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庆余堂建于清乾隆55年(1790),此堂系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后裔程嘉禾之甥王赓南所建,东梢间之廊檐墙有一石碑“建造程氏庆余堂碑记”。该堂为三合院,门楼居东,厅堂朝南,五开间,用九檩,施五架梁,脊瓜柱为鹰嘴形,童柱下缘呈园舌形,梁下置隔架科二攒,前廊为船篷轩,刻卷草,夔龙和寿字,抱头梁前部呈象鼻形,前檐柱础为瓜棱状。
大耐堂是一座座北朝南三开间,穿斗架的木结构厅堂。该堂建于明代早期,建筑高大雄伟,其柱头和部分梁架上装有斗拱。东侧尚保存着庑殿顶厢房,厅堂原悬有明代天顺间(1457-1464)“大耐堂”及其他各种匾额十余块,“文革”期间全毁。现大耐堂整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为我市明代早期现存较高大的木结构厅堂建筑之一。 大耐堂三开间通面阔13.87米,进深11界,共五檩,平身科明间四攒,一斗六升,有的有雕花的驼峰,雀替透雕花纹,梁头云纹明快,柱础分鼓式和櫍形两种,隔墙以芦苇作蕊,外抹谷壳拌泥,前廊为船蓬杆,柱头施十字科,连东厢房总建筑面积428平方米。 冬官坊为明弘治己未进士,工部主事赵楝立,与恩荣坊前后只相距一米。二柱单开间,面阔3.56米平板坊正反面皆刻三角纹与云纹,上额枋正面高浮雕孔雀牡丹,二侧为云纹,背面高浮雕鸳鸯莲花。填枋板横刻“弘治己未进士赵楝”正背面字一致。下额枋,正面高浮雕双狮舞绣球,二侧为龙头相对,背面高浮雕双麒麟抢宝珠,二侧为龙头相对,中间填云气纹,下额枋之二端各置透雕之卷草纹雀替。 恩荣坊为二柱单间歇山顶建筑,坊高6米,面阔3.5米,屋面石刻成筒瓦,正脊上有二个鱼形鸱尾。正面上部额枋正中悬一块双龙戏珠匾。匾上直书阴刻“圣旨”二字。下额枋上中间有浮雕双狮舞绣球,二边上各浮雕一个龙头。背上部额枋正中也悬一块双龙戏珠匾,匾上直书阴刻“恩荣”二字,中间额枋横书阴刻“诰封三代”四字,枋北端有建坊年代“乾隆丙申岁”(1776)孟秋月上浣吉旦之落款,南端直书阴刻“儒林郎侯选州同孙向恒升建”的一行置名。 该坊由向恒升为其祖父向腾蛟而立。向腾蛟,清顺治十八年进士。历任守备、游击等职,历官三十余年,兵民和协,以年老告归,人称完节,乾隆帝为表彰其功绩,封武骑将军,下旨建坊。 该坊是我市迄今保存完整的清代石雕牌坊,它所采用浮雕透雕相结合的手法、造型艺术和独特风格,反映了这一时期牌坊装饰上的特点,是研究古代石结构建筑和雕刻艺术水平的珍贵实物资料。 方宅现存台门,正楼与二厢房,正楼五间二弄,前面为长方形天井,用带有花窗的隔墙分割,堂共七柱十檩,有中柱童柱近鹰嘴式,除明间外,楼顶均有船篷式天花板。前有船篷轩,还有罩将前廊半隔断式地分为三段,木构件皆有精美的雕刻,在堂二侧之封檐墙上有精细的人物楼阁等砖雕,檐柱石柱础刻花,似程氏庆余堂式样。 台门(二门)门楼为砖雕,气势高大,上置筒瓦滴水,方形飞檐,上端有斗拱,平身科六攒,左右边上各半攒,上为象鼻状假昂,有夔龙式拱翼,更上为云头状要头,与几何纹式外泄瓜拱相交,支承撩檐枋,拱眼壁刻花,下分三层,上层首先是一行卷草几何纹带,其下分三段。中间宦官九人,博古架上置带“福、禄、寿”三字的瓶、瓶内插带流苏之如意,旁为卷轴,中层以白鹤之彩为边饰的匾上楷书“道光乙丑秋月榖旦入孝出第董国华书”,上为一带卷草几何纹,左童子寿翁,右童子仙姑,室内为二家人跟一老翁,门口二人报喜。前方为一骑马的新官,后跟持华盖之侍从,更右,一娘娘下车,旁有宫女二,太监一,室内为皇帝,二太监,一大官,其中为一排栏板望柱,下层:上一排几何纹带,下分三段,左右皆为大凤凰,中间九人,三翁鉴赏一带有太极图之画卷,旁二侍者,左右各一主一仆,更配以仙鹤牡丹。 二侧有二层刻花之垂莲柱。 阳面,雕刻较简单,中为一镶牡丹葵花纹边之匾额,上书“道光乙丑月榖旦,韫玉怀珠,施丙全书”配以卷草纹带。 县志列传有方华钦传,字景安、号竹南,嘉靖五年举人,历任洋县等县知县,题升汉阴厅通判,未识此人是否建宅的主人,有待证实。
