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特色 >>精品中医

现代名医王庆国论秋养——化脾
  发表日期:2020年2月29日  共浏览312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博士生导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教授,和大家一起聊秋季养生化脾的简易方法。
  医圣张仲景是东汉长寿的养生达人,其养生法则是:顺应四时,淡泊名利,外避六淫,内和七情,中节饮食,节欲葆精,常欲小劳,适服药饵,适度引导,中避外伤。
  高粱饴止胃痛:
  秋季是萧条肃杀之季,胃肠不好的人在春秋两季最容易犯病,秋季受凉容易导致脾胃虚。王老的导师是我国著名的名医大家刘渡舟,曾经用高粱饴给王老治疗脾胃虚弱。凡是受凉后胃部出现丝丝拉拉的,细细的抽痛,或者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饥饱不均造成的胃部疼痛均可以吃高粱饴止痛。
  高粱饴是高粱米通过发酵糖化后成为胶饴,性温不太甜,可以补益中焦缓解胃痛和痛经,润肺止咳,缓解口干。如果是萎缩性胃炎经常胃痛不适的可以用高粱饴糖暖胃缓解疼痛。出现痉挛性胃痛者也可以吃,咀嚼吃即可。张仲景善用高粱饴,其经典名方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配方中都有高粱饴。糖尿病人,胃酸多的人,肥胖舌红苔光,湿热体质的人均不适宜吃。
  引发脾胃病的诱因:
  饮食不洁,情志不遂,外伤寒湿,劳逸失度。保护脾胃是中医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每一个治病药方中都有护脾胃的药。脾属于阴需要升,胃属于阳需要降。脾胃病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脾胃虚弱、脾胃虚寒、上热下寒、寒热交错。
  脾胃虚弱,胃出现心下满闷,打嗝,呕吐,大便不下;出现四肢无力,耳鸣眼花,拉肚子。脾胃虚寒,除大便不好外,还表现心口窝凉胃寒,肚脐眼发凉脾寒。
  调理脾胃虚弱重点是给脾胃减负,纠正饮食所偏。给脾胃减负米粥,脾虚的用山药,桂圆,大枣;胃虚的用山楂,陈皮,炒麦芽;往往再加上薏仁米,白扁豆,小米,大米一起煮粥。脾胃虚寒的人适宜多吃葱,姜,蒜,红糖,胡椒,饴糖,红枣;再加桂圆,白扁豆,山药。对于脾胃虚寒不想吃饭的小儿或者老人,在吃粥调养的同时可以用丁香,花椒,大料,桂皮一起磨粉贴肚脐。注意治疗脾胃病肚脐不要着凉,不要抠肚脐。
  对于脾胃出现上热下寒或者寒热交错症状的要到医院找医生看病

Google
 
上一篇:现代名医周平安论秋养——理肺
下一篇:现代名医冯兴华论秋养——润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5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64]
 · 北京大观园 [3648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43.98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