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北地区 >>兰州 >>兰州旅游攻略

兰州印象-行程旅游指南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22日  共浏览50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西部之旅――兰州印象


我们是19日上午乘坐从汉口开往西部重地乌鲁木齐的火车前往目的地的,在出发之前曾经计划了很多路线,因为同行的人太多(大人和孩子一共12人,也算是一个小的旅游团队了吧),对于乘坐火车还是飞机去西宁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还是选择了最安全的方式――火车,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不得不在路上浪费3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不过,因为我是第一次走这条路线到西北去,所以也很新奇,即使路途很长,也不感到寂寞。


从汉口到郑州这段路程因为走过太多次,也就没有什么新鲜,一路陪儿子打打牌,玩玩游戏,很快就过去了。开始变换景色是从郑州往西,尤其是到了三门峡西以后,就开始看到路边的高山和很有特色的建筑――窑洞了,窑洞就建在山腰,每家都有几孔窑洞,窑洞上面仍然是农田,窑洞前面也有自己的院落,有的人家的窑洞前就是小路,有钱的人家在窑洞外面用砖瓦和水泥又盖了很漂亮的平房,这里的建筑很显然没有占用太多的农田和空间,他们利用上天给他们的恩赐,享受着冬暖夏凉的天然空调。再往西去,就更加荒凉了。农田里的庄稼显得很单调,很少可以看见大树,地里种的大多是土豆和玉米以及油彩和蚕豆,有特色的是开着金黄色的花的向日葵,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故事。而这里的向日葵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我想我们日常吃的葵花子都是产自这里了,果然,到兰州后在兰州街头的水果摊上我们买到了直径有一尺多的很大的向日葵,验证了我的猜想。


到达兰州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我们在火车上没有吃什么早点,大家都留着肚子准备享受兰州的特色小吃――拉面,到了车站,办好行李寄存手续,我们就在兰州接待人员的引领下到了兰州有名的拉面馆――马子禄牛肉面馆。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面馆的创始人是个穆斯林,兰州是西北很有名的被誉为金城通往西北乌鲁木齐和西宁和西藏的交通要地,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工业和文化名城,这里的居民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占很大比例,因此,这里的小吃大多以牛肉和羊肉为主。据兰州的接待人员介绍,马子禄牛肉面馆只有兰州的当地人才知道,它在一个小巷里,外地人要是来到兰州如果没有人引领很少有人能够找到或者知道它,一般都在其他众多的牛肉面馆里品位兰州的特色了。我们到达马子禄牛肉面馆时已接近上午10点,可是进去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在窗口排队等待领面,可见名面馆果然不虚其名。这个面馆只有上下两层,一楼是针对兰州普通的市民的,面也很便宜,3元一碗,二楼的价钱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到包间去吃面,就要付20元一碗的面钱,而在2楼大厅里享用,只需10元一碗,即便如此,二楼的大厅和包房仍然是坐满了人,我们一行12人只好在大厅站着等待了10多分钟才等到了空位。长久的等待和肚子的饥饿让我们对名面馆的面更加期待,以致等面上来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一下吃光了,并且觉得这里的面特别好吃。其实我在武汉也多次吃到兰州的牛肉拉面,味道都差不多,如果说马子禄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也许是这里的面汤更有味道,牛肉更烂和更入味罢了。



吃完拉面,我们又去了兰州有名的风景游览区――黄河风景线。兰州市区的分部是沿黄河两岸进行的,东西长,南北窄。连接黄河两岸的是黄河上的桥梁。黄河风景线位于黄河南岸,东西长约40公里,岸边垂柳依依,游人如织。在人行道上摆了不少长椅供游人休息,沿黄河风景线往西走,我们来到了黄河母亲塑像前,黄河母亲半卧在黄河岸边,在她的怀里躺着她的孩子。黄河的对岸是巍巍的高山。在黄河母亲面前,我们显得是这么的渺小。正是这滚滚不息的黄河,才孕育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在这里留了影,我们就到黄河岸边戏水了。黄河的水很浑浊,即使在黄河的上游了,可见这些年水土的流失还是很严重,不过,在这里还可以看到黄河是一条真正的河,而到了黄河的下游,她就成了地上的河,看黄河不能俯视,必须仰望了。


站在黄河边,我想,在很久很久以前河的两岸的人们怎么互相来往呢?我在黄河上也看到了黄河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羊皮筏子是真正的羊皮作成的,需要12头整羊的皮才可以拼凑成一个羊皮筏子。羊的四肢的皮处,被紧紧的扎裹着,羊皮的里面充满了空气。过去的交通工具虽然已经被现代的桥梁和更安全快捷的船只所代替,但是现在。羊皮筏子作为一个游览的工具可以让游客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由于在兰州行程匆匆,下午还要赶去西宁的火车,吃过了午饭就匆匆离开了,兰州印象,也是这样的匆匆!



