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7)
发表日期:2009年1月9日 共浏览427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169.酥烧饼 170.酥鱼 171.素卷圈 素卷圈色泽金红,焦脆细嫩,清香鲜美爽口。 172.它 似 蜜 173.太阳酥 174.糖茶菜 伊斯兰教的回族同胞每逢年节或喜庆的日子,多用茶菜和甜卷果来招待客人吃。 茶菜先用红皮白薯去皮,切成薄片风干,散去水气,大藕切薄片粘上面粉。锅内放油烧热,先炸白薯片,然后再炸藕片,均炸成焦黄色出锅。另锅放饴糖熬开,将炸好的白薯片、藕片入饴糖锅内翻炒,让薯片、藕片都挂匀糖汁,然后盛到盘子内,撒上金糕、青红丝和芝麻仁后,再撒上白糖。茶菜颜色悦目,香脆甜润,一般宜于秋、冬季制作,故为秋、冬季的时令小吃。 175.糖炒栗子 176.糖鼓盖 糖鼓盖鼓起如盖而得名,硬面饽饽的一种。肉质柔软,表皮焦脆,味道香甜可口,热食最佳 177.糖泡 糖泡作工精细,入口酥脆香甜,美不胜收。 178.套环 北京传统的风味油炸小吃。此小吃呈套环状,表面色泽:浅棕黄色,口感酥绵香甜,具有桂花蛋香味。 179.甜辣黄瓜皮 180.土豆豌豆糕 181.豌豆粥 豌豆名回鹘豆,《饮膳正要》作回回豆,现一般不入药。是一种可作食品的豆类。有助于面黄肌瘦人的恢复。豌豆粥颜色褐红,味道香甜醇厚,绸滑爽口。豌豆粥可以理脾益气,祛湿利水,消肿通乳。生肌生肉、滋养皮肤。可适用于因胃肠失和;脾失健运引起脘腹胀满,面、肢轻度浮肿,面色于黄等症。亦可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下。 以前,老北京讲究吃宣武门里西绒线胡同的赵记桂花带汤豌豆。号称祖传,有几百年的历史。他的家伙是两个一米高的木圆笼,内装沙锅,锅下火盆。赵记做粥原料是紫豌豆,选料精做工细,煮得紫黑油亮,散发出独有的清香。盛在碗里,豌豆清晰可见,入口却一抿即烂。解放初期,传人赵德保被吸收到西单商场内的又一顺小吃部,专门制作豌豆粥。 182.香椿炒鸡蛋 183.小豆粥 184.煮芸豆 185.米花糖 186.羊霜肠 187.炸回头 炸回头是北京清真餐馆特有的小吃品种,类似饺子。用一块四方面片做皮儿,包上青韭、团粉等做的馅,二个双角折叠,叫“回头”。回族在“开斋节”时必食的。过去北京的街头巷尾,常有回民设摊制卖。曾有诗咏:“光明何处苦难求,前路茫茫正可忧,座客群惊名目别,蓦然听得唤回头。” 在清真的餐馆中还有一种类似的食品叫炸肉火烧,后者是擀皮成圆形,放肉馅封口油炸。这两种小吃是回族同胞于开斋节时食用的。 炸回头色泽金黄,表皮焦脆,馅香鲜美的特色。 188.炸羊尾 189.芝麻卷糕 北京夏令的应时小吃佳品。芝麻卷糕糯软爽口,入口清凉发沙,香中带甜,甜中透香。 芝麻卷糕在夏季食用尤佳。此糕分芝麻白糖馅和豆馅两种,清凉爽口,甜糯甘香。类似的做法还可以制作芝麻凉糕。 190.枣馒头 191.烫面饺 192.京味状元饼 193.蒸蛋羹 194.心里美萝卜皮 195.杏仁酥 杏仁酥扁圆形状,有龟裂,口感酥松,有杏仁香味的特色。聚庆斋做的很有名。 196.旋粉 旋粉是一种冷、热兼可吃的食物,性质也和扒糕、凉粉同,不过佐料不用酱油、醋,而用薄薄的卤汁。旋读如去声,北京把铜面盆叫铜旋子。旋粉大如铜盆,故称旋粉。把这大张粉皮卷好用小刀切成条,放在碗里浇上素卤,就可以吃了。素卤是用油、盐、酱加上一些提味的配料,如碎蘑菇、黄花(金针菜)、蛋花等,用薄团粉勾芡成稀薄卤汁浇在粉条上,也是夏日傍晚的闲食之一。 旋粉粉皮青白色,半透明状,质地柔软润滑,清凉爽口。 197.莜面搓鱼子 198.杨梅豆腐 199.一品肉
|
|
|
上一篇:吃在北京(5)
|
下一篇:北京美食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