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大众医养 >>中部康养旅游

西沙群岛
  发表日期:2014年10月4日  共浏览44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景区地址:中国海南省三亚市
联系方式:089-86797923
  •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最佳旅游时节:一年四季皆可
  • 西沙群岛,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其中,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仍深处文革动乱中的中国军队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越军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2012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国家旅游局透露西沙群岛旅游即将对普通游客开放。4月5日,国家旅游局否认发布开放西沙旅游信息。
    景点详情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驻守西沙群岛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女兵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风光

    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俯瞰西沙群岛(7张)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面310km处,主体部分处于北纬15°40'--17°10',东经110°--113°。海底地形为南海北部大陆坡的西沙台阶,是一个水深1500-2000m的高出南海中央深海平原逾的海底高原。西沙群岛珊瑚礁林立,有8座环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滩,干出礁礁体面积共有183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1.6平方公里,礁湖面积1614.8平方公里。环礁和台礁上发育的灰沙岛共有28座,此外东岛环礁还有1座名叫高尖石的早更新世火山角砾岩岛屿。

    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海拔最高(石岛),为唯一胶结成岩的岩石岛(石岛为晚更新世沙丘岩)和唯一非生物成因岛屿(高尖石),且陆西沙群岛地图

    大致以东经112度为界,西沙群岛分为东、西两群,西群为永乐群岛,东群为宣德群岛。西群的永乐群岛包括北礁、永乐环礁、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等5座环礁和中建岛台礁,其中永乐环礁上发育有金银岛、筐仔沙洲、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和广金岛等13个小岛, 盘石屿环礁和中建岛台礁的礁坪上各有1座小岛。东群的宣德群岛包括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等3座环礁和1座暗礁(篙煮滩),其中宣德环礁有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永兴岛和石岛等12个小岛,东岛环礁有东岛和高尖石2个小岛。

    宣德群岛中的宣德环礁和东岛环礁环礁发育不完整,只有少部分礁坪。在西沙礁坪发育较完整的环礁中,永乐环礁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且岛屿众多,礁湖内有大片浅水区域,渔业资源丰富,是西沙重要的渔业基地和渔民居住地。(参考 “西沙群岛考察史”,赵焕庭)

    永兴岛

    位于北纬16°50',东经112°19'。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1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高出海面约5米,最高处8.5米,岛西南有长约870米,宽约100米的沙堤。岛上热带植物茂盛,林木遍布,主要有麻疯桐、椰子树、羊角树等。1949年后,在岛上先后建有办公楼、邮电局、银行、商店、气象台、海洋站、水产站、仓库、发电站、医院等生产和生活设施。岛上还建有环岛公路、机场、码头,有班机、轮船通海南岛。岛上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椰树成行,风光旖旎。每月补给船到达永兴岛的时候,全岛居民都会放假二天,去码头卸鸡、鸭、猪、土豆、黄瓜、邮件等物资,这两天就是岛上的节日,人们都很高兴。守岛官兵每过两年换一批,工作人员则是半年就换一批。岛上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分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岛上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岛上的中心在北京路,人行道旁是整齐的椰树,树下有碧绿的草坪,环境相当整洁。岛上的人文景观有日本人留下的旧炮楼、国民党立的收复纪念碑和人民政府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历史的痕迹被清晰保留了下来。

    西沙群岛风景

    永兴岛经过近30年的建设,永兴岛已经成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岛上建有一条长度为2500米的跑道,使用大量硬性工程塑胶,以备大型军用运输机、预警机、重型战斗机使用。由于土质以珊瑚沙、磷质石灰土为主,地表硬度不足,施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至1982年,从国内运来了含金属材料的混凝土,用于建设800米长的跑道,地下油库等,并以钢板灌注码头。第二阶段至1994年,扩建跑道,在珊瑚礁上灌入水泥。第三阶段至2000年,修建了现代化的大型地下仓库,可储存重型武器和战斗机。

    石岛

    在永兴岛东北,与永兴岛在同一个礁坪上,相距1130米。石岛长375米、宽340米,面积约0.08平方千米,最高处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周围是峭壁。石岛与永兴岛间低潮时可涉水来往。由于高达15.9米,故成宣德环礁中的最有用的了望点。它能观察东西海面上来往的船只,好似永兴岛的桥头堡垒,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此外,在永兴岛西南的浅海上,还有一群沉水滩礁,滩呈西北到东南方向延伸,水深大约为14米。它是构成宣德环瞧南翼的主要滩礁。

