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历史沿革
  发表日期:2018年8月5日  共浏览53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托克托县是内蒙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内蒙古最早有人类的地方是托克托县和赤峰,分别被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和“红山文化”。
  托克托县早在战国赵武侯时代就有了城池,这座已有近2400年历史的古城,观其遗址,城池轮廓自今依然清晰可见。唐王朝建立后,为了抗击后突厥的南侵,于708年(景龙二年)在黄河北岸的阴山以南地带兴筑了三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就在今托克托城内的“大皇城”,825年(宝历元年)根据振武节度使张帷清的建议,将东受降城迁至北魏时期的盛乐城,【和林县上土城子北面】。
  辽之初,将胜州城人民迁移到黄河东岸进行安置,重新修缮了城垣,并命名为东胜州,意即在旧胜州城东面的意思。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城郭,金代,元代沿袭辽制,仍在此设置了东胜州。在蒙古汗国时期这里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又明显起来。蒙古汗国多次南下中原,都是从东胜州渡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而深入内地,而至云南大理及四川一带。
  元王朝统一全国后,在东胜州至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之间的黄河上,设立了水路驿站,东胜州在元代曾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外使臣经过这里的都记载于他们的著作中。托克托由蒙古语“脱脱”转化而来,“脱脱”为北元时土默特首领阿勒坦汗的义子之名,因“脱脱”曾率部驻牧于此,城名亦称“脱脱城”。
  清代中期起,大量的汉族人走西口来到土默川一带,特别是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后,托克托一带地方已全部放垦。先是1741年(乾隆六年)在呼和浩特设置归绥道,同时在托克托城设置协理通判,由归绥道管领,负责处理汉人事务。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改为托克托理事同知厅,简称为托克托厅。1884年(光绪十年)又改称托克托县。
  1912年延用原来托克托县名,简称托县,托县在晋商走西口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6年,托克托县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约18.6万人(根据《政区大典》),其中蒙古族0.5万人,汉族居多数,其他少数民族有回、羌等。辖3个镇、8个乡:城关镇、五申镇、新营子镇、南坪乡、黑城乡、中滩乡、古城乡、燕山营乡、乃只盖乡、伍什家乡、永圣域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9年,托克托县面积1416.8平方千米(《内蒙古年鉴》),辖3镇、8乡,13个居委会、120个行政村,总人口18.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28万人。2000年总人口18.9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85582人,其中:城关镇36537人,新营子镇14954人,五申镇13946人,中滩乡16798人,南坪乡18513人,燕山营乡15379人,黑城乡14031人,伍什家乡14176人,永圣域乡9455人,古城乡13877人,乃只盖乡17916人。
  2001年,撤销南坪乡,并入双河镇;撤销黑城乡,并入新营子镇。调整后,托克托县辖3个镇、6个乡:双河镇、新营子镇、五申镇、中滩乡、燕山营乡、伍什家乡、永圣域乡、古城乡、乃只盖乡。共有13个居委会、120个行政村。全县面积1416.8平方千米,总人口19.1万人。
  2006年,撤销中滩乡,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双河镇;撤销燕山营乡,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新营子镇;撤销乃只盖乡,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五申镇;撤销古城乡、永圣域乡,将2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设立古城镇;撤销伍什家乡,改设伍什家镇。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双河镇、新营子镇、五申镇、伍什家镇、古城镇。共有13个居委会、120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千米,总人口19.6万人。

Google
 
上一篇:桌子山岩画之苏白音后沟岩画
下一篇:托县托克托旅游业展开迷人画卷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5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3.7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