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四川省 >>四川主要景观

摩梭独特的风俗
  发表日期:2009年6月4日  共浏览457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历史及传说:母亲湖和格姆山 

  摩梭人世代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和四川盐源县交界处,金沙江拉伯, 四川木里县等地,是泸沽湖周围土著民族之一,湖东岸四川的摩梭被划归为蒙古族,西岸云南的摩梭被划归为纳西族,云南以居住于永宁坝子周围为主; 摩梭人有独立的语言-摩梭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无文字;摩梭古称 “摩沙”,“磨蛮”,“磨些蛮”,“麽娑”,“摩些”等,又自称“纳”,

  “纳日”,在《华阳国志》,《三国志》,《后汉书》,《元史》 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古羌族,其中最古老的一支“氐羌”,约两千多年前从甘肃及四川西北部迁移到泸沽湖周围居住, 到汉代以后在“定窄县”居住 ,即现在的盐源县, 如:《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就是描定摩梭人的祖先, 摩梭现存总人口仅有三万多人,与五十年代相比,人口总的变化不大。

  在摩梭人心中, 泸沽湖是她们的母亲湖(“谢纳米”),狮子山是她们的女神山(“格姆”),所有大的东西都是女性的, 这是摩梭文化女性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关于母亲湖和女神山,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泸沽湖只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 粮丰物盛,西面狮子山脚下的山岩下,有一个涌泉之洞,终年四季, 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 有个放牧的哑巴每天带着午餐粑粑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 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哑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 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长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割的鱼肉刚好够他一天的饭食,时间一长,村里人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 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却说不出来,便尾随他看个究竟,一见到洞口那条大鱼,贪婪的人们便想拖回家中享用,于是赶去了九架十八头牛,架上抬杆, 用九根绳子设法套住鱼,拼命往外拉,鱼被拖了出来,但灾难也随之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 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 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这时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母亲, 见大水滚滚而来,她急中生智,把一对儿女放进猪槽,使这对儿女逃脱了灾难, 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亲,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 并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至今, 就是我们大家游湖坐的"猪槽船";这个故事实际是在寓意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要有节制,贪婪过度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宗教及节日

  摩梭人信奉两种宗教, 藏传佛教和原始的达巴教。 大约在公元十三世纪(1276年)藏传佛教传入永宁地区,永宁泸沽湖地区主要是信奉黄教,现在藏传佛教已经摩梭本土化,与藏佛不同, 喇嘛们平时只住在自已家里, 逢有佛事时才到寺里去,摩梭人家里都有一个经堂,供家人日常朝拜, 摩梭大家庭中如果有两或三个男孩, 必送一个进寺院当喇嘛,终身供奉佛主,一般喇嘛是不能走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永宁泸沽湖地区黄教寺院主要有扎美戈寺, 里务比寺等,在美丽的谢瓦娥岛上出生了摩梭人自己的活佛-西藏第三大寺哲蚌寺的第五世转世措钦活佛--洛桑益史活佛, 还有很多摩梭藏传佛教弟子到拉萨甚至到印度去学到“格西”等高位, 摩梭人是最尊敬喇嘛的,每家以去拉萨为向往,以有喇嘛为荣,喇嘛在摩梭的日常生活和重大节庆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喇嘛教传入摩梭地区前至今,摩梭信奉一种原始宗教:达巴教, 但喇嘛教占统治地位,比达巴教更普及, 喇嘛教和达巴教在摩梭人的重大节庆活动中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他们共同存在, 有机的互相渗透友好相处,两者都已本土化,但达巴无论从人数还是出席活动的机会及经济上, 都有无法与喇嘛相比。

