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万年寺,“白水秋风”的风,不是自然的风,而是风姿的风、风韵的风、风格的风、风情的风。四“风”字包容着这一景观丰富的内涵,也是欣赏这一景观的逐步深入的层次理念。
万年寺在息心岭下,海拔1020米处。这天成的白水池在寺门左侧平坦坦的山坳之上,至今水清如镜。山影月色常常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又名明月池,是唐诗人李白游鉴峨眉,长留寺中,与寺里的高僧广僧文浚抚琴和诗的地方。池边原有“唐李白听广浚禅师弹琴处”碑。
以白水池为中心的四野秋色,用绚丽多彩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息心岭下,狮子岩边,钵盂山前,玉笋峰林之中,真是“秋色胜春潮”。枫叶、岩桑色红如醉;银杏的金色叶片,犹如蹁跹的蝴蝶飞舞在翠柏林中;合抱大的古楠,百株千株蓊郁成林,在严冬将临的季节,高擎着绿色的华盖,捧护着人间的春意;还有一种水白蜡树集成的灌木林丛,在黛绿的林海边缘,盛开着繁星似的小白花,带着莹莹的雾露,伴随着习习秋风,在苍茫的重翠衬在东西两厢;蓝天白云,红墙绿瓦,丹檐碧柱点缀其中,可谓彩幻如梦。每当夜幕徐徐降临到白水池畔,池中琴蛙(学名仙琴水蛙)成双成对,恰像年少和美的夫妻,“夫唱妇随”地合奏起来……和谐悦耳的乐曲,播向祥和的人间。这乐曲伴和着万年寺中点点暮鼓和声声梵唱,能不令人想起李白和广浚的诗声琴韵?这三丈见方的山泉,却包罗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和许许多多的人世沧桑。
白水池边丹桂成林,一到秋高气爽的季节,金黄色的串串花珠,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醇的花香,飘过密密的林丛,飘过香烟缭绕的绋堂,此刻成为介导博爱众生的佛陀莲台前的供品。这里虽然闻不到佛海里的“七宝”之香,也看不见倚云而栽的“七重宝树”,但给人们带去的却是衣袖里的馥郁的丹桂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