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东汉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尉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搪土司。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奏设“稻成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正式核准置“稻城县”,隶康定府。《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使三年,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成功之意”。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县”,1950年12月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西康省自治州;同年10月,西康省撤消,稻城归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稻城地理位置
稻城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北纬27?b58''~29?b30'',东经99?b58''~100?b36''。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 稻城的民族:稻城为藏族聚居地,96%为藏族,全民信奉佛教,崇拜自然。稻城藏族虽同属一源――康巴藏族,但因山川阻碍,其语言服饰、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又各有不同,在浓郁的宗教文化的渲染下,平添了许多神秘深遂的人文风景线。此外有汉族、纳西族、回族等民族;稻城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人口:5.986万 。
稻城地处川西南丘状高原山区。主属沙鲁里山中段,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纵贯县境南北,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一。 丘状、冰蚀岩盆和断陷盆地遍布于高原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 古冰帽”。海子山草原辽阔,冰蚀地形十分发育,冰蚀岩盆随处可见,共有海子孙1145个,规模和数量都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海子山怪石林立,大小海子星罗棋布,自然景色绚丽磅礴。中部山原区----波瓦山、赤土河。波瓦山山势雄秀,四季景色分明。南部高山狭谷区----俄初山、东义河。俄初山海拔5140米,藏语意为“闪光的山”。它高峻而巍峨,挺拔却不失俊俏,像一位美貌仙子端坐云霓。稻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原宽谷区,草原辽阔;中部山原区,南部高山峡谷区。全县最高点为南部贡嘎雪山萨内日,海拔6032米;最低处为南部东义区色空林,海拔2000米。
稻城东南是驰名藏区的佛教圣地----亚丁自然保护区捻青贡嘎日松贡布。它由鼎立而峙的三座雪峰组成。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为稻城第一高峰。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菩萨。三座雪峰冰封雪锁,雄奇壮观。圣湖木底措(珍珠海)、为日措(牛奶海)、丹增拉措等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七彩斑斓,美不胜收。与高原其它雪峰呈水平排列不同,稻城捻青贡 嘎日楹贡布雪峰呈“品”字形颁。晶莹的雪峰环绕宽阔的草场,纵横交错的溪流色彩斑斓的海子及五彩缤纷的森林、灌丛、雪峰、溪流以及夏日冰雪消融在雪线下形成的瀑布,交相辉映,十分美丽壮观,由于其神秘厚重的宗教历史文化,成为藏区信教群众朝拜的佛教圣地。稻城捻青贡嘎日松贡布以其独雎特色的自然景观、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堪称雪山毓中的极品。最重要的是这里拥有最纯粹的生灵,傲视天穹的苍鹰,自由生活的各种野生动物,草场林间婉转歌唱的鸟儿,静静地放牧着牛群也牧着自己的牧人……
稻城属康巴藏区,全民信奉佛教,崇拜自然。他们的生活与纯净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其服饰色彩、建筑式样、语言习俗、歌声舞姿,一切皆取之自然,归依自然。他们是真正的大自然之子。“顺其自然”、“自由自在”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深入他们的生活,你才会理解, 这不再是被动的、 无奈的选择, 他们已将这种生活赋与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在他们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里蕴含着一种少见的乐观和执着。不管环境如何恶劣,生活遭遇怎样的艰辛,他们始终坚信:“明天的太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勇敢的闯荡世界,尽情的享受生命,仁慈的善待生灵,不断的积德行善。正如他们的歌中唱到的“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胸膛是野心和爱的草原”。这就是稻城康巴人,象山一样雄健的体魄,象草原一样宽阔的胸膛,象溪流般清澈纯净的心灵。 它沉睡在岁月的冰河之中,被时光遗忘,千万年来,日升日落,它却将景致凝固在最美的一瞬。方圆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着大地最古老的记忆和大自然最真最纯的心灵。