  摩梭人信奉喇嘛教,也同样信奉母湖,神山,祖先等自然之物, 这实际是达巴教义中祖先祟拜和自然祟拜的内涵扩展,留下了每逢初一上山烧香, 逢十五转山转海的遗风,各个季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活动, 每年一次的只有妇女参加的“斋月节”,每日几餐前的“处度”祭祖先, 以及各种独特的节庆;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农历七月二十五的转山节(“格姆呱阿”, 又称朝山节), 是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的日子, 摩梭人对格姆山的崇敬, 是由来已久的,最初因山上的云来雾往直接影响泸沽湖地区的农耕, 摩梭人才把白露节令前后丰收在即的日子,定为崇敬山水的节日, 摩梭人在狮子山脚为格姆女神建立神龛,将她视为众神之首,狮子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 格姆女神是摩梭人的最高保护神,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五,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 特别是青年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食品,有的还骑着骏马,同到狮子山朝拜, 人们到山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烧香磕头,悬挂彩色风马旗,敬献供品,祈求女神福佑, 除了祭祀格姆女神外,还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和野餐, 青年男女也可借机结交走婚伴侣;转山节, 是摩梭人一年中最传统及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最有“摩梭味”的节日。

  摩梭人一年之中的节日还有“过年”<摩梭人“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过小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又叫“杀猪月”(“布酷窝”), 是专门祭祀祖先的时候, 传统摩梭杀猪杀羊, 饮酒食肉,歌舞狂欢, 放牧人员备受优待,全村家家赠给放牧人员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等礼物, 牲畜尾巴上系一条红布,以示度年, 放牧人员到山上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福佑来年水草丰盛,牲畜兴旺; 过大年就是过春节,每年农历腊月三十,院子里母屋门前要栽两棵青松,房顶上插新松枝和彩色风马旗,锅庄供上煮熟的猪头祭祖先和神灵,大年初一上山烧香, 初二上寺里烧香,初五青年们举行赛马,摔跤,此外还要举行打秋千,对山歌,跳甲搓舞等活动,热闹非凡。

  成丁礼及葬礼

  对于摩梭人来讲,一生最重要的仪式是成丁礼和葬礼;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 不能参加社交活动,所以摩梭人的孩子到虚岁13时便要举行成丁礼,女孩叫“穿裙礼”(“图给”),男孩叫“穿裤子”(“细给”);成丁礼一律在大年初一早晨举行, 地点在自己母亲家的母屋火塘下方的两棵柱子,左柱为男柱,右柱为女柱, 两柱必须取自同一棵在向阳坡上生长的古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 象征女性是家屋的“根根”,男女同根同源, 互补互助, 平等和谐; 摩梭人行成丁礼时,女孩在女柱旁行仪式,脚踩大米,代表耕作劳动, 料理家务,男孩在男柱旁行仪式,脚踏猪膘,象征出外狩猎, 闯荡江湖, 女孩由母亲为其穿上漂亮的衣裙, 盘发和配戴饰物,女孩还可以分得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 男孩由舅舅穿上摩梭成年男装并佩上腰刀,成丁礼过后,就算是大人了, 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理论上就可以走婚了(但实际要到18,19岁才开始走婚);摩梭人的成丁礼,是给灵魂的仪式,表示行仪者的灵魂参加到全家人的集体灵魂里,行仪者从此也就拥有灵魂,成丁礼代表摩梭小孩正式进入成年世界,享有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不象别的民族,结婚是人生大事, 摩梭人的葬礼才是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仪式, 葬礼是摩梭文化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礼仪;摩梭人相信生死轮回,灵魂不灭, 但认为必须死在母屋才能魂返祖先地,他们认为人的幸福是前生修积的,生前作好事的人, 死后也会有好报;摩梭人死后行火葬,属二次安葬,火葬本意是为给死者脱皮, 由死者脱皮变成祖魂,祖魂的归宿为先祖迁徒的祖源故地-“司布阿那瓦”,到那里与祖先过他生前一般的生活。葬仪繁琐奇特,从筹办到商议执行, 有报丧, 洗尸, 捆尸,停尸,守灵,起尸装棺,达巴开路,交待族谱,洗马绕村,集体吊唁,清晨火葬,拾骸等程序, 并且要请众多喇嘛和达巴举行隆重仪式,全村人都要参与,各有不同分工, 葬礼是由一个母系家族的人分担承办的; 葬礼的全过程全由男子负责,因为摩梭人认为女人只与生命有关,是生命之源,必须要远离死亡的时空。

