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南地区 >>广东惠州 >>惠州旅游指南

功武村 绵延香溪绕古堡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26日  共浏览571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影像笔记

 

  这里有香溪、古堡、老人和他们恬静的生活,在吃了一餐“功武萝卜”炒牛肉,和跟一个年近50才成婚的老阿伯聊了一阵后,再看着眼前这一切,我真的眼红了。恬静的生活里有点点苦涩,但也有如“功武萝卜”的清甜可以回味的东西,生活也就那么简单而真实地展现给我们了。

 

  
   ■ 寻迹找踪    

 

  从珠江摇橹西进广州芳村的大冲口涌,两岸既可见绿树红花,又可观繁华商贸,再行两里水道,但见湖泊花园之中,一片古老优美的清末建筑整齐矗立,这里是广州芳村的聚龙古村。

 

  ■ 地方志:根系龙门 功在于武

 

  功武村位于惠州龙门镇辖下的沙迳镇,毗邻增城。建村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村人皆姓廖。廖氏因南宋末年祖公到增城为官而迁至广东。廖氏子孙颇有出息,历代皆有子孙担任官职,而前期以武职居多,于是以“功在于武”自我定位,取名“功武”。九世以后,后辈官职由武转文。广东廖氏家族多有“根系龙门,叶茂广东”之说。

 

  ■ 小村纪事

 

      美味不过功武萝卜

 

  到达沙迳,已是近午时分,当地人指路说牌坊对面隐在住房里的馆子风味尤佳,依言摸上门,点了一碟萝卜炒牛肉,一碟蒜茸油麦菜,果然是说不出的鲜美。那萝卜简直让我对萝卜的味道改观,完全不似一般白萝卜的气味浓重,取而代之是一种淡淡的缭绕的清香,并且入口绵绵软软,化后满口甘甜。连普通的油麦菜,亦有着市区蔬菜不能比拟的新鲜翠绿,咀嚼出来的味道让人心悦诚服,一致认同有蔬菜的清甜。

 

  及饭饱茶足乘摩托进村,经过整片萝卜地,才猛然忆起大名鼎鼎的“功武萝卜”产自于此,难怪味道不同凡响。

 

  言及萝卜,据当地长老说,稻谷、甘蔗、黄豆和萝卜曾是功武村的四大知名农产品。因功武村地势较低,以往有两年一次或三年两次洪水浸村的规律,水退后肥沃的沉积土留在田地里,为农作物提供不可多得的天然有机肥料。而当地以沙质土壤为主,较疏松透气,特别适合萝卜和黄豆生长。加上南方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农作物生长如有神助。村民说,种下的萝卜基本不用施肥,就在开花时浇一次尿水,夏秋季间播种,约两个半月一造成熟,秋冬季收成,一亩田收一万斤萝卜不是问题。看到我们露出诧异的表情,长老说,一万斤还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丰收的话产量就更高了。

 

  功武萝卜是出了名的好吃,特点是个头不大,稍煮一下即熟,软且甜。而功武村的蔗糖生产在龙门曾经赫赫有名,民国期间,村里有十三座榨糖的土寮,龙门糖烟酒公司常年驻守功武,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收购到即榨的蔗糖。后来甘蔗和黄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时被割掉了,剩下今天的功武萝卜,因较少加工外流,固名气亦主要在当地流传,外人所知无多。

 

      四百年的五宅古堡藏的全是故事

 

  受附近香溪堡开发旅游影响,如今五宅古堡已成为功武村的主要标志,两尊炮停在古堡前的场地,村民就在古堡前摆卖一些土特产,记者忍不住馋,买了一些花生馅的炒米饼来尝,竟是十分松化酥香。

 

  言归正传,五宅古堡身世多舛,在功武村历史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堡建于康熙六年,迄今有四百年历史。这五宅古堡足有四层楼高,青砖砌墙,红泥粘合,石灰填缝。外观方方正正,每层每室只开极小的洞口作为窗户,因而外面看到石砌的古堡被封得严严实实,台阶导向小小的门洞,无门。相传碉楼曾有木厚数寸的两扇门,一爿门需两人方能抬动。岁月在灰白粗砺的墙面上刻下走过的痕迹。