西部之旅――宗教情结


我对兰州的拉面印象很深,确实是的。因为他们那里的牛肉拉面是那里的人民的主要食物。对于牛肉和羊肉,既是他们那里盛产的食物,其实也包含着浓厚的宗教情结。



你知道世界的4大宗教吗?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了天主教和基督教多为西方人信仰外(中国也已经有不少的信徒),伊斯兰教、佛教以及中国传统的道教在中国信徒很多,并且到处都是他们的庙宇。中国的伊斯兰教信徒大多分布在西北,其中中国4座著名的清真寺有3座分别分布在青海、兰州、宁夏和新疆。我去了位于西宁东关的清真寺,真是气势宏伟。


清真寺和其他的寺院不同,它不供奉神像,伊斯兰教徒只供经典,不供神灵,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祖先传下来的《古兰经》是神圣的伟大的,所以,在清真寺你看不到神的雕塑和壁画,他们的大殿很空荡。里面一排一排铺满了供信徒做礼拜的毡毯,西宁东关清真寺的殿堂可以容纳几千人礼拜,每个周五是他们发礼拜日,早晨天刚亮,阿訇就敲响了塔楼上的钟声,告诉大家今天是礼拜日,信徒们在净身之后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但是,能够进到寺内进行祷告颂经的只能是男人,女人是不能进入寺院祷告的。这说明了在穆斯林信徒中对女人的轻视。你可能也知道,在其他的穆斯林国家是允许一夫多妻的,因为这是他们的真主所允许的;因为女人地位的卑贱,所以穆斯林的妇女不能抛头露面,西方的一些国家的妇女往往用纱巾把自己的头和脸包起来。我国妇女的地位虽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凡穆斯林妇女也必须把自己的头发用头毡巾包起。关于头巾很有讲究,头巾的颜色有白色、黑色和彩色,未结婚的少女,可以选择彩色的头巾,已结婚的,大多选择黑色的头巾,对于白色,只有地位尊贵的妇女才可以享用。


在西宁的街头,我发现穆斯林的男人有不少留有长长的胡须,我很好奇的问一些回族的朋友,其中有人这样解释,胡须代表着地位和尊贵,未结婚的男子不得留长须,已结婚的信徒只有达到一定的地位才可以留长须,因此,当你看到长须飘飘的人头戴白毡帽,那一定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穆斯林,不是阿訇,就是那里的长者,很受同教信徒的尊重。


很多人知道,回教的人是不吃猪肉的,为什么伊斯兰教信徒不吃猪肉?其实不仅是猪肉他们不吃,而且他们也不吃非偶蹄类动物的肉,并且对于牛羊鸡鸭等动物的宰杀也有着不同与汉族的方式,非有阿訇念经并且按照他们惯用的方式宰杀的牛羊鸡鸭他们也不食用的。另外,他们不吃猪肉的理由似乎很好笑,一是因为猪是杂食性动物,不象牛羊,只食用青草,所以他们认为猪吃的东西脏,因而也是脏的;二是因为猪有不好的习惯和性情。比如喜欢到淤泥中洗澡,好色等,因此也成为他们不食用猪肉的理由。


另外,青海也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信徒聚集地,青海的周遍和很多的藏民,除了藏族外、蒙古族、土族也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藏传佛教的很重要的寺院就是位于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了。关于塔尔寺,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有时间再对你详细讲述;我去了那里,并且有幸见到了一位活佛。另外还专门用了一天的时间去访问了位于互助县的一个土族村庄,那里的风土人情很不同与其他地方。和我去过的海南的少数民族比,那里的人更朴实、热情。


今天就到这里,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你也和我一样感受那里的宗教和民族的气息。



黄教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师宗喀巴的诞生地,位于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境内的鲁沙尔镇。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是很多黄教信徒心目这的圣地。塔尔寺寺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先有塔――一座由宗喀巴大师的母亲及信徒为纪念他而修筑的莲聚塔,后有寺――最初是在明代一位禅师在塔的旁边建了一座弥勒殿,因此被很多汉族群众称作塔尔寺。这就是汉语塔尔寺的由来。


