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豆腐

“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菜。这血豆腐不仅有几百年历史,据传还有一段故事呢。明代初期有一土官的厨师在做菜时不慎将鸡血撒在豆腐上,他把那块豆腐取出放置在炉火旁。几天后,那沾了血的豆腐被烟熏火燎,成半干硬块。有天晚上,厨师完工后很觉疲乏,倒了半碗酒在炉火边慢慢“晕”,无意间拿起那块干硬豆腐一闻,顿觉香味浓郁,他洗净切薄片炸来下酒,味道无比鲜美。之后就仿效制作此菜,很受主人赞赏。从此相传下来,又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成了今天风味独特的血豆腐。
它以猪血和豆腐为主料。先将鲜豆腐捣成豆腐泥,再将适量的新鲜猪血倒进豆腐泥中搅拌调匀,然后把适量的花椒粉、辣椒粉、葱蒜和煮熟的肥瘦搭配的肉丁拌进去,并泼适量的盐水搅拌均匀,一坨一坨的揉成馒头大小的血豆腐坯放在竹筛里,挂在火炕上熏干。
食用时可切成豆腐丝、豆腐片,只能干炒,不能水煮,炒的时候火要旺,时间要短,只需在锅里打个翻身就舀起来。色质鲜嫩、香气浓郁、味道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