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地:山东 济南市 目的地:山东 济南市 ,安徽 旅行时间:2012年05月01日 3天 旅行特色:自驾、摄影
行程路线:
1) 从济南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40米,直行进入省府前街 2) 沿省府前街行驶220米,过右侧的玉环泉约140米后,右转进入泉城路 3) 沿泉城路行驶400米,在泺源桥右前方转弯 4) 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 5) 行驶10米,直行进入共青团路 6) 沿共青团路行驶680米,过左侧的格力约200米后,右转进入顺河东街 7) 沿顺河东街行驶50米,朝顺河高架路/北园高架路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 沿匝道行驶290米,从入口进入顺河高架路 9) 沿顺河高架路行驶5.8公里,从出口离开 10) 行驶530米,朝北京/菏泽/泰安/聊城方向,稍向右转 11) 行驶840米,从入口进入G35 12) 沿G35行驶29.1公里,朝济南南/莱芜/G200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3 13) 沿G3行驶267.6公里,朝徐州(东)/淮安/南京/G251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513 14) 沿G2513行驶18.4公里,朝徐州/郑州/G3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林东枢纽 15) 沿林东枢纽行驶840米,从入口进入G30 16) 沿G30行驶27.9公里,朝萧县/合肥/福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朱圩子枢纽 17) 沿朱圩子枢纽行驶420米,朝合肥方向,稍向右转 18) 继续沿朱圩子枢纽行驶1.5公里,从入口进入G3 19) 沿G3行驶262.8公里,朝芜湖/铜陵/南京/肥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40 20) 沿G40行驶37.1公里,从市区/金寨路出口离开 21) 行驶1.4公里,朝金寨路高架/市区方向,稍向右转 22) 行驶110米,直行 23) 行驶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金寨路高架桥 24) 沿金寨路高架桥行驶7.1公里,朝南一环路东/芜湖路/长江中路/省政府方向,稍向右转 25) 行驶100米,直行进入金屯立交桥 26) 沿金屯立交桥行驶390米,直行进入金寨路 27) 沿金寨路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长江中路 28) 沿长江中路行驶820米,过左侧的招商大厦约90米后,到达终点。 特色景点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是中国的标志。 安徽省桐城孔城老街 孔城老街座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宏村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九华山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西递村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 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琅琊山 琅琊山不仅以其山水之美而著称于世,更有古清流关、唐代琅琊寺、宋代醉翁亭、丰乐亭、唐代画圣吴道子刻绘的观音像、宋代书法大家苏轼敬书“一代宗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唐寺、宋亭、南唐古关、幽深古道相映生辉,吸引了宋朝以后历代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访古探幽,吟诗作赋,造就了琅琊山独有的名山、名林、名泉、名洞、名亭、名寺、名文、名人等“八名”胜境。山林幽谷中重修和复建的南天门、琅琊墨苑、深秀湖、欧阳修纪念馆等景点和苏唐青、苏轼、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张瑞图、黄元治等历代书法名家书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原有的古道、古建筑相得益彰。这里有极高的旅游品位,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学研究、访古探幽、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历来为中外名人和旅游者所青睐。乔石、胡耀邦、吴邦国、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光临过琅琊山。
浔阳台 由桃源洞北行约一公里 ,景色幽邃,黛峰峻秀,山回水复,柳暗花明。漳水逶迤流至石墨岭下潭中,潭深如镜,时有赤眼鱼浮游水面。潭旁一巨石,即浔阳台,又称太白钓台。相传李白访新安高士许宣平来黟过此。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载:“钓台在徽州黟县南十八里,名浔阳台,相传李白尝钓于此”。并留有诗云:“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台旁昔跨路建有二楼八角亭,北门石额为“飞泉天外”,南门石额为“耸散来彤”。“浔阳台”三个大字石刻嵌于石壁上,笔遒律严。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钓台东的潘山上建有浔阳书院,现已圯。1994年,黟县人民政府将浔阳台列为桃花源长廊的景点之一,并刻有《浔阳台记》等碑。
特色美食:
特别推荐①:安徽 推荐食物:毛豆腐 “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这首民谣形象地概括了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黄山为安徽山水典范,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安徽文化遗存丰富而别具特色,歙县、寿县、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特别推荐②:安徽歙县 推荐食物:豆腐脑髓 豆腐脑髓是安徽歙县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在明朝就以鲜嫩可口,汤乳白味美,价格低廉,闻名遐迩。软嫩可口,汤汁鲜美,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因豆腐丸子很嫩,故命名为豆腐脑髓。
特别推荐③:安徽庐江 推荐食物:小红头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以细面、糯米、白糖、猪油、金橘、猪肉丶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红点,故而得名。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淮军著名将领吴长庆,是庐江县沙湖(今属泥河镇)人,奉命出征。随从家乡厨师常为他做此点心,很受吴的赞赏。该厨师回乡后,在庐江城关岗上开设“段万和”饭店,继续做这种点心,深受食者欢迎,遂驰名于世。
特别推荐④:安徽淮南 推荐食物:牛肉汤面 淮南牛肉汤面是平民美食,在淮南随处可见淮南牛肉汤面馆的身影,到淮南旅游观光的游客也会频频驻足,找一个店子,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正宗淮南牛肉汤面,那是一种享受。所以淮南每年都会在享有“牛肉汤之都”的淮南举办盛大的“安徽国际牛肉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牛肉面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盛宴。 特别推荐⑤:安徽徽州 推荐食物:鱼咬羊 徽州杂色类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据传说,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渡船过练江,由于舱小拥挤,一不小心就把一只成年公羊挤进了河里,羊不会游泳,在河水中挣扎了一会便沉入深水中。由于羊的沉水,引来了许多的鱼,当羊沉入水底时,鱼儿便蜂拥而至,你争我抢地争食羊肉。因为它们吃得过多,一个个晕头转向。恰巧,附近有位渔民正驾小渔船从此处经过,见如此多的鱼在水面上乱窜,心中惊喜万分,忍不住撤了一网。使他奇怪的是,鱼儿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活蹦乱跳,而是一个个乖巧地呆在网里,当渔夫把网收上岸拿到家后,觉得今天的鱼特别重,就用刀切一条鱼的肚子,见里面装满了羊肉。渔民很新奇。就将鱼洗净,封好刀口,连同腹内的碎头羊肉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鱼酥肉烂,不腥不膻,汤味鲜美,风味特殊。消息传出,当地有些美食家也试着烧成这样一道菜,果然风味不凡,从那以后,当地人就将这样烧成的菜取名为“鱼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