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后海塘
发表日期:2009年7月11日 共浏览563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位于宁波镇海城北的后海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它东起与招宝山对峙的巾子山麓,西至俞范镇嘉燮亭,塘体蜿蜒伸展,全长4.8公里,塘面宽3米,高9.9至10.6米。远远望去横亘其间的石砌海塘尤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倾伏东海之滨,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唐乾宁四年(897年)始筑泥塘。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建单面石塘。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部分改建夹层石塘,并用镶榫砌筑。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全面整修,拓宽塘基为9尺,以木桩密集打入地下,塘身改建为夹层石塘,塘面采用底夯块石,再用条石龙箍砌土 ,敷以粘性很强的石灰抹缝。石板交错压顶,塘背用厚土夯实,塘面可容二马驰骋。现存海塘东起巾子山麓,西至俞范嘉燮亭,全长4800米,其中东段1350米为“城塘合一”部分,高8米,宽14米。保存较好。 如今,这条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石塘已成为宁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内外宾客游览胜地,是人们茶余饭后新的休憩和游乐场所。当你漫步镇海城区最热闹的城河东路尽头,沿着环城公路向北看海塘,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招宝山对峙的巾子山麓,巾子山"山形卓立,形如巾帻",来到山脚下,拾级而上,登临山巅,清凉的海风便扑面而来。沿着塘身东往西走,塘下护城河水波光粼粼,塘体上新栽的夹竹桃树郁郁葱葱,形影婆娑,置身于此情此景中,定会使人流连忘返。 如今,石塘中段和西端还留有半掩在地下两只碉堡的痕迹,这是镇海人民抗击日寇入侵的历史见证。石塘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处歇凉亭。东首巾子山上古有八面楼,为邑之官宦吟诗饮宴之所,今已改建成仿明石亭,内置张世杰纪念碑,有全祖望《张太傅祠堂碑记》。塘的西端为嘉燮亭,亭内碑上记录了千年来当地人民围海筑塘的悠悠史实
|
|
|
上一篇:宁波万斯同故居
|
下一篇:镇海口海防遗址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