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主峰高达7556m,素有“蜀山之王”的桂冠。在藏语中,“贡嘎山”就是“至高无上、圣洁的神山”。大雪山中段强烈隆起的部分,山上终年白雪皑皑。由于山体大、海拔高和第四纪冰川及现代冰川的长期作用,形成的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以现代冰川、现代或第四纪冰川冰碛湖、森林等综合景观为主要特色,周围50余座5500m以上的山峰多成为尖峭的角峰,具有奇、雄、险、壮、秀、幽的特点,贡嘎山主峰更是如此,为中外登山人士争相前往的圣地。
1.数量众多的现代小型山谷冰川
贡嘎山主峰高达7556m,若将周围6000m以上的山原以包络线形式圈出来的话,则大体呈一个南北向展布的长约45km、宽约20km的菱形块体。现代冰川就在这个菱形块体内分布。据前人资料,贡嘎山周围4000m等高线是年均温0℃等温线地带;4900m左右则是多年冻土带的下界,其年均温为零下4.9℃;4700m-5000m为贡嘎山地区的雪线高度,为现代冰斗最发育的地区;而5100m以上的年均温在零下8℃以下,是终年积雪区,也是贡嘎山小型现代山谷冰川粒雪盆的主要分布区。整个贡嘎山周围计有大小山谷冰川74条,而位于泸定县境内的贡嘎山东坡及部分北坡上即有26条之多(冰斗冰川不计在内)。贡嘎山的五大冰川中,贡嘎山东坡的泸定县境内就占了海螺沟、磨子沟、燕子沟及南门关沟等四条。
这些冰川多为树枝状的复式山谷冰川,以海螺沟冰川最大,冰舌下延海拔高度也最低,达2850m,这一高度是初次开发时的高度,自其被发现并开发以来,由于世界气候的普遍变暖,目前的海螺沟冰川冰舌高度已后退至2900m以上。海螺沟冰川舌当初之所以能够下延至低于雪线以下1500m左右的高度,与陡峻的坡度、深切的沟谷以及特殊的地貌环境是分不开的。由海螺沟图切剖面可以看出:海螺沟大体以二号营地为界分为上部宽谷段与下部峡谷段等二段。界线海拔高度大约为2000m。贡嘎山由于垂直高差大,存在着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的总体趋势,这也是高山区常年有云雾环绕的原因。常住山区的人有着这样的常识:白天,由山里向山外吹风,以补充谷地因热空气上升而形成的真空,称为“山风”,而夜晚风向则改为由谷底向两侧坡面吹,称为“谷风”。海螺沟这种上宽下窄的地貌形态使2000m以上的坡面及谷底好像一个装满了冷空气的口袋,形成了特殊的低温小气候环境,使其犹如电冰箱的冷藏室,“山风”自然不会影响到它,只会源源不断地向其补充及更换低温冷空气,而暖湿的“谷风”经过峡谷吹向宽谷时,则因扩容减速降温的现象使湿度增加,形成这里多云雾及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小气候环境。因此,海螺沟的冰川舌才能下伸到前进与消融相持平的2850m低海拔高度,使得一般体质的游客也能一睹现代冰川的芳容,而不再是登山运动员的专利,这是海螺沟冰川公园之所以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唯我独尊”的“冰与火(温泉)”的景观组合,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同时出现冰川与温泉,普天下除了海螺沟以外。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处了
就目前开发状况而言,游客观赏贡嘎山东坡的冰川除了进入海螺沟外,在磨西观景台上即能够远观磨子沟山谷冰川的雄姿,此外进入燕子沟、南门关沟内也能看到小南门关沟冰川、(大)南门关沟冰川及草坝梁子冰川等。
2.丰富的森林资源与珍稀动植物
贡嘎山东坡原始森林面积广达数千平方公里,有着许多“王”字号的珍稀古树,自海螺沟至雅家埂沿途均有分布。在贡嘎山区的185科、869属,约2500种管束植物和156科、818属,约2380种种子植物中,多数在海螺沟均有分布,因此现以海螺沟森林公园资料为例叙述如下:
海螺沟森林面积达70km2,植物区系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原始生态保存完好且更新迅速。如随着近年气温升高,冰川舌后退以后的冰川槽谷中均已长满了次生幼林,这种现象在海螺沟与燕子沟中均可看到。
(1)植物区系与带谱