在稻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宗教渗透到藏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稻城藏族全民信教,全县共有大小寺庙14座,教派众多。不仅有原始宗教-苯教(呷拉贡寺),还有藏传佛教的若干流派, 邓坡寺-宁玛派(红教), 扎郎寺,热乌寺-噶当派、萨迦派(花教),蚌普寺、直共寺-噶举派(白教),贡嘎郎吉岭寺、雄登寺-格鲁派(黄教)等。
稻城,有你能够想象到的一切,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
稻城藏族名字
稻城藏族没有严格的姓氏,只有名字。人们多请活佛取名,名字带有佛教色形,如多吉(金刚)、丹巴(佛教)等。藏族名字一般都有一定含义,如“尼玛”(太阳)、“达瓦”(月亮)、“扒初”(小猪)等。
稻城藏族服饰
稻城藏族属康巴藏族,其服饰特别雍容华贵。不论男女,从头到脚都有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图案的装饰品,一般由金、 银、铜、玛瑙、翡翠、珊瑚、松耳石等精工细制而成。稻城藏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质地等方面,都给人一种古朴庄重,厚实豪放,贵重神秘的感觉。
稻城藏族饮食
稻城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将青梨洗净、晒干、炒熟后磨成面,拌以酥油茶水反复用手揉捏成团后食用。酥油是将牛奶升温后提炼出的奶油,主要用来制作酥油(用砖茶汗、酥油、食盐反复拌混匀而成)和煎炸奶饼子、人参果等。酥油茶是藏民每天必喝的饲料。提过酥油后余下的牛奶,经过糖化而制作奶饼子。取过奶饼后剩下的汗水经烧煮待水分蒸发后,做成藏醋。入冬后,藏民们将牛肉挂在阴凉处风干,这种风干肉既可生食又可烧食,味道鲜美。
稻城民俗婚姻
稻城男女双方订婚前,一般都得请活佛占卜打卦是否合属相,才能决定双方的婚姻。订婚后,互赠财礼和哈达。迎亲时,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场面非常热闹。
稻城丧葬
稻城藏族人民主要形式有水葬、土葬、火葬等。人死后采取何种丧葬形式主要是根据死者生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确定的。
稻城礼仪与节目
稻城藏民的礼仪很多,最为普遍是献哈达。凡迎来送往、拜会尊长、婚嫁节、觐见佛像等,都要献哈达,以此表示纯洁、忠诚、尊敬、祝福、吉祥。哈达多用生丝织成, 也有用优质丝绸制作,长的有1至2丈,短的有3至5尺,多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 稻城藏民在朝觐佛像、佛塔、佛教圣地,或遇到活佛时,要磕头。遇到长辈或受尊敬的人,必先脱帽,弯腰45度,表示尊敬。如遇一般人或平辈,将帽拿在手上放置胸前,点头招呼,表示礼貌。到藏民家作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用右手中指醮酒, 向空中弹三次, 再满杯饮干。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客人进属坐定,主人必倒酥油茶招待客人,客人应饮两碗或两碗以上,主人才会满意。藏民一般席地盘脚而坐,客人坐时不能东倒西歪,也不要随便伸脚。
稻城节日和寺庙
稻城藏族隆重的节日是藏历新年。藏历正月初,男女老少一见面互道一声:扎西德勒。节日期间,寺庙将举行经和跳神等盛大宗教活动以示庆祝。人们围着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公历7月初是稻城的传统节日“嘎登节”,稻城县专业和业务民族歌舞团聚集在县城附近的草场上表演民族歌舞。人们纷纷来到野外设帐野餐, 载歌载舞。同时还要举办物资交易会和骑马、摔跤、俄拓等民族体育比赛。
稻城蚌普寺:是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于公元1144年修建的。寺院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寺内存有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自塑雕像一尊,为罕见文物。大师生前留下的足迹,鼻雪岩画等令人肃然起敬。在秀丽的桑堆河中,游鱼成群。该寺僧人常用手抚摸鱼背,喂以糌粑。
稻城直共寺:为“藏地三三宝”之一的帕木竹于公元1144年建造,寺内存有口含帕竹亲身牙齿的自塑雕像一尊。该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到处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藏马鸡随处可见,犹如家养。
稻城贡嘎郎吉岭寺:稻城县最大的黄教寺院,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属寺。因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得名,贡嘎郎吉岭寺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寺中存有五世达赖所赠弥勒铜像一尊,为珍贵文物。
稻城雄登寺:建于明初,藏有十万颂经书,供奉大小佛像数百尊,其中有九世班禅所赠檀香木释迦牟尼佛像。
稻城直共寺:为 “藏地三宝”之一的帕木竹于公元1144年建造,寺内存有口含帕竹亲身牙齿的自塑雕像一尊。该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到处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藏马鸡随处可见,犹如家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