  火葬前一天,要请同一“斯日”(氏族)的达巴跳驱鬼舞, 在火塘边念诵经文,为死者开路,达巴通过念诵送魂经,诉说这个家族摩梭人的家谱, 回祖地的路线,引领死者回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司布阿那瓦”(据说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北的地方); 火葬出殡的第一天,要举行洗马绕村的仪式,洗马的水也是要到上游中取水, 男九女七,先由家中一位男子牵马离开,把马洗涤干净,但返家时需在家门不远处把马交给一位女子, 让她把马牵回家,意义上讲这些马要带着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地,近几年洗马仪式已很见; 喇嘛一直念经, 在火葬那天的早上大约四, 五点钟, 土炮响起,召集全村各家人来吃早点,然后各按分工,亲人跪拜,几声炮响后开始出殡, 村里老人手执写上六字真言的风马旗带路,同时一面念诵传统摩梭古老的送魂与迁徙路线, 四个青年男子各自扛着青松枝在后,一匹白马驮着死者的灵魂, 四个精壮青年男子杠着木轿,死者就在轿中,队伍中不时大放鞭炮,同时向天空鸣枪, 送葬队伍快步通过村子,来到湖畔或山坡上,这里早有喇嘛在诵经等候, 村中四位年轻男子事先上山砍好的用一米来长胳膊般粗的松树制成的木屋状小木楞子火葬台, 有一人来高, 已静静地立在那里,这是“小木楞房”,是按方位事先准备好的,供死者临时居住的,送葬的队伍一到, 就将木轿放在“小木楞房”中内(或将死者直接取出放到“小木楞房”中), 死者必须面向西方,女性亲属要远离火葬地,并必须在点火前离开火葬地, 在太阳升起之前由喇嘛用酥油点火焚化,家属远去的哭泣声也同火烟一起徐徐升入空中, 据说看燃烧的火烟是否笔直冲天就能知道死者是否走得好,是否留恋人世, 喇嘛们念着经超度着亡灵;摩梭人相信人死之后,大约有四十九天的时间,那个死者的魂灵在不断地变化, 有时是飞禽,有时是走兽,有时又成浮云,有时又成一阵风,人们要不断地祈祷,只有到第四十九天才会定型为人魂,所以喇嘛们以古老的语言与灵界对话; 火化后的第二天会有村中两位男子来拾骨灰,放入布袋,到专门安放本“斯日”骨灰的“罐罐山”上安放骨灰, 安放时,布袋口要打开,底部也剪开,让骨灰尽快散回祖先原居地; 七七四十九天时还要再请人吃一次饭,但不再上山了,三年之内还要作一些简单的超度, 比如佛事或供奉等,三年以后就不办任何仪式了,只在每日几餐前举行“处度”的仪式中敬奉祖先和逝去的家族中人。

  摩梭人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解脱与轮回再生, 死亡代表着再生的释放与喜悦,故整个葬礼过程的嚎啕哭泣时间极短, 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两小时,因为相信亡者投胎转世,日后会在每天的“处度”仪式中再聚, 若在限定时空外哭泣,那是对亡者的侮辱不敬,令亡者得不到释放和解脱。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 未成年人死后,因为他没有灵魂,不能变成祖魂,因而葬仪不用火葬,用土掩埋; 由于车祸及疾病等不正常死亡的人,也不能进村,不能举行这么盛大的仪式, 只能在村外匆匆火化掉;对摩梭人来讲,女人与生有关,关系到家屋的繁衍, 不能沾染死气,所以葬礼中无论主厨还是各个环节,主要由男人来承担主角, 并不是歧视妇女的作法,反而是对妇女非常的尊重和照顾。

