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贵州省 >>黔西南州

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发表日期:2018年11月30日  共浏览33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今天是:2018年11月30日 农历 十月廿三 戊戌年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在贞丰 > 旅游景点
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日期:2016-06-30 16:55  来源:贞丰县人民政府  作者:system  编辑:system  浏览次数: 22次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江铁索桥,横跨于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之间的北盘江花江段上,由14根粗大铁链拼拉而成,上铺木板作桥面,全长70余米,宽3米,下距正常水面约15米。古人曾以“横空铁索系山腰,俨似扬州廿四桥;履险如夷通利济,征车那计浪中摇”描绘花江铁桥雄姿,可谓惟妙惟肖。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系时任贵州提督蒋宗汉募捐创建。据民国《贵州通志·舆地志》记载:“此桥清季新建,在永宁州东南四十里募役司南,为贵阳、安顺逾关索岭南行经兴义出滇之道,左右皆重岩垒山献,行者危栗。”花江铁索桥为沟通滇黔交通之又一孔道要枢。桥历时四载,三建两毁,几易其地,方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落成。14根铁链,每根262环,拴在两岸人工凿成的石孔内,上铺木枋数百块作桥面。扶栏由22根铁链组成,亦拴在两岸石孔内。两岸峭壁悬岩,江水奔腾咆哮,十分壮观雄伟。


  珠江上源之一的北盘江流经关岭、贞丰交界处何以称“花江”,史无记载。民间相传,古人在今关岭与贞丰间之河谷地带崖壁上,以赭色涂绘大量人人马马,花里胡哨,故称其江为“花江”。此说倒与广西“花山”相类似。“花山”盖因绘有大量崖画而得名。广西花山崖画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关岭与贞丰间之花江崖画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江崖画分布于江北崖壁上,含关岭境内的普利乡下瓜寨“马马崖”崖画和板贵乡牛角井、后头湾、白崖脚、大洞背后、曾家屋基等多处崖画。其中“马马崖”现存8个人,4匹马,1条狗,1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纵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骑手,跃马扬鞭,奔跑于前,其后群马紧跟,作疾进状。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贞丰一侧,亦有崖画。画的是7匹马。每匹马背均有货鞍,朝同一方向行进,显系山区常见的驮马运输写生图。由此可见,其地自古乃交通要道之一。在花江之上驾设桥梁,是花江两岸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建桥过程中,匠师们即在桥西古驿道旁天然崖壁上摩崖雕琢“普陀真境”和“蒋炳堂行乐图”。“普陀真境”摩崖造像3尊,分别为观音、山神和龙王。其地原建有庙,后毁,仅存摩崖造像。“蒋炳堂行乐图”,摩崖雕琢蒋炳堂正襟危坐像,像高1.3米,宽0.93米。坐像周边凿龛,龛高1.48米,宽1.16米,深1.03米。龛额篆书阴刻“蒋炳堂行乐图”6字。

  蒋炳堂名宗汉,字炳堂,云南鹤庆人。同治六年(1867年)随云南布政使岑毓英赴黔镇压苗民起义,任安义镇总兵。光绪年间,升任贵州提督。在贵州,为修桥者摩崖造像,蒋炳堂可能是头一个。


Google
 
上一篇:安龙历史文化游路线
下一篇:红岩壁画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70.3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