 

         故事一:防洪 古堡里住得下整村人

 

  建古堡的原因,一为了防洪,功武村地势低,碉楼是全村唯一的制高点,洪水来时村民搬到高处避水,碉楼是最好的选择;二为防外地人防打劫,旧时政局不稳,遭遇袭击时,村里人便只能凭碉楼的居高临下来进行防御和守卫。

 

  入内,碉楼每一层空间都被分割为多个小房室,据说古堡住得下整村人,清代壬子年间,洪水淹了村子,村里人就是挤在碉楼里度过了艰难时期。卖炒米饼的老伯说,后来有一次水淹到屋檐底下,也是依靠了碉楼才渡过难关。

 

      故事二:防御 里应外合的突围传奇

 

  功武村也曾经历过人祸。由于世代富庶,为有名的“地主村”,仇富心理古来有之,因而周边地区一直对功武村虎视眈眈。咸丰四年,乘太平天国声势,附近几条村的村民联合商议围攻功武村,准备攻其不备,杀一个措手不及。幸而有一位出自三江嫁到外村的廖氏姑婆,探听到消息,急急跑回功武村告知乡亲父老。于是家家关门避祸,借着碉楼庇护,廖氏苦苦支撑。可是外敌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攻占祠堂,成立指挥部,看哪儿弱即攻打哪儿。当时防御一般的围子都被攻破,只有碉楼和六宅围尚且幸存。

 

  据谬氏家谱记载,当时廖氏万分窘迫,连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多亏一个叫亮发的人,先前因违反村规,被驱逐出村,因他在村里也有产业,于是跑到今属深圳的鹅溪,向那时的廖氏求救(五世祖剩甫公后辈后来移居今天深圳一带),鹅溪廖氏乔装为外姓人混入攻打功武的一方中,伺机发动突袭,廖氏一下声势大振,实行里应外合,里外夹击,外姓人招架不住,只好陆续散去。廖氏险险避过一次灭族之灾。

 

      故事三:“红楼” 出嫁之前先在此“修炼”

 

  后来,寇贼减少,水利工程得到重视,洪水也相对以前少了,碉楼的外御和防洪功能因此受到削弱。村里人按照习俗,把碉楼改为“红楼”。待嫁的姑娘要在城堡里养一个月,学习裁剪刺绣等女红活计,并把身体养好,把皮肤养白,最重要的是,村里人相信姑娘在碉楼里住过后,头胎会生儿子。于是在这一个月时间里,不允许准新嫁娘见外人,上旬由姐妹们陪,中旬由亲戚朋友们陪,下旬须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方可与新娘见面。晃伯说旧时盲嫁哑嫁,婚姻皆由父母做主,未婚姑娘要直至出嫁当天,才第一次见到夫家,因而需要提前学习针线活,并习惯离开父母,以适应婆家生活。到出嫁当日,新娘一般哭着离家,其凄惨状,可用“如丧考妣”来形容。解放后实行婚姻登记制度,碉楼也不再被用作红楼了,于是一直空置,至今仍然如此。

 

      故事四:拆了楼板 空荡荡的让人心疼

 

  尽管目前已经废弃,碉楼的故事并未结束,碉楼甚至还一度有被拆的危险。1959年,苏联专家规划援建增江水库,碉楼所在位置被划为库区,加上修水库需要石材,有人便建议把碉楼拆掉筑坝。村民极不情愿把祖传的碉楼毁掉,有人便想办法把楼板抽走,没有楼梯支撑,上不了楼,自然亦拆不成屋。拆房的计划因而不了了之。那些楼板后来成了“大锅饭”时期的柴火。

 

  如今香溪堡投资在厅堂之上修筑楼梯,能够重上碉楼了,不过房室里依然空荡荡,没有楼板。
   
    ■ 瓜田夜话  质朴得让人感动

 