桂花厅,明代慈溪刘姓大族一住宅,此宅为一四合院,硬山式,大门朝南,布局为倒屋、前厅、中堂、后楼、左右厢房,后有一井、一池,倒房之东侧、东厢房之南方为台门,前原有石狮一对、台门之正北有一照壁,今台门,前厅照壁已毁,后楼及西厢房已有不同程度的更动,唯中堂保存了原貌。中堂面阔三间,施中柱,用十檩,前檐柱小抹角形,櫍形柱础,隔墙皆以芦苇芯木条作骨干,抹草泥。 刘家祠堂是明代慈溪刘姓大族的祠堂,三开间,平面布局为横长方形硬山造,面阔14.3米,进深12.8米,梁架高大进深九界,用十檩,明间抬梁式,施五架梁,下施顶头拱,平身科,明间三攒,次间二攒,童柱下缘呈园舌形,鼓形柱础,东北角山墙边砌有清嘉靖九年“遵奉宪示永保祀产并免值役碑记”一方。 该祠东山墙柱架因年久已朽,于98年7月由房管所拆除,重砌山墙
莫驸马宅 据慈溪县志卷四十四旧迹四,居址下、页三十五记:“莫驸马宅,西莫家巷,按莫驸马不详其姓氏,亦不知其时代”。故老相传为余姚人,后从居慈溪,东西莫家巷皆其旧址。 正堂五开间,用十一檩,面阔20.6米,进深12.4米,檐柱小抹角櫍形柱础,中柱上端施十字科,余用平盘斗,丁头拱呈蝉肚式 世恩坊四柱三间,通阔约8米,中柱高5.92米,边柱高4.46米,高浮雕,透雕工艺精细逼真。平板坊下部刻莲瓣纹,明间南面上下额枋刻有“正统戊辰赐进士周翔”和“正统□癸科赐进士周文达嘉靖壬辰科赐进士周镐”各额枋分别刻有“旦凤朝阳,双狮舞绣球,双龙抢珠,凤凰牡丹,白鹤云彩,麒麟大鹏等,花板与雀替多为卷草纹。 世恩坊明嘉靖乙已监察御史高懋为进士周翔、周文达、周镐立。周翔,字鹏举,由岁贡入监,正统十三年第进士,选江西道监察御史。(周翔系周信芳之前到祖宗) 周镐,字仲京,翔四世孙,父文达,正德八年举人,镐登嘉靖十一年进士。 世恩坊在慈城现存的石牌坊中,雕刻最精细丰富,规模最宏大,是研究古代石构建筑的实物资料。
向宅为一由照厅、正厅、东西厢楼组成的四合院,出门往西有一巷道,巷口为向恒升为其祖父向腾蛟所立之功德石碑坊“恩荣坊”。 向宅原为北宋真宗的右仆射向敏中的后代,向恒升所建,向恒升号桐园,例授文林郎、侯选州司马,其时在福建开木材行,他用了一万两银子造的这幢住宅。 向氏于南宋时从北方迁来,明代建筑“大耐堂”与向宅的东厢房柱网的胶着情况,说明了向宅与大耐堂的历史关系。 向宅二厢楼的前端,五花山墙,大门之所存木、石、砖构件上都有仙鹤、博古、人物、花卉、寿字、夔龙、鹿、桃、竹节、宝相花等精细的雕刻。
姚镆故居,姚镆(1465-1538)字英之,慈溪人。弘治六年进士。除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西提学佥事。宏治六年兵部尚书,祖居"植本堂"。子涞,字维东。嘉靖二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争“大礼”,廷杖。又议郊祀合祀,不当轻易。召修《明伦大典》,恳辞不与。累官侍读学士。 姚镆故居已失去了原有的规模,现存后进三间二弄楼屋重檐,用九檩,用材粗壮,中柱顶端置十字科,檐柱小抹角,木质形柱础其余为鼓形柱础,隔墙以编竹为芯,外抹谷壳拌泥。
贞节坊是明万历时翰林冯有径为其母刘氏立,是我市现存为数不多的贞节牌坊之一。坊单开间,面阔2.98米,柱高4.12米,用高浮雕,透雕工艺手法,层次分明,艺术性较强,平板坊上刻卷草和莲瓣纹,南面上额枋上刻“蹊旌表嘉靖甲子科顺天举人,冯讚继妻刘氏之门”,下额枋为双狮舞绣球,二侧各一龙头。北面上、中、下额枋分别刻双狮舞绣球,丹凤朝阳与卷草。花板透雕卷草纹,坊之上匾额书“贞节”。坊之北原一台门,门之前有八字墙。全是砖砌,墙体为方砖斜砌上饰卷草套菱形纹。目前只剩残迹。 冯有径,字正文。父讚,寓居顺天,嘉靖四十三年中举,早卒,母刘氏守节抚之。登万历十七年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