    石岛是上升礁构成的岛屿,与永兴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上,接近礁盘东北缘,西南距永兴岛约113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16°51′,东经112°21′;海南渔民称为“小猫注”(相对于永兴岛而言),又因该岛上草丛中多蚱蜢而别名“蚱蜢屿”。石岛南北长约550米,中部宽约30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石岛与永兴岛不仅同处一礁盘之上,而且距离很近,1979年修筑了一条宽3米的石堤连接二岛,低潮时可通车,但二岛在岩性、构造、形态和时代上均有显著差异。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除少数地方覆盖麻枫桐、草海桐等植被外,大部分地方岩石裸露,故名“石岛”。

    七连屿

    原来是永兴岛北边的西沙洲(赵述岛是其一部分)、北岛、中岛、三峙仔、南岛、北沙洲(红草一)、中沙洲(红草二)、南沙洲(红草三)等一列七座小岛和沙洲的合称,不过这几年因为台风的关系,在最南边新形成了两个沙洲--西新沙洲和东新沙洲,它们和上面七个岛洲合称七连屿。当从海南岛来西沙的船只快接近永兴岛时(补给船船速度较快,离永兴岛只有半个小时的距离),首先看到的就是耸立着一座灯塔的七连屿最北端西沙洲上的赵述岛,而七连屿十座岛洲就象十颗璀璨的珍珠如弧线般抛洒在大海里,环绕着永兴岛。七连屿每个岛屿面积约有10个足球场大小,都在海拔高度在三、四米左右,距离永兴岛最近的岛航程只有12公里,渔船1个小时便可抵达。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七连屿至今无人居住。岛上植物均为低矮的草海桐等灌木丛,偶尔会有鸟儿栖息,运气好还可以捡到鸟蛋。有些岛上沙层较厚,沙层内淡水丰富,挖沙掘井便可得甘甜的淡水。

    西沙洲

    西沙洲位于赵述岛西部约3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9′,东经112°13′;海南渔民称之为“船暗尾”(意即赵述岛的尽头),是一座正在扩大中的沙洲,呈椭圆形, 其上白沙一片。由于草木少,白沙反光,故远处可见。在西南角处,还有一小沙洲,近圆形,直径约100米。西沙洲由于沙层较厚、有利于淡水保存,因此,掘此岛可得清泉,又因面向西北,海岸水流甚急。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米,是宣德群岛中的第三大岛。洁白的珊瑚沙遍布岛上,四周礁盘较为宽广,沙洲上厚厚的沙层内含有极其丰富的淡水,历来是渔民补给淡水的地方。附近海域水产资源甚丰,出产海龟、海参、砗磲、马蹄螺等海产品,是海龟繁衍后代的基地之一,也是海南渔民到西沙捕鱼的第一站。沙洲东部礁盘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布着艳丽多姿的各种鹿角珊瑚丛,颇具旅游观赏价值。

    赵述岛

    赵述岛 位于永兴岛的北面,位于北纬16°59'、东经112°16'。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船暗岛”(意为船只天黑后可到此避风歇息),1947年为纪念明代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命名为赵述岛。岛呈琵琶状,即椭圆形连一条170米长的沙嘴,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海拔4.4米,东、北、南三面发育了海滩岩。岛上遍布草海桐等植物,绿树葱茏,利于海鸟栖息,故形成了淡褐色的鸟粪土和成片的硬盘磷质石灰土。岛西端在东北季风影响下,发育了一条长约170米的沙嘴。中西部建有灯塔、瓦房和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海南渔民早就在岛上长期定居和季节性留居。

    四周有沙堤包绕。岛西部有灯塔,高20余米。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粪。缺淡水。赵述岛位于南海。形状近圆形,四周白沙滩环绕,林中有高椰子树(10米),岛长600米,宽300米, 岛呈东北--西南方向延长,面积约为0.19平方公里,为七连岛中第三大岛,高出水面3-4米.岛四周有沙堤,上被一层鸟粪,由于沙层薄又有鸟粪污染,地下水不能饮用。岛西部建有灯塔,高达20多米。赵述岛,又名树岛,因岛上多树得名。

