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
发表日期:2009年5月28日 共浏览444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男女服饰尚青黑。男子穿着一般,惟妇女装束很有特色。在荔波、独山一带,壮家妇女服饰与邻近广西壮族相似,除了身前挂蓝色围兜,扎着刺绣素花腰带外,别无民族标志。从江、黎平等地的壮家妇女装束,则别具一格。杂处于苗区的颇与苗装接近,平时普遍穿窄袖大襟衣,右衽,斜襟和袖口都镶花边,穿百褶裙,长及膝盖上部,前面搭浅蓝绿色或白色围腰,中间另缀一块与底色相间的深蓝色布条,上端绣一排五六寸长的条式图案,扎以彩色飘带。头发偏右挽鬏,插以小梳。青少年喜包毛巾式的白色花边头帕,中老年人多包黑帕。过去多穿船形绣花鞋,如今都穿市上出售的普通鞋子。青年妇女另备有节日和作客盛装,即穿无领无扣对被衣,从领围至胸前以及袖口镶着花边里面挂着上端边沿绣花的遮胸兜,戴小耳环和一两个小型银项圈、银手镯。与侗族杂居的,服饰则类似侗族,惟衣较长,裙子略短。对襟衣角边沿镶花边,袖子略宽,青少年女子挽发于头顶,中老年妇女挽髻于脑后。居住在市镇及其周围的,大都已改着汉装,惟头饰仍保持壮族特点,挽右偏鬏,扎把小梳,只戴一个银项圈,项圈下端扣着一个锁形或菱形小银块,另挂一条银链垂及胸前。由于这一带男女服装都尚青、黑色,故俗称为“黑壮”,广西壮族多喜蓝色,称为“蓝壮”。相传迁入贵州的壮族必须与当地的苗族或侗族穿着相似,否则要被“虎咬”。这实际上是民族杂居日久,入乡同俗和文化自然交流的结果。
|
|
|
上一篇:贵州土家族概况
|
下一篇:仡佬族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