  摩梭民居建筑及服饰

  长期以来摩梭人主要依山傍水而居, 房屋都为木结构,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 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俗称“木楞子”房,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俗称黄板,摩梭人盖黄板有特别技巧,滴雨不漏, 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传统摩梭人一家一个大院,一般是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院井, 组成一个四合院,分母屋(“日米”),经堂(“嘎拉日”),花楼(“搓日”), 门楼(“尼扎日”,又称草楼);母屋(“日米”也叫祖母房或正房) 在院子的右边,供家庭集体活动,是议事和炊事及祭祀场所, 又分为正室,侧室,前室,后室,各有不同用途; 靠大门的那幢叫门楼, 楼上放草, 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堂,楼上是佛堂, 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 左边一幢是花楼, 供行过成丁礼的成年女子居住,走婚男女便在这里共度良宵,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而女子一旦生育后要从花楼搬至母屋;摩梭房屋的大门,一般开朝东方或北方,其井院较大, 有红白喜事,就在井院举行,“四合五天井”天井不大但实用,是居民生活空间的巧妙运用, 富有情趣,摩梭人的四合院则直观反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 是母系农耕社会的一种形式载体。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 摩梭人的房屋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息息相关互相适应,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但是,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摩梭人在房屋建筑上除保持上述特点外,在房屋构造、内部装修等方面采用了现代装饰方法和装饰材料,此外, 部分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建造也有所变化。

  摩梭人的民居建筑很有特色,其服饰也与众不同, 传统成年摩梭妇女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 梳成粗大的假辫盘在头顶上,再在假辫之外缠上一圈蓝或黑色丝线,井将丝线垂至腰部, 她们出门时,用青布包头,也有些妇女用一段头帕,从左至右将鼻子和下腭遮住, 只留两只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顾盼,她们喜穿红,蓝,紫,等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 钉双排钮扣,系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层百褶裙,上用五色丝线绣一圈花边, 裙长及足背(“窝搓吉克”),她们还喜系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 裙上用红丝线绣一圈花边,以穿黑布衣裙为尊贵,贫穷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 着黑布鞋或赤脚,贵族女子则多穿红、黄、灰色的绸缎和毛呢之类的衣裳, 并在领、襟、袖口、裙边等处镶金、银边,用金、银、玉石、玛刑做纽扣,以显示奢华, 现在由于摩梭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贵族服饰已普及到平常百姓家,反是麻布服装已成稀奇物,只有住在很远木里的摩梭人才穿麻布服装。

  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上衣, 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系腰带, 下着宽大筒裤,脚穿皮靴,头戴羊毛毡帽,腰上背有腰刀,显得英姿骁勇; 老年男子喜戴小帽或包青布头帕, 穿黑、白色右在短衣和长裤, 束素色腰带, 穿草鞋或布鞋;贫苦家庭的男子,即使穿自织的白麻布衣裤, 仍喜在衣服的袖口、裤边、腰带绣上花纹。

  甲搓舞及歌曲

   甲搓舞就是摩梭人的“打跳”,又称“锅庄舞”或“蹉搓舞”;关于甲蹉舞的起源,相传在远古时代,先民常受外敌侵袭, 因此部落首领便发动本族人在村口的场坝上燃起一堆熊熊烈火, 人们围着火堆跺脚呐喊,以造声势,终于打退来敌,获得了胜利, 打退敌人后, 又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 后来,这种习俗便沿袭下来, 成为人们庆祝丰收,庆贺节日,祭祝神灵的舞蹈;现在甲搓舞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 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祭祝神灵时,人们都要跳起欢快的甲搓舞, 青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 结交阿肖; 甲搓舞舞姿粗犷,节奏刚健明快,跳来令人畅快淋漓,每逢盛大的节日到来, 或举行新屋落成、婚礼等重大庆典,黄昏时分当你进到摩梭村落, 可以看到篝火通明,热闹非凡,身着鲜艳服装的人们,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甲搓舞, 那明快的笛声和粗犷豪放的舞步,使你跃跃欲试,精神为之振奋; 甲搓舞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独特的民间舞蹈; 甲搓舞一般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届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领舞人用竹笛伴奏, 跳舞的人们紧挽手臂,五指交叉,面向火堆,随逆时针方向起舞, 舞步随音乐节奏速度快慢而变化,时而喊出“阿喏、喏!”的呼喊声,气势宏大,在轻快的舞蹈中, 姑娘们显得落落大方,光彩照人,她们雪白的长裙随步轻盈优美地飘旋着, 金银珠宝等饰物在火光映照之下闪闪发光,青丝织成的辫子在晚风中飘荡; 醉人的舞蹈和艳丽协调的打扮,使姑娘们更加美丽, 楚楚动人;于是,小伙子们便借机交友,用“抠手心” 或握手的松紧程度传递爱的信息。 甲搓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民间舞蹈,它最强调参与意识,在舞场上,没有主客之分, 也没有主人与观众之别,主人客人,男女老小全都加入队伍,跳舞的人越多,场面就越为壮观。

