凌驾于“圣湖”、“宗寺”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为“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其海拔7191米,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宁金抗沙峰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时常有冰雪崩塌。
门票:免费
江孜宗山古堡
过了冰川后,进入四面环山的谷地,风景非常独特,被风化了的山,颜色各异,沿途有草原、牧场。同时,这里有目前西藏装机容量最大的满拉水电站。车继续往前开,在一片平原之上,高高的江孜古堡远远就可看见。
江孜宗山古堡,位于城中央,峰高路险。始建于1000多年前,现保存寺庙、经堂、宗政府会议厅和完整的抗英炮台。这里又叫英雄城,1904为抵抗英国殖民地的侵略,江孜人民不惜生命代价,全力以赴的将英国鬼子赶了出去,从此得名英雄城年。电影《红河谷》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古堡据说当初是江孜人去到拉萨后,被布达拉宫的宏伟与庄严所折服,决定也要在当地盖一座宫殿,但当时的工程师们都无法再设计得出可与布达拉宫媲美的建筑,于是就把布达拉宫的外貌刻在 萝卜上,再快马跑回江孜让当地的能工巧匠按样建造,可干燥的高原气候很快就把萝卜变得干扁,江孜工匠们就是按着干的罗卜建成宗山古堡。所以古堡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门票:10元
白居寺
在江孜城中,还有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它就是白居寺。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被称为西藏塔王。值得一提的是,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容苯教、黄教、红教、白教、花教等及其各教派祖师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门票:30元。
日喀则
过了江孜后,进入了一片开阔的大平原---日喀则平原,路旁主要以藏民们的农田为主,公路是一马平川,100公里的柏油路直抵日喀则。
日喀则市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汇合处的西南岸。历史上称日喀则地区为后藏,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一世达赖根敦朱巴在日喀则兴建扎什伦布寺,从此逐渐兴旺,并发展成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是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名城。
日喀则虽然和内地城市比较起来,依然不算大,但已经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住宿和饮食可以选择的余地都很大。各种规格的宾馆都有。刚坚果园招待所,是背包客集中的住处,床位通常在25-35之间。贡觉林路2号桑孜珠宾馆,是藏式风格的现代宾馆。这里的客房价格很有趣,按楼层高低定价。标间,一楼180,二楼160,三楼140。
饮食方面,则是各种档次的川菜,火锅,清真都有。还有歌厅、酒吧、网吧。
自驾车的游客无论是去阿里还是珠峰,日喀则都是最后一个比较大的修理保养汽车的地方,当然,这里也有中石油加油站,93号汽油,每升5.28元。不过,一般不用带油箱,因为,新定日还有加油站。
扎什伦布寺
在离日喀则很远的公路上,你就能看见城西的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上。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
门票:55。
日喀则-珠峰
日喀则171km-拉孜60km-新定日白坝乡11km-鲁鲁检查站5km-进珠峰的路标-4km-验票处20km-加乌拉山口25km-扎西宗村20km-巴松30km-绒布寺8km-珠峰大本营
拉孜
如果不是修路的话,从日喀则沿318国道前行150多公里,就到达了拉孜县城。
但中尼路日拉段整治改建工程施工目前为全路段封闭施工。现在硬要从这条路走,也可以走,但具体封闭保通方案为:一、2005年1日至2005年15日,社会通行车辆从日喀则行至国道318线柳乡后进入拉柳公路,经彭措林大桥南岸到拉孜县城;2005年15日待彭措林大桥完工后,日拉段全线封闭,社会通行车辆从日喀则经谢通门、彭措林至拉孜县城,至日拉段完工通车之日止。
二、日拉段施工沿线的日喀则市、曲美乡、扯休乡走日喀则出口;吉定镇、柳乡、热莎乡走柳乡出口;萨迦县、拉孜县、扎西岗乡、拉孜镇、锡钦乡走拉孜出口,每天早8时前、晚9时以后,凭日拉段项目管理办公室盖章的通行证,在规定的进出口通行。