  受旅游开发的影响,不少功武村的村民在自家门口摆起小摊售卖土特产,多是些让人颇感温暖的手制食品,炒米饼和番薯干是主流,还有一捆捆的草药。坐在五宅古堡前卖炒米饼的瘦瘦的老伯也没什么生意,我们便跟他聊天,聊村里的事情,聊他的经历。老伯以前是个搜蛇人,为了谋生,不得不与各种各样的毒蛇打交道,现在沙迳的田里还偶尔能见到蛇,村里有妇人不懂蛇的种类,胆子又大,往往手到擒来,一手按蛇头,一手按蛇尾,就那么硬生生地把蛇捕获跑来交给他辨认。聊得高兴了,老伯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喝茶,拿出炒米饼请我们吃,炒米饼味道确实很不错,甜里略带点咸,又香又酥。

 

  老伯家里很小,约十平方米的小室里放了一张床,床边是很破旧的沙发,沙发对面是电视,墙上贴满儿子和女儿在学校里拿的奖状。他说因为,自己年近五十岁才成了家,如今老婆在镇上给人当保姆,他则在村子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然而他很乐观,似乎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他从床底下拉出一块石头,说上次有人托他找一块石头,想带回去给害怕热凳子的老婆坐,他一直记着这事,而且找回了石头。

 

  老伯带我们去看进士第与云谷祠,我们离开的时候,五宅围里依然静悄悄的。旅游景点的开发令功武村的村民习惯了面对游人,面对外人,他们所流露的从容和友善,却颇有些让人始料不及,他们售卖一些土特产来帮补家用,却诚实地只索要低廉而合理的价格;他们面对外来者好奇的眼睛与镜头,尽管有点无所适从,却依然微微笑着接纳,只是有点窘迫地说:“拍我有什么好看的,还是拍点别的吧。”于是这村子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围有山,却不隔绝;离开公路,却不遥远;还有温温润润香溪的滋润,这滋润又是绵长流淌的,不知是否因为这地理位置,才造就了功武人淳朴而宽容的性格。

 

  ■ 寻根究底  世袭英名,功在于武

 

  编撰族谱的廖乃晃老人已搬到沙迳镇上住了,在另一位长者廖国栋的带领下,我们摸上晃伯家门,于是豁然开朗,功武村的廖氏脉络,得以如一卷《清明上河图》,在眼前徐徐展开。据介绍,龙门廖氏来自江西,乃广东廖氏之始,故廖氏有“根系龙门,叶茂广东”之说。在定居功武之前,这一脉廖氏世代为官,其中四世祖廖金凤于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考上进士,初为增城县令,后从戎,官至太尉,逝后二次葬在龙门县的丫髻山,此后子孙继往开来,把为官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五世祖剩甫公廖坚于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任增城县令。那时龙门地区属增城管辖,某日廖公出巡,途经沙迳,相中此地,退休后即到现在功武村所在地安居。  六世祖廖明仪乃广东府左副都元帅,兼管参谋,人称廖元帅。七世祖廖南山、八世祖廖兰窗皆为武官。此三世祖公皆官至大夫级,兴建大夫第,因廖氏连续三代皆功在于武,故起村名为“功武”。晃伯乃廖坚的23代孙,而现在廖氏的繁衍,已到31代,人数达到三四千,仅住在沙迳的廖氏亦有2000多人。

 

  ■ 唯见风物

 

  进士第与云谷祠

 

  廖氏六世到八世皆出武官,在村中建大夫第,供族人聚居。九世祖廖云谷从大夫第中搬出,在周边划出一块地并立下地界,为本支系住地。后人建起一个小小的云谷祠。顺治十八年,廖云谷后裔、十四世廖观科举高中进士。廖观将五宅围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康熙六年,修筑碉楼,故五宅围又名进士第。

 

  进士第与云谷祠并排,正面朝南,视线被围墙阻隔,门前一块铺石的广场,人客从东面的门策马进入后,到第一块“下马石”下来,入来拜访主人,马儿被拉到广场西侧喂草,到主人办完事出来,则踏上门口另一侧的“起马石”,跨上马背,然后离去。