贡嘎山地区的植物区系具有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泛北极温带植物区系和亚热带植物区系互相渗透的特点。从贡嘎山主峰到东坡脚的大渡河西岸约6300m降差范围内构成了完整的垂直带谱景观。其中海拔2400m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400-2800m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2800-3800m为寒温带针叶林带;3800-4600m为亚寒带灌丛草甸带;4600-4900m为寒带疏草荒漠带;4900m以上为永久积雪带。
(2)珍稀植物
目前海螺沟内已发现的珍稀植物有康定木兰、红豆杉、串果藤、中华猕猴桃、岩白菜、大百合、天麻、贝母、虫草、独叶草、春兰、野桂花等40余种。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连香树、红豆杉、星叶草、独叶草、杜仲 等6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有长苞冷杉、麦吊杉、大叶柳、领春木、雪上一枝蒿、桃儿七、西康木兰、白梓树、延龄草、天麻等12种。在这些植物中尚有一些属于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如水青树、莲香树、星叶草等均可在第三纪植物化石中找到。有的则是第四纪冰后期由于物种种质交换而分化出的新类型。如占世界总数8.5%和占全国10.4%的68种大、小杜鹃花,其中的63种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在整个贡嘎山地区。
(3)观赏植物
沟内可供观赏的植物有数百种,大体可以归为四个大类:花类中有67种杜鹃,除高海拔寒漠带外几乎遍及全沟,其花期长,有些在3、4月开花,有些在5、6月份开花,几乎全年均有不同品种的杜鹃相继开放,为名符其实的映山红;有9种兰花,并以其中的树生兰草为珍品;有掌叶、紫花等13种报春花;6种白合花;有秦艽、尖叶等9种龙胆花以及成丛的野桂花。附生植物类中以青石板沟附近一株高30m,胸围1.4m的苞槲柯树枝上竟附生了带蕨、石韦、水龙骨、黄精等15种植物,形成一个靓丽的观景点,形如时髦女郎美发的松萝更是遍及林区,它们或是随风飘逸、婀娜多姿;或是静若处子,任你人声鼎沸,我自纹然不动。群落类观赏植物是指高、广、古、稀的云杉林、杜鹃林、冷杉林与苞石栎林等。造型类是指形态奇特的盘根错节的古树,犹如巨型盆景。景区内许多巨型漂砾为树根所包围、虬枝横生,令人深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与无穷奥妙。
(4)珍稀动物
海螺沟内已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牛羚和野驴;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短尾猴、小熊猫、猞猁、林麝、马麝、毛冠鹿、盘羊、绿尾虹雉、红腹角雉、豹、金豹等13种鸟兽;三级保护的有岩羊、藏雪鸡、血雉等。此外还有三尾风蝶等珍稀昆虫。贡嘎山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首先是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并发育有现代山谷与冰斗冰川,是研究第四纪至今气候变化的实验室;现代冰川以及冰缘地貌类型齐全,是教学实习的课堂;贡嘎山的气候、植破、土壤、地貌等均有结构完整的垂直带谱,有着重要的考察价值;贡嘎山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强烈隆起的断块山,年均隆起率达7.8mm,有着重要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现象,是进行地震等现代地壳运动观察的典型地区;有珍稀动、植物和神奇的原始森林、瑰丽的草地和碧波荡漾的冰碛湖泊分布……一切湖光山色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没有掺杂任何矫揉造作的人为成分在内。自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欧、美、日等各国申请来此登山的队伍络绎不绝,一些科学家也把贡嘎山之游当作毕生的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