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和光塔
                       
  发表日期:2009年5月28日  共浏览112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怀圣寺和光塔位于广州市光塔路,道旁弧形围墙上,塑有“怀圣遗基”4个大字,墙后耸立有一酷似灯塔的高塔,墙旁山门门额有用阿拉伯文书的“清真寺”3个字。相传该寺为唐初贞观年间(627~649)阿布·宛葛素所建,为纪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       寺内的礼拜殿前有龙眼树和凤眼果树各一,故又有“龙凤寺”之称。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约3800平方米,主轴线上依次为: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光塔则在寺的西南角。进头门后,过一天井,就到二门,二门是用汉文书的“怀圣寺”,三门上有匾“教崇西域”。看月楼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重檐歇山顶。上、下檐采用插拱,形式简朴,以红砂岩筑墙,四面各开一拱券门,南北券门各通庭园,东西券门各接廊庑,廊庑里镶有关于寺院的历代碑文。礼拜殿是1935年重建,绿琉璃歇山顶,殿前月台为“咸水石”打制,栏杆则为明代遗物,雕刻精致古朴。       光塔,原名“怀圣塔”,具有阿拉伯风格,高36米,建于唐贞观年间,青砖砌筑,底为圆形,表面灰沙批荡,开有几个长方形小孔采光。塔内有二螺旋形楼梯绕塔心而上塔顶。塔刹原立有一只金鸡,1934年重修砌成尖顶形。因塔身光滑,又因教徒诵经时,常在塔顶用阿拉伯语呼喊“邦卡”(呼唤之意),粤语“邦”与“光”音似,故人称“光塔”或“番塔”。另有一说,唐时,塔不远是珠江边,该处一带又是番市码头,入夜,塔顶悬灯,以利导航和船泊,故称“光塔”。      该寺199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 
                
                
                  
                   上一篇:千佛宝塔 
                   | 
                
                
                  
                   下一篇:南华寺 
                 | 
                
                
                  
  |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