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鳍东方鲀,又名黑艇鲅、黑腊头,属鲀科动物,肉可入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腿酸软、肢体无力等症。肉含蛋白质 28.2%、脂肪13.15%,灰分 0.597%(内含磷、钙、铁等),内脏、血、卵巢及皮等含河鲀毒素、河鲀酸、河鲀卵巢毒素、河鲀肝脏毒素等。河鲀内脏(肝及卵巢等)、血及皮等有剧毒,误食可致死。肌肉无毒,可食用。
河豚的历史可追溯到盛唐时期。盛唐时期,全国各地盛行吃鱼脍(即生鱼片)!更有数以百计的传世诗词,从正面反映了鱼脍的流行程度。在那时,鱼脍不仅是王侯权贵宴会上的珍馐,也是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家中的菜馔。在大连人的眼中,大连红鳍东方鲀是唯一能够与大连海参、大连鲍鱼相提并论的高档海鲜佳肴!目前,大连红鳍东方出口总量占全国红鳍东方鲀出口总量的50% 以上,并且向国内80% 的河豚鱼酒店供应大连红鳍东方鲀。
大连红鳍东方鲀属鱼类俗称河豚鱼,是鲀形目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大类,在我国沿海分布约有18 种,大连红鳍东方鲀就是其中最为名贵、毒性最小的一种。河豚鱼肝、卵巢、血等部位含有剧毒,但在日、韩和我国民间嗜食河豚鱼肉早已闻名于世。河豚鱼肉味美,质地鲜嫩,营养丰富,生食、熟食皆宜,由它做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生鱼片,更是令河豚美食家们销魂。日本将红鳍东方鲀奉为“鱼中之王”,加之音译名“福古”(Fugu),有吉祥之意,所以历来是日本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连民间素有喜食河豚的风俗,河豚鱼在大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艇巴肘”。河豚的味道鲜美,无与伦比,有着“百鱼之王”之称。大连人最喜欢吃的河豚是红鳍东方鲀,民间烹饪河豚鱼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制作成生鱼片佐以调料生吃,也可以做出传统的红烧、白汁等河豚名菜,其中最有特色的应该是用河豚鱼肉调馅制作的河豚鱼饺子,味美肉鲜,长久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称之为“大连第一鲜饺”!在大连人的眼中,河豚美食是唯一能够与大连海参、鲍鱼相提并论的高档海鲜佳肴!据医疗部门研究,河豚鱼中的毒素能防治心脑血管和癌症等疾病,可以代替麻醉剂和镇静剂,药性高且无依赖性,还可以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肺结核等疾病。大连一些从事红鳍东方鲀养殖企业也看中其药用价值,正在进行着这方面探索。
可食河豚鱼有40 余种,“大连红鳍东方鲀”与众不同,具有其独特的品质。大连红鳍东方鲀体呈圆筒形,稍侧扁,体前部粗圆,向后渐细,尾柄呈圆锥状。体表无鳞,体背部呈黑褐色,腹面乳白色,全身长有小棘,胸鳍后体侧有灰白色边的黑色大型胸斑,胸斑前后散布大小不一黑色圆斑和条纹,呈虎纹状,花纹十分显著清晰,色泽鲜明。鱼体反应敏捷,遇刺激能吸水膨胀为球状浮于水面,养成鱼经过剪牙处理。经加工处理后的肉质滑嫩,晶莹透明,鱼皮触感柔滑细薄,有弹性。商品鱼体重为700克以上。大连红鳍东方鲀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柔嫩,每百克大连红鳍东方鲀鱼肉含核酸为4—6 克,含脂肪小于0.7 克,含蛋白质大于18 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 B12 以及硒、锌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大连红鳍东方鲀由于地域特定的环境优势和品质特性,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的特点。
大连红鳍东方鲀主要以养殖为主,所用品种是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从日本引进的超级红鳍东方鲀纯种,经过驯化,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微卫星DNA 分子辅助标记技术进行种质改良后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的特点。经过研究表明,大连红鳍东方鲀非常适应大连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海域和水文等条件状况,其优良性状保存的优势明显,通过试验比较表明,大连红鳍东方鲀的生长速度和受精卵的成活率是普通红鳍东方鲀的1.5-2 倍。
大连目前在红鳍东方鲀的养殖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大连红鳍东方鲀多年来一直用于出口创汇,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韩国,年出口量3000 吨,占全国河豚鱼出口量的80%。大连红鳍东方鲀以其优质的品质,安全的质量受到日韩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在日韩被誉为“安全放心食品”,并被奉为席上珍馐。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亲笔为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连红鳍东方鲀题字“天正河鲀”。目前大连红鳍东方鲀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在全国水产行业名列前茅。为大连这颗北方明珠海滨城市增加了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