现在的路线是先经年楚河大桥,走大约90公里的柏油路, 直到看见一块路牌,标着:右去谢通门1.5公里,左去拉孜县75公里,就左转,过了拉孜和谢通门的分岔处,进入拉柳公路,从这开始是土路了,沿途伴着雅鲁藏布江。土路走大约81公里,就进入中尼公路,过G318和G219的交叉口后,进入拉孜。这段路虽然是土路,总的来说,还算好走
拉孜是新藏公路和中尼公路的交汇处。
拉孜宾馆床位25元每人,两人间每人80元。
新定日
拉孜镇曲下桥2公里左右有新藏线219和中尼公路318的岔口,左转向西南,上中尼公路向定日县方向进发,海拔渐渐升高,在翻越了海拔5200米的加措拉山口后,喜马拉雅的磅礴气势渐渐显露。加措拉山是拉孜和定日的界山,过了山顶就是定日界了。这段路因为在修路非常颠簸,每一公里都好像用几十个炸弹炸过,能提醒女士的就是,带好胸罩。
去珠峰一定记住需要在新定日的白坝乡买票,在318线上的乡镇加油站前面,看到一个三角形的定日宣传广告,柱子上写着“上海援建”,在它前面右转上桥,过桥后是有房子上写着“珠峰宾馆”,就在这里买票。
不要抱任何侥幸逃票心理。因为,后面查票的地方在10多公里外,那里是不卖票的。你没票还得返回来买。一日游的游客可以买25元门票,一日以上的游客必须买65元的门票,另外,汽车需缴交公路建设费400-600元,即每个车轮大约收费100元,一般普通的越野车收费是405。金杯车是600元。
离开白坝乡沿中尼公路走11公里,便是鲁鲁边防检查站。这个边境检查站武警检查非常严格,主要查边境证,有护照也行。
走5公里到国道318约5147界碑处,有路标指示去珠峰的方向,左转,此时进入倒记时,路边的石头上刻着101的字样,数到0就是大本营了。从这界碑走4公里就是珠峰门票检查站,有警察把守。
进山的路修在一大片乱石滩上,虽然整修过但还是非常颠簸。车子随加乌拉山盘来绕去,让人感到眩晕,画出来的线路却又让人感到刺激。开到了珠峰观景台,这里就是加乌拉山口,海拔5440米,正对面就是以珠峰为首的世界四大高山,有巍峨壮丽、白雪皑皑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峰,还有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8516米,第七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几座高峰连在一起,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呈现出世界上最壮观的冰峰景观。这里立有一个碑牌,画出各山峰的形状和高度,可以对照着去辨认那举世闻名的四座高峰。
从2005年开始,在距离绒布寺30多公里的巴松,游客必须换乘环保车到珠峰,每人80元来回。据说此钱由环保局收取,再行30余公里,就到了珠峰山脚下的绒布寺。这是目前汽车能开到的距离珠峰最近的地方。
绒布寺
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绒布寺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约20公里,海拔515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这里的壁画值得仔细观赏。
该寺除主寺外,还修有八个小寺。
这里曾一度住着500名僧侣,今天只剩下一共50名僧人与尼姑。以前,绒布寺的僧人们主要是靠香火钱度日,而现在僧人们已经开始开办招待所挣钱了。整个招待所共有60个床位,每张床位每天收30元钱。在登山旺季,通常全部都爆满,很难住进去。条件较差。
绒布寺对面还有几个小旅馆,床位也是30左右。在观景台还有一个标准比较高的宾馆,双人间200,还不带独立卫生间,无洗浴。
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很多登山专家认为绒布寺所在地正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
珠穆朗玛峰
从绒布寺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步行需2小时,坐马车半小时,汽车只要15分钟,但现在一般汽车不让开进去。马车是每人回60元,一车上可以坐两人。这些马车是下面一个村子给承包的。从这里出发,到珠峰大本营,虽然全段路只是爬升100米,但这里的空气稀薄,还是有些辛苦的,动作不要过急。一般,在那里,中国人很多是坐马车,而外国人很多是徒步上去。
珠峰大本营其实是一片山谷中的平地,住在珠峰大本营里面也可以,那里有很多藏民的帐篷提供住宿。假如自己带有野营装备,也可以自己扎帐篷。
珠峰大本营从2005年15日起有移动的信号了,你能在那里告诉你的亲人朋友,你在珠峰。有个邮局,大本营这里有个邮局,名信片自备的话,一个邮戳5元,共三个,分别是定日县邮戳、珠峰大本营邮戳、科考队邮戳、买他的名信片是5元/张,如果在寄出。加一元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