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廊桥——三条桥
  发表日期:2018年8月2日  共浏览42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拱式木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该桥起源较早,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是本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宣传,显示了我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木拱廊桥在中国桥梁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令人惑解的是其他三座桥至今仍存于世上,而虹桥却消声匿迹了。只有它那动人美丽的倩影被北宋画家张择端收入到后来蜚声四海的名画——《清明上河图》
中,廊桥成为了尘封的历史记忆。

  九百多年后的二十世纪,隐姓埋名在深山泰顺中的虹桥慢慢地撩去神秘的面纱崭露在世人面前!那么泰顺的木拱桥是不是就是北宋汴河上的虹桥呢?它们之间有没有血脉关联?原泰顺县文物馆馆长夏碎香十几年前在查阅《分疆录》时,发现当中有三条桥在清朝重修时发现唐瓦的记载。之后,她又在三条桥屋檐上发现了宋“绍兴”年间的瓦片。唐瓦的记载和宋瓦的发现,为研究三条桥的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依据。如果说三条桥的历史源于唐代能确定的话,那么,唐时的三条桥是不是木拱桥?这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这是题写在三条桥风雨板上的《点绛唇》,对于木拱廊桥的发展史,难道我们真的只能俯问桥下自溪水了?

  相关学者把更重要的研究基础建立在了三条桥上游的旧桥遗址上。泰顺县文物馆现任馆长张俊对南方的木拱桥是由北方传入的观点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依据多年来对木拱桥的研究实践,他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泰顺虹桥发展的理论体系:泰顺木拱桥技术萌芽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代中期,是在本地区不断改良而成的,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

(周如妙/摄)


Google
 
上一篇:泰顺廊桥——普宾桥
下一篇:泰顺廊桥——霞光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31.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