说塔尔寺神奇,是因为这里无论是建筑,还是这里的僧徒,无论是这里的艺术,还是这里的传说及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法会,甚至这里的树木,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美丽的艺术享受。还有这里供奉的活佛,更是给人以神秘的猜想。


8月23日下午,我们一行有130多人,乘坐3辆汽车很浩荡地向塔尔寺出发了。因为在来青海前我已经通过网络了解了这里的一些情况,所以更是憧憬着即将看到的一切。一是去那里能不能亲眼看到活佛,二是是否真的有藏族的信徒不惜跋山涉水一路跪拜来这里乞愿?三是塔尔寺和我以前看到的其他寺院比较有什么不同?怀着这些疑问,我终于来到了塔尔寺。


一下汽车,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个白色的佛塔,东西向一字排开,矗立在寺前广场上,听导游介绍,这8个佛塔建于1776年,据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八个塔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而修建的,从东向西分别是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天降塔、息净塔、尊胜塔和涅磐塔。塔上有吉祥如意的图案,上面的经文我完全不懂。


随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时轮塔及小金瓦寺看到了精美的艺术:壁画、堆绣、木刻和酥油花。在宗喀巴大师诞生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据说很多信徒来之后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修行境界,就可以在菩提树的叶子上看到一尊狮子吼佛像,如果能捡到一片叶子,就能够消灾去邪。由于大师诞生地方正在翻修大金瓦殿,虽然翻修工作已经完成,但是要经过很多有修行的活佛或地位很高的经师念经开光才能对游人和信徒开放。我们只好匆匆而过。在塔尔寺有很多的经殿,佛殿,里面多供奉着菩萨、宗喀巴、以及以往的活佛或班禅的雕像,经常可以菩萨和活佛发塑像前看到第10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的相片,导游和很多藏族信徒,都以为他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宗教领袖。


参观完佛教殿堂,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被誉为艺术四绝之一的酥油花馆。酥油花是以酥油为原料制作的艺术品。酥油是牧区人民的常用食品之一,尤其是很多藏民信徒供奉塔尔寺的供品,酥油很难得,据说12斤牛奶才可以提炼一斤酥油。相传酥油花艺术是从西藏传入青海的,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拉萨的八廓角街有酥油灯和酥油花展出,传入塔尔寺也不过数百年的历史。但是塔尔寺的艺僧经过发扬广大,其艺术成就远超过了酥油花的发源地。因为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0℃以下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条件十分艰辛。艺僧们必须穿着厚衣,在寒冷的环境中花费数十日才能完成。这些艺术品以佛教人物为主,衣着华丽,色彩鲜艳,神态各异,每一个都惟妙惟肖,仿佛真人一般。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相信。导游介绍说,每年正月十五举行酥油花展览,届时酥油花就摆放在塔尔寺的广场上,由僧侣们奏起悦耳的佛乐,参观的游客和信徒如潮,多时达10万人之众。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香客参观完后,以前的酥油花就被焚烧掉,因为现在以建成了酥油花馆存放,可以供没有赶上盛会的游客和香客继续膜拜观赏。参观着酥油花馆,我一面感慨,一面想,这些在塔尔寺修炼的艺僧们,他们到底是出于对佛的虔诚才做出如此精湛的艺术,还是处于对艺术的热爱?在枯燥的修炼生活中,能够把修炼的美通过酥油花这一艺术展现出来,也是他们的功德吧?只可惜,这种艺术形式和雕塑绘画不同,因为酥油遇到高温就会融化,所以,无论是神还是艺术本身都要求他们不得不一年又一年的经历磨难重塑心目中的神身。