  摩梭人天生能歌善舞,每当你走在山间, 荡舟湖上,随耳都有能听到飘来的摩梭民歌,只要想唱, 任何地方都有是摩梭人放歌的大舞台,摩梭民歌流传了上千年,大多以情歌为主,这些情歌让人听了如痴如醉。

  特色食品及特产

  猪膘肉(“布差“),又称琵琶肉, 是摩梭人最传统和最具特色的食品,是摩梭人招待贵客的佳肴,其制作方法是每年冬季祭祖月杀猪时把整个猪除头骨以外的骨骼, 内脏及瘦肉全部剔除,内抹盐等调料缝合好,压成琵琶状,制成后可放数年不腐, 久者还可作药用,猪膘肉吃起来肥而不腻,肉味清香,存有猪膘肉的多少,标志着摩梭家庭的富裕程度。

  除了猪膘肉,在落水村的摩梭人家里,您还可以品尝到酥油茶,苏理玛酒、咣当酒等摩梭民族食品。

  摩梭人生产劳作及日常生活物品

  摩梭女人是一家之主, 是最辛苦和全能的,不仅要做家务管家,还要进行耕种,只有少数女人干不动的力气活,男人才插手, 家务事上也有“舅掌礼仪母掌钱”一说, 可见摩梭女性在摩梭家屋里享受的尊贵地位,是要付出每天不停干活的不菲代价的;在旅游开发之前,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以打鱼为生,土地以出产土豆,玉米为主,也种植一些苹果, 有部分摩梭男人还加入了马帮的行列,从前马帮是摩梭人进行贸易活动的常用途径, 赶马人是很能干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少见到马帮了, 湖畔摩梭人也很少打鱼,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种植的土豆和玉米供自用, 每年农历四月份时下种,同年十月份收获,用“二牛抬杠”的方式耕地; 在永宁的摩梭人以种稻米为主,每户养有猪, 牛,羊,马,鸡等牲畜,每年农历五月份统一把全村的牛赶到山上去,每家派一个人两人一组上山轮流照管,同年农历八月份又赶回村中; 摩梭办事都是以家屋为单位,哪家有事,全村各家都要派出一个人来参与, 诸如盖房,杀猪,葬礼以及各种重大的事情,互相帮助解决,他们称之为“帮人”; 摩梭人拥有自身完备的卫生概念,他们的住房是人畜分开的, 又如饮水的瓢不能作洗手或其他用途,饮剩下的水必须倒掉,不能倒回大铜缸内, 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共用一瓢等,难怪到山区饮用山泉水的游客,从没发生过拉肚子的事。

  用于湖上交通的猪槽船,不仅是打鱼的好帮手, 现在已成为落水村旅游业的主要角色,是泸沽湖上最有特色的船, 它是用整棵树干掏空树腹制成的独木舟,形似猪槽,称猪槽船,这种船经久耐用, 不易腐坏,但不能多乘人,还很考驾驭技巧;现在为游客安全起见, 湖上大多是木板楔制的较大木船,可以乘很多人,但游客们最钟情的,还是最古老的猪槽船。

