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广西 >>南宁

民俗上林
  发表日期:2018年7月31日  共浏览332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瑶族先民在狩猎、农耕的生产生活中,为保卫劳动的果实、守护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纪念那段历史,瑶民们唱起山歌、敲起鼓乐、跳起舞蹈,将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转化为鲜活的艺术作品,将对先辈的怀念和对土地的热爱融入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和每一个动作中。

瑶族猴鼓舞

上林瑶族猴鼓舞以镇圩瑶族乡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上林县与马山县交界一带。它是布努瑶所在山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古时候,为了抗击人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卜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亏得到老猴王帮助,不仅走出了困境,还抓住战机击败了金兵。

弄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大获全胜。

为感激猴王的帮忙,英雄卜努带头敲起皮鼓狂歌欢跳,用歌舞赞颂猴王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的雏形。

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族为反抗金人的统治,在迁徙逃亡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加工、创作而成的。这是种内容丰富、形式完整的传统舞蹈,集中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淳朴真诚,豪放的性格。

上林瑶族猴鼓舞活泼多变,将击鼓和跳舞、伴奏和伴唱糅合在一起,具有热烈欢快,简朴雄健、气质浑厚的特点,是布努瑶逢年过节必跳的、最重要的祭祀舞蹈。

表演时,跳舞者都装扮成猴子模样出场,上身稍有扣胸,双手曲肘,双腿自然弯曲25°或45°,上步抬腿顿足,双手(肘)同时抖动。猴王用手和肘敲击大皮鼓,小猴则随着鼓钹声上下舞蹈,有时扮鬼脸,有时帮猴主扇扇子,有时则缠住猴王,有时则偷喝猴王葫芦里的酒,将猴子的灵性表演得形神兼备。

上林瑶族猴鼓舞生动地记载和呈现了瑶族的历史和生活风俗,是瑶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也是岭南骆越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藏之一。2012年5月30日,上林瑶族猴鼓舞被列入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罗延武是上林瑶族猴鼓舞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瑶族山歌

瑶族山歌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一朵艳丽的奇花。它高亢嘹亮,委婉流畅、细腻优美、沁人心脾,深受瑶族及各族人民的喜爱,因而成为瑶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山歌,是瑶族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有的娱乐方式之一。日夜劳作间隙,瑶民放下锄头随口就能唱出心中的歌谣;瑶家的少男少女,更是喜欢用山歌来谈情说爱。上林瑶族山歌独树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唱,词曲都是根据日常生活和劳动情景自编自导自演的,例如“日头对中正午时,脚踏人影肚就困”等歌词,形象直观,富有艺术感染力。

自古瑶寨就有这样的传统:如有到访的客人,必在寨口山坳处摆放的竹筒上敲打三声,寨主听到竹筒声后,便吹响牛角回应,之后召集乡亲唱着山歌欢迎客人的到来。这一迎客仪式,世代相传,瑶族山歌也一直被传唱至今。不仅是在迎客仪式上,在婚丧、祭祀、迁徙、节庆等民俗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都有瑶族儿女借歌抒情、以歌言志,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经过瑶族人民一代代口头传唱、加工、完善之后,如今的上林瑶族山歌已经成为具有固定曲谱、随文可唱、词韵合拍的民间音乐。瑶族山歌分为四声部吟唱、二声部对唱和个人独唱,每四句一节,每句五字,首尾共韵,错落有致,形式优美,韵律和谐,从内容上大致分为爱情歌、婚姻歌、劳动歌、历史古歌、苦情歌等。

瑶族没有文字,瑶族山歌便成为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因此,它的传承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上林瑶族山歌中保存了有关上林瑶族的生活习俗、生产劳动及民间文化的许多珍贵史料,是瑶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目前,瑶族山歌传承基地位于上林县镇圩乡镇马街。

2012年5月30日,上林瑶族山歌被列入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卢成是瑶族山歌第四代传承人,于2013年获得第四批南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Google
 
上一篇:上林傩戏
下一篇:龙虎山自然保护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2.26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