参观完塔尔寺,我们要求导游带我们去活佛家拜访。但是导游开始答应得很好,但是后来却说去活佛家要带礼品,比如哈达。由于我随身带了一条前一日由土族人敬献的哈达,就问导游行不行。导游说这条哈达太简陋,不能献给活佛,最好去旅游商店买一条贵重些的。很多人开始不愿意买,但是又很想看活佛,最后只好推选一些代表,就有4、5个人买了,我也买了一条哈达,准备由我的儿子献给活佛,先后可以买一些护身符之类的东西,见活佛时可以由他给开光。这里说道哈达,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献哈达是藏区牧民给远方来的尊贵客人的礼节,哈达有几种颜色,最多见的是白色,代表纯洁。我在一些寺殿和一些经幡上也看到了蓝色、黄色的哈达,多是很简陋的那种。没有红色的哈达。问导游为什么没有红色的?而这些修行的僧侣为什么却都身着红色的僧侣服呢?经导游介绍我才明白,原来红色代表着苦难和罪恶。因此,献给尊贵的人的礼物怎么能是代表苦难和罪恶的颜色呢?但是僧侣们修炼时,却愿意把苦难和罪恶留给自己,因为藏传佛教修炼不是为了今世,而是为了来生,今世把苦难和罪恶担在身上,来世一定能够得到幸福甚至成佛。我们带着洁白的哈达来到一座四合院内,经过两道门我们来到活佛待客的东厅,进们一看,一位小活佛端坐在南方的的长凳上,年纪只有8、9岁左右,和我的儿子年纪差不多,他的身边立着一位80岁高龄(也许70多岁,那里的人年纪都看起来偏老)的经师。活佛接受了我们敬献的哈达,又一一回献给拜访给他的客人,虽然我们这些人多是汉族,也有高达50、60左右的专家、教授,但是面对一个8、9岁的被称作活佛的孩子,还是充满了肃敬和虔诚,在接受哈达时还是低下头来。献过哈达,有要求开光的饰物及护身符之类的东西摆放在活佛面前的桌子上。所谓开光,就是活佛对着这些东西念几篇经文。因为活佛的年纪小,可能还在学习中,他把很长的经文默诵出来,经师怕他念错,也随他一同诵经。那声音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我在他念经时默默地想,如果他不是被选作活佛,也许这个时候也和我的儿子一样,应该是在娘怀里撒娇的吧?从活佛的脸上,我也看到了天真和无邪,不然他当他看到和他差不多大年纪的儿子对他敬献哈达时,怎么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孩童才有的小灿烂的笑容呢?据导游后来介绍,这个活佛(我忘记他的法名了)是第9世班禅的经师转世的,在塔尔寺有14位活佛,他们能否成为寺里的主持,还要看他们的修行,只有修行高的活佛才受信徒的爱戴,才能成为寺里的领袖人物。可见,即使是在佛界,也是要经过激烈的淘汰和竞争啊!


从活佛家里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进行跪拜的虔诚的信徒,这个信徒看来已经在这里住很久了,他沿着寺院的周围进行跪拜,磕那种长头,这种磕头的方式也只有在藏区才可以看到,姿势是这样的,先立起,双手合十,拍三下,然后匍匐,双手和身子都伸直,双手向前,头和身子都挨着地面。然后起身,走3步,继续刚才的动作。在我们的要求下,这个信徒给我们示范了一次。通过和他交谈,他来自四川的阿坝,已经徒步长磕去了西藏的拉萨。他是一路这样长磕头才来到塔尔寺的,要磕十万个头才可以进这里的寺院跪拜。看来,做一个虔诚的信徒也不容易啊,从他的前额那厚厚和茧子和他的身前系着的被磨得已经破烂的围裙上,我想他一定是把什么都献给了他心中的佛吧!这样的虔诚,令我震惊!怪不得过去的藏区是政教合一,对于宗教领袖的号召力,任何一个朝代的政治人物都不可小视啊!


其实塔尔寺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介绍,比如他那里的四大学院(扎仓),塔尔寺是青海佛学的最高学府,如果能在10-15年学完规定的五部大论可获得“噶然巴”格西称号,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呢。还有塔尔寺的四大法会。每一次法会都是一次典型的宗教奇观,也是信徒们的节日。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其中的热闹和浓郁的宗教气氛了。


告别了塔尔寺,坐在回西宁的汽车上,我仍然难以平静,我的心还被这浓郁的宗教所包围,在我身边经过的每一个僧侣,年幼的、年长的,都让我浮想连篇。我想,他们生在这里,在这里修炼。因为他们的信仰与我们不同,所以决定了他们别样的人生。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是相通的,就是都在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忍受磨难。不过,我们是为了今生,他们是为了来世。


Google
 
上一篇:兰州旅游攻略
下一篇:魅力兰州 风景与人文融合的特色古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4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2]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3.7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