  各种礼仪禁忌及盅

  摩梭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 尊老爱幼,在摩梭地区从未出现过“五保户”,老人们都是老有所养; 火塘边坐位的安排含义丰富,呈现了摩梭母系文化女性为中心兼男女互补的深层性别结构模式, 其礼仪繁多,是按性别及年龄排列,从火塘向外看男左女右,长者坐上位, 幼者坐下位,火塘右边供女性坐,左边供男性坐,年老受尊敬者都坐在靠“冉巴拉”一边, 摩梭认作上位,若有比自己年长者来到,年幼者须起身让上位,以示对年长者的尊重, 特别是对喇嘛,祖母,舅舅,尊贵客人和残疾人更是如此; 摩梭人在火塘边有许多规矩和禁忌:坐次要分明,不能当着家人特别是老人面说一切关于性的话题, 不能从别人前面走过,不能用脚踏在锅庄石上, 不能跨过火塘或在火塘前脱鞋,不能向火塘吐口水,吃饭时不能背对火塘, 不能脚踏门槛说话,不能说脏话粗话, 给人盛饭时不能用反手而且必须盛两勺 (一勺是给鬼吃的),向火塘添柴时先烧大头等等,不能戴着帽子进母屋,进了家门不能骑在马上, 怀孕的妇女晚上不能出门,“蛊“的禁忌等。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蛊“没有, 摩梭人都是谈蛊色变,闻蛊丧胆,对蛊的危害深信不疑,所有的摩梭人都能举出一两个身边人中蛊的故事, 并且对蛊的禁忌教育是从摩梭人小时开始的;本来摩梭人对人热情好客,但对待有蛊人家,却完全是相反的态度,决不与有蛊人家来往, 也不会和有蛊人家的女子走婚,无论这个女子有多漂亮,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蛊是一种毒性猛烈的神灵化的动物,可以隐形及变形成各种东西,蛊无形无相, 百变莫测,放蛊的方式也不用任何中介媒体,只要养蛊人动意念,就能使人中蛊, 最常见的就是在人们饮食时加意念,把蛊毒传入其体内,若未及时服用解药, 中蛊人便会生病死亡,养蛊人必须要定期放蛊,如果不把蛊放给别人,自己就要受害, 中蛊人若把鸡蛋在身上摩擦,然后煮熟,就可以从鸡蛋里看到放蛊人的样子; 据说蛊分为蛇,蝴蝶,青蛙,鼠与蜜蜂蛊五种,各具特色形态, 其中蛇蛊最毒并且数量最多;发病者总是在每日黄昏之时腹部胀痛难忍, 肚痛肠鸣到翌日天亮前消失,并且吃不下东西,身体日渐消瘦,四肢乏力,心胸痛, 直至吐血而死,西药和中药治都是没用的, 只能用打卦的方法由喇嘛或达巴给的毒性颇强的蛊药治,而且如果先用了西药或中药, 再用喇嘛或达巴的药也不行;没有一个摩梭人知道蛊的来源缘起及亲眼见过蛊, 现在摩梭人已经说不出蛊的成因及为什么某个家屋最早会得蛊并成为养蛊人家, 于是就有了许多玄而又玄的故事,到有蛊人家喝茶或吃饭,就有可能被养蛊人下蛊, 回去以后就要得蛊病,贪财的人在路上捡到金条,拿回家一看不是金条, 从此这个人家就成有蛊的人家了,一个有蛇蛊的人家跑出了一条蛇,被村民用棍子打死, 而这家的当家人也倒地而死,当家人是养蛊人,当家人与蛊是共生同死, 蛊就是有蛊人家当家母亲的象征;我亲耳听到过一个人绘声绘色告诉我他的“中盅”经历,似乎真有其事?

  分配制度

  摩梭人是按照母系家屋的形式来动作的, 在同一个大家庭中,每人各有分工,钱物由达布统一安排,食物平均分配,老 人和病人可以得到多一些照顾;这种家屋理念同样也反映在落水村的旅游业上, 村里组建了由村集体组织管理并统一核算的划船队、歌舞队和马队,仅集体分配部分,年人均收入已达800至1200元,全村共七十三户人家, 每户派出一人参加村里组织的划船,骑马,跳舞活动,价格统一, 所收钱由队长掌管, 每天分一次钱, 按七十三户平均分配,这样扼止了恶性竟争,全村共同富裕,生动地体现了母系文化的精髓。


Google
 
上一篇:摩梭独特的走婚制-母系家庭
下一篇:摩梭人生产和生活用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4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2]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