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福建

神往的可门
  发表日期:2018年8月1日  共浏览26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可门港,古称松崎港,它宛若一块镶嵌在祖国东南海滨温润的碧玉,依偎在连江县东部罗源湾南侧,港口介于罗源虎头角和连江可门角之间,两岸高丘夹峙,形状酷似“可开可关”的天然门屏。
可门港,近台临马,地理位置特殊,是扼守罗源湾的咽喉,为连罗等“五县交关”部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腐败的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开放福州等地为五口通商口岸。外国人控制的闽海关,俗称“洋关”,可门港被划为洋关监管区。英帝国列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据《连江县志》载:“清咸丰三年(1853年),福建开征茶厘金,产地征起运税,售地征落地税,后来征收品种日多。到咸丰八年(1858年)开征杂货厘金。在福州南台设有厘捐总局,后改称福建省税厘总局,在琯头设分局,可门设卡。”“逢关纳税,遇卡抽厘”,“可门分卡每年征收厘金1840两”,“直到民国31年财政移归中央才被取消。”
清末民国期间,可门港一带常遭战祸和海盗骚扰,尤其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连江沿海岛屿被日军霸占,海道被封锁,港口设施破坏殆尽,殃及百姓,洒下了中国殖民地社会耻辱历史的斑斑血迹。《福州海关志》载:“1901年,在罗源湾可门分卡,以40关平银两购地0.35亩,共耗资关平银106.67两,于1906年8月建屋,1942年出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接管时,接受了“可门空地一块”,并在此废墟上,设立了可门边防所,担负着人民海关缉私等职能,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平楼,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那份安祥、那份庄重、那份宏伟,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可门的海湾是富庶的。它不但有湛蓝可亲的海水,还是富饶可掬的海上田园。这儿不仅盛产海带、紫菜,而且是鲍鱼、真鲷、黄瓜鱼、梭子蟹、太平洋牡蛎等名优特海珍品的基地。可门隶属厦宫乡,是省定老区贫困乡。厦宫人把握时代主旋律,发展经济,大作海文章,十年奋斗,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2003年社会总产值35亿元,比1993年增长了13倍,大网箱养鱼突破万箱。厦宫人还精心打造“厦宫海带”品牌,在武汉创建了“厦宫海带一条街。拓展了大西南、大西北批发市场,抢占了北京、昆明海带新市场,甚至把海带产品销往台湾、马来西亚,淡干海带誉满海内外,加工销售总量,连续十年雄冠全省。
可门港内即罗源湾,总面积227平方公里,水域广阔,有岗屿、门边、可门三条航道,水深平均30米,最深处可达80米。港区四面峰峦突兀,山重水复,屏障着海湾的宁静。港区规划岸线29公里,从坑园乡牛坪山到厦宫乡古鼎屿之间,可建1-30万吨级泊位码头35个,天然航道顺直,可全天候通航大中型船舶。鲜活而不发难的海水,是它心跳律动的不枯血液;黄岐半岛如一只有力的臂膀,把它托起;面积413万亩,全省最大的人造平原——大官坂垦区,张开宽阔的胸脯,将它拥抱;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给它滋养温润。它不淤、不冻、避风、深水,不愧为福州市外港首选的天然良港。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就勾画有可门港规划,1946年制定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中,已设想在可门建设工业都市,作为福建、江西对外贸易的门户。新世纪,2002年《福州港总体规划》宏伟蓝图已经挥就,把可门港作为福州外海深水港区,其定位为集装箱和散杂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福建省及省外腹地外贸物资运输任务的重要口岸、福建对台三通的重要通道。可门港区将建设成以港口为依托,以开发钢铁、石化、炼油、机械等临海工业为主,配套发展居住等功能的开放型现代化工业区,树立连江未来港口城市的新形象。
可门港景致美妙。乘船浏览可门,玲珑剔透的岛礁随处可见,一派壮阔的秋水长天,蔚蓝色的天空,翡翠般的海水,清净如一面平镜。舟楫穿梭,白帆点点。随波逐流,那样悠然,多么富有诗意,成群鸥鸟上下翻飞,追逐,戏娱,那样自由自在。偶尔溅起的浪花,仿佛不愿意离开大海的母体,千般柔情,万般依恋。周遭的渔民,在这里撒网捕鱼,驾舟运输,过着耕海牧渔的生活。年复一年,乡亲们依恋着大海,大海也养育着他们。一回回潮落潮涨,便是一篇篇民生的历史;一次次网落网起,便是一个个辛勤的劳动。他们留下了耕耘的靛青,网织着水产旺县的辉煌。
走进可门港这片神奇的土地,弥漫你的是浓浓重重的海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清清的、淡淡的、甜甜的八面来风。港口西南,绵长伟岸,峭壁峥嵘,惊涛唱晚,幽深的“红军洞”,钻山潜崖,濯足蔚蓝色的海水,白云轻飘,静静地倒映,波光粼粼;远方朦朦胧胧的村落里,红军后方医院遗址,依稀可辨,在灿烂的秋阳下,不时地幻觉红军万岁摩崖题刻的辉光;红军的梦在这里希冀,一岁一枯荣的芳草,枕着岁月,守望未来。这儿曾经活跃着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全省第一支闽东海上游击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来这支队伍,发展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播下了“芦荡火种”,在党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可门背倚巍峨的大瑁山,人们常踏浪吟咏“大瑁三条带,后洋杨伯使,厦宫出附马,松皋出龙臼”,留有松皋“龙井”遗址,和美丽神奇的龙的传说。清澈透底海滨浴场,潜水遨游,舒适爽身,可以在海底采捞海藻,捕拾贝类。许多令人惊叹的观音山、象鼻峰、水牛岗、狮子岩、虎跳崖、水帘洞等风景,远眺神出鬼没,近观奇形异状,俯视仰观,别有一番情趣。
可是,可门的过去,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道,从厦宫向它延伸而来。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人在壁上行,影晃水中天”,形容它的闭塞与艰险。近年,厦宫乡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开山筑路,硬是把公路修到了可门,同时建了码头,这样就把可门与福州,以及祖国内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如今,它距福州市50多公里,距县城26公里,距待建的温福铁路只有17公里。同时,供水、排水、输电、通信、通港公路等设施日臻完善配套,它具备了与外部项目协作的良好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可门的希望正在精心编织,期待憧憬的处女地,正吸引着有识之士关注的目光。目前,总投资240多亿元人民币的福州可门火电厂,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可门疏港公路,开始动工建设。拟总投资6亿美元的石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钢铁项目,也都在积极地洽谈,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标志着福建省又一30万吨级码头进入了正式实施建设阶段。秋风送爽,喜讯频传。古鼎山一声轰鸣,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可门,一个大型火电项目定格于可门港,闪烁一道光芒。我想,那时希望变为现实,可门将拥有一个足以负载“工业立县”的航母,一个“水光千里抱城来”的温馨家园,一个通向五大洲四大洋的辉煌,前景令人神往。

Google
 
上一篇:黄岐半岛的海神灯
下一篇:狮山拾萃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7]
 · 北京大观园 [3650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28.71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