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东地区 >>厦门 >>厦门景点

天界晓钟
  发表日期:2009年7月8日  共浏览392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从棕榈岛遥望西南方,山顶二岩石如骆驼伏地,双峰插云,称骆驼峰。近处一看、又像醉仙偃卧,故称"醉仙岩"。附近有醴泉洞、天界寺、黄亭、长啸洞、旷怡台五景。

  从万石湖右侧前进,在交叉处右拐,可到醉仙岩下,在入山路上,便见峭岩中有石成窍,此即醴泉洞。原来醴泉洞由一岩覆盖为洞,洞深数尺,内有九仙神像,佛座后有井,俗称"仙井"。相传昔日井水常满,清可鉴容,泉水甘洌,可酿美酒,故称"醴泉"。

  从醴泉洞左边小径拾级而上,可到"天界寺",寺内供奉观音和仙翁,所以楹联写道:"遍布慈云求大士,回生妙术托仙翁"。过去,每天清晨按例撞钟108下,"醒人尘梦",故有"天界晓钟"之称,此乃厦门小八景之一。

  我们再从天界寺右侧沿崎岖小道攀登,便到"黄亭"遗址。黄亭是月松和尚为纪念清代乾隆年间厦门名士黄日纪到京师任职而建的,名"黄日纪读书亭",因黄日纪曾在此处攻读而名的。

  再往上便是"长啸洞",洞由嵯峨巨石形成,两头贯通,冷风嗖嗖,似虎长啸而得名。在长啸洞岩壁上有明朝抗倭名将徐为斌、施德政、李扬等三人题刻,他们同上醉仙岩,登高远望,面对祖国锦绣河山,壮怀激烈,借诗言志,相互唱和,后来徐为斌把三人的唱和诗留刻岩上。

  这三首诗乃描绘明朝水师"舸舰森森"、"旌旗猎猎"的雄壮阵容,抒写他们"风生画角千营壮,月照丹心一剑孤"的战斗生活与情怀。三首诗充满民族自豪感与必胜的信心,游人来此可体味抗倭诸将抵御外侮、仰天长啸之英雄气慨。

  走出长啸洞,从背后左转登上骆驼峰,即旷怡台。这里视野广阔,是俯瞰厦门风光的好去处,放眼四望,令人心旷神怡。


Google
 
上一篇:金山海恋温泉SPA
下一篇:中岩玉笏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9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4]
 · 北京大观园 [3652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