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美食 >>甘肃美食

古浪风味
  发表日期:2018年10月26日  共浏览22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好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体现。古浪有很多值得倡导的风俗习惯。逢年小节,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简单朴素。实在可敬,一般都不去商店购买礼品,而是拿上自己家里蒸的发面馒头,少则四个、六个,多则十二个,发面馒头和面包不上下虚软好吃。常时间住在古浪的外地人,请教再三,不知怎的?蒸出的馒头总是赶不上古浪人蒸的虚软,这可能就是"古浪风味"吧。家里招待客人也是如此。先端上馒头,倒上茶,然后就是行面撤片子或行面拉条子,很少炒菜,吃起来舒心,又很方便。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元末徐达率农民从挑州起义,打了败仗绕道青海退到古浪入民合,有一老妇人端上了发面馒头,又做了一顿行面揪片子,吃得非常香,后来徐又绕道青海到甘肃的榆中县,和朱元毒会合,因腹饥去一家姓王的有钱人家要饭吃,这家人因他们是反民,不但不给吃的,还放狗咬伤了随人,朱元璋等又去一家穷人家门上要饭,穷人把他们让进家里,因为穷只好做了一顿洋芋拌汤,因为 饿急了 觉得很好吃。吃罢饭顺手写了一张据交给穷人,并告诉他,把这张纸保存好,什么时候听到有个朱元璋做了皇帝,你就拿上这张纸去找那个王家,让。他们看看。不久穷人听到朱元璋做了皇帝,就拿上纸条去找王家,王家打开纸条一看,是"圣旨":"划其庄园、土地,以赏恩民某某"云云,王家赶忙搬往他乡朱元漳吃烦了山珍海味,忽然想起了拌汤旨令京城的厨师做拌汤吃,结果谁做的都不好吃,挨了板子。又传旨,召榆中做了拌汤的人进京,此人到京后做的拌汤更不如京城厨师做的,结果以欺君之罪,斩首示众。此时徐达捧本谏日:"拌汤乃饥民充饥之物,本不好吃。臣路经古浪,饥饿之时,有一个老妇做的发面馒头和拉面很好吃,何不尝之"。朱元璋出于好奇之心,又传旨老妇,老妇明知凶多吉少,于是给儿女们安排了后事,随便臣进京,到京后,不慌不忙,先蒸了发面馒头,然后做了一顿行面拉条子,朱元璋吃了称赞好吃,于是让老妇人训练皇宫厨师,一时名扬四海,消息传到家乡后,男女雀跃,于是这个民间家常便饭一跃成为佳肴,传至今日。

古浪的手抓羊肉更是别具一格。古浪北靠腾格里沙漠,盛产沙葱,南依祁连大山,山葱遍山都是,这种野葱,采集腌菜,味美脆香,牛羊吃了减少疾病,牛羊肉更有一番风味不膻不腥,大小饭馆皆有,老年人起早吃一碗清汤羊肉,一天舒服。家里有事请人帮忙,不做四碟子八碗,一顿手抓羊肉,简单方便。冬去春来,红烧羔羊肉更为新鲜,别有风味。

Google
 
上一篇:古浪沙漠土鸡
下一篇:麻腐包子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