 

  廖云谷退休后回来隐居。踏入进士第,正中牌匾题“  畲堂”,意即这是积肥垦作之地,主人自言自己所做之事,也不外乎耕田劳作。透过这自谦之辞,足见主人之淡泊名利,心胸气度不凡。

 

  廖氏宗祠

 

  如今,位于小学内的廖氏宗祠常年紧闭,因为损坏严重,不少部分已是岌岌可危。趁放学之机,我们混入学校。廖氏宗祠面朝操场,从外观上看,与一般的清代建筑无太大区别,傍晚时分阳光把灰白的外墙染成橙色,活蹦乱跳的小朋友穿过操场往家的方向走。

 

  晃伯告诉我们,廖氏宗祠经过两次修建,一次是光绪年间的重建,一次是最近。廖氏宗祠被评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里面采用四开进的布局方式,与陈家祠的结构相差无几。清末宗祠被作为私塾使用,民国后开设公办学校,共有约十间课室,直到1958年,由于祖祠损坏太过严重,方脱离祠堂另建学校。

 

  ■ 游村惊梦

 

  “五水归源”的聚财格局

 

  沙迳东望桂山,南指罗浮山,西邻南昆山,北近天堂山。而从地形上看,位于沙迳的功武村周边高,中部低,晃伯说此属“五水归源”之格局,先人相信该局含聚财之意。香溪绕村而过,地势低洼令村中常年受洪水困扰。晃伯回忆小时候,发起洪水来村里人就不得不纷纷爬上自家楼房屋顶避灾。

 

  廖氏宗祠面朝正街,背靠后龙山,正街从此而发,贯通到香溪河边。河边竹林茂盛,水清见底,晃伯说村民在河边种竹,竹根深扎土壤,既防止汛期田地被洪水淹没,亦防水土流失,初时倒没想到竹林会成为功武一带的独特景观。

 

  正街乃功武村的中轴线,用“熟砖”(即青砖)铺成,如人之脊梁、龙之身躯。自建村至今,村里人一直严格遵循搭建房屋不能侵占中轴线的原则,故多年来功武村往两翼扩展地盘,天平两侧的房屋密集程度和延伸距离相当,呈平衡之势。

 

  真正“功武十三村”

 

  由于廖氏后世子孙甚众,六世祖公之后,各支各脉便分头组建聚居地。鼎盛的支脉自建宗祠,筑起围墙便自成村落,发展到今天,人称“功武十三村”,即功武村内,细分还有十三个小版块。

 

  六世明德公膝下三子。孟璇为大,即后来为官的廖南山,这一支香火最盛,分别衍生出五宅、六宅、三江、新屋、三舍、高明、鹤湖东、鹤湖南八个村。仲  居中,后世筑起二宅、上焉、宅前三村。季瑜最小,后世居三宅、新楼两村。合起来正好十三村。

 

  在这些小村里,以五宅围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乃八世祖公之一的廖兰窗第五子廖云谷及其后人居住之地,围内三排房屋、两条巷道,皆平行排列。每排房屋以四合院组合,均采用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建筑格局,整个五宅古民居占地约9200平方米。围里现有住户17户,约60多人,房舍120余间。围前有5亩大的池塘,水深2米多。

 

  ■ 村游直通车

 

  □天河客运站每隔半小时发出前往龙门镇的班车,票价60元/人,途经沙迳镇时下车。乘坐摩托车进功武村,一人两元,约五分钟车程。下午五点半前回到来时下车的牌坊处,可赶上搭乘尾班车,从沙迳镇回广州,票价35元/人。

 

  □自驾车则走324国道前往增城,然后转入往龙门方向的省道,一直前行,途经沙迳。

 

  □到功武村,可考虑到附近的香溪堡旅游区乘坐竹排漂游,品尝农家菜,门票60元/人。(南方都市报)


Google
 
上一篇:大鹏半岛旅游指南:东冲听海 西冲踏浪
下一篇:巽寮湾 广东惠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68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288]
 · 北京大观园 [3621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09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2.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