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旅游景区位于宁波东北面,甬江出海口。是集海天风光、人文景观、海防遗址、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景区。招宝山海拔81.6米,占地面积22.6公顷。南吞甬江,北临东海,西接古海塘,与南岸的金鸡山隔江相对,是六邑之咽喉,“全浙江之关键”的水陆要冲,素有“南海观音普陀山,东方财神招宝山”之称。目前,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并于去年成功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A级景区的初步评定,同时,也被浙江省旅游局评为“浙江省50个优秀旅游景区”。
招宝山旅游区由百步堤、第一山碑、半山亭、棋子坪、威远城、明清碑碣、宝陀寺、抗日碉堡、仙人洞、吴公记功碑亭、红衣炮、观音阁、鳌柱塔、月城、登云路牌坊、招宝文化苑、摩崖石刻、古海塘、安远炮台、中法战争纪念碑、海防历史纪念馆等景点组成,登上招宝山可俯视招宝山大桥、甬江、甬江入海口、东海和跨海大桥。
一.海天风光 招宝山风景区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南吞甬江,北临东海,西接古海塘,与南岸的金鸡山隔江相对,是六邑之咽喉,“全浙江之关键”的水陆要冲。登上山顶更可看到远处的港口,众景尽收眼底。 二.人文景观
镇海古海塘
古海塘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当时为土塘,南宋淳熙于嘉定年间改筑石塘。东起巾子山,陆续延伸至东管乡,全长4800米,宽14米,高5米左右,全部是用石板和条石筑成,工艺非常精湛,被称为“浙东小长城”。其主要特点是,城墙筑在海塘上,这在全国是没有的。并且海塘是用错缝相叠的双层石板建筑而成,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后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城塘合一,天下第一。 螯柱插天
鳌柱塔重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61平方米,为仿宋建筑。塔身净高57.6米,七层八角,青铜塔刹顶。是镇海的制高点。历史上的鳌柱塔是为宗教用途所建,其目的用于镇压东海上经常兴风作浪的“鳌”。
现螯柱塔经装修,重新对外开放。底层采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展示“独占鳌头”状元文化;三至四层展示“三十三尊塑像”观音文化”;五至六层展示“镇海名人书迹”院士文化。 三.海防遗址 海防历史纪念馆
海防历史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开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基本陈列以镇海军民抗击倭寇、抗英、抗法、抗日等史迹为主要内容,其中以1885年中法战争镇海之役为重点。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浙江省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威远城
到了中峰古道的顶端,也就到了威远城。威远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当时为防御倭寇、海盗侵扰而筑。原城周长二百余丈(明制一丈等于3.2米),厚一丈,高二丈二尺;东、北各辟一门,东门上额勒“威远城”三字,系清道光十二年知县郭淳章旧题。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廊。1983年政府拨款修复了城的前半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重要海防遗址之一。 安远炮台
安远炮台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整的炮台之一,它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同知杜冠英和参将吴杰督造,原置克鹿卜二十一生后镗钢炮一座。炮台为黄泥、糯米饭、石灰明矾等三合土所建,能以柔克刚。高6.8米,壁厚2米,底外直径16.5米,总占地369平方米。炮台现只剩下台壁一座,1989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宗教文化 宝陀禅寺
宝陀禅寺位于招宝山巅威远城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浙江总督胡宗宪命所部去海岛征剿时把该寺迁来镇海,并由胡宗宪和都督卢膛镇、知府张丁知县宋继祖等捐出部分资金,加上僧侣十方募化所得,于招宝山顶建起了“宝陀禅寺”。普陀山寺院复兴,各方香客又多去普陀山朝拜,然而宝院寺的香火并未间断,尤其是每年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诞生、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宝陀寺礼佛者仍络绎于道。 观音阁
观音阁是招宝山十二景之一,古时叫“夕阳霞辉”,日落时观晚霞,金光璨烂,满天彩霞,故名。现在的观音阁,古名叫“夕照庵”,始建于明代,后由于历史的变迁,几经废毁和重建。抗战时烧毁成一片废墟。
1985年智柔师太筹资在原址上建造庙宇殿阁,如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内供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还有一幢千佛阁,全用樟木雕琢,贴金佛面,相当辉煌。
东方财神 招宝天尊
在民间传说中,赵公明财神下辖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职掌天下财库。凡间招财进宝非得通过“四神”不可,其中,招宝天尊萧升为浙江人,被元始天尊封为招宝天尊后,就来到招宝山,掌管东方财库,民间尊称为东方财神。
南海观音普陀山,东方财神招宝山,东方财神招宝天尊敬奉在宁波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内,塑像高2.88米,用黄金铸造,再用珠宝、玛瑙、翡翠等材料装饰,其制造工艺之精湛、自身价值之昂贵,在国内少见。2008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游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