    北岛

    北岛 位于永兴岛北面,西北距赵述岛约2海里,地理坐标16°58′,东经112°19′;岛形狭长,作西北-东南走向,长1500多米,宽约29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又名长峙(峙则是海南岛话的“岛”之意)。高3-4米,四周有沙堤包绕,岛中部为干涸的“泻湖”,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岛上有灌木丛生,亦有鸟粪层,故淡水不可饮用。我国渔民常在这里生产。有临时房屋建筑,并有石砌小庙一座。岛东北面礁盘因受强劲的东北风影响,使海水中含氧量较多,珊瑚礁生长较好,比西南面礁盘为高,低潮时可露出海面,成为水产丰富的地区,它是七连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

    西北部较高,达海拔3~4米;东南部地势低,常为海潮所淹没。北岛为沙堤环绕,堤宽80米上下,由珊瑚贝壳沙屑组成。沙堤之外为礁坪,之内有潟湖干涸所成的洼地,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本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中岛

    中岛位于北岛的东南面0.5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7′,东经112°19′;因介于北岛与南岛之间而得名(1935年),海南渔民称为“石峙”;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岛高海拔约6米,地形周高中低,周围有沙堤环绕,中部泻湖已干枯。沙堤宽约60米,高4米,堤外有礁滩岩发育,中部为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层薄,饮用淡水缺乏,为海龟产卵之地。

    西沙群岛景色

    南岛

    南岛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东经112°20′,也是1935年命名。岛呈长条形,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1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堤高4~5米,中部低洼为小湖;已干涸。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

    北沙洲

    北沙洲在南岛东南1公里处,接近南岛,在北纬16°56′,东经112°20′;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地势低平,大潮时易淹没。洲上有几条沙脊发育,沙体两端在季风影响下顺风向移动,夏季因盛行西南风而伸向东北,冬季则相反。由于沙洲还在成陆阶段,受波浪经常性冲刷,因而地面植被较少,杂草稀疏。白沙耀眼,远处可见。附近礁盘水产丰富。东北面有小海湾。本沙洲有古代小庙保存。

    中沙洲

    中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纬16°56′03",东经112°20′36″;洲形不规则,长约300米,最宽处约80米,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形态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面积时大时小,约有52000平方米。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

    南沙洲

    南沙洲位置最南,为一边长300米的等边三角形的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纬16°55′49″,东经112°20′44";洲呈圆形,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沙洲上潜育磷质石灰土,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 在南沙洲南不到1公里处礁盘上,有两个新沙洲,东边的叫东新沙洲,直径约100米。西边的叫西新沙洲,为一白色小沙滩,由于形成不久,故面积常变,两个沙洲均是1972年20号台风后堆出的。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北纬16°55′,东经112°21′附近,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1983年定名)。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地理坐标北纬16°55′,东经112°21′;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东岛

    是南海诸岛中第二大岛,位于永兴岛东南约60公里处。长约2400米、宽约1000米,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高出海面4~5米。岛的四周有沙堤包绕,地势较高,中间较低,有一凹地,积水成塘。岛上植被繁茂,麻疯桐、椰子树成林。东岛是鸟类最多的岛,主要有鲣鸟、燕鸥、金等,不少地方鸟粪层厚达数米。岛上建有停机坪、导航台、码头、楼房等。东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故名。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以其海鸟众多而闻名于世,人们了称之为“鸟岛”。1981年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东岛树林茂密,原生的麻枫桐树大干壮,枝短叶疏,蔚然成林,是白鲣鸟栖息的主要树木;岛四周遍布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丛,绿茵欲滴;人工种植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批把等等和各类花划更是随处可见。整个岛屿郁郁葱葱,终年常绿,热带海岛型环境异常优美。东岛上生长着很多种类的陆生动物。黄牛、山羊成群,据观察,现存黄牛有十四、五群,约300多头;山羊时有出没。还有野狗、山鸡、野鸭、野猫等等。这些动物都是很多以前我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和生产而放养繁衍下来的。东岛是海鸟的“天堂”。现在鸟类50多种,总数约达五万只。其中白鲣鸟最多,估计超过三万只。这些海鸟在海上觅食时,经常移居其他岛屿,形成所有的岛屿礁滩都有成群海鸟栖息。

    高尖石

    高尖石位于东岛西南约8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5′,东经112°38′, 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一座火山岩岛,由火山碎屑(玻基辉橄岩,含凝灰熔岩,还夹杂生物硬体碎屑)构成。岛呈三角形,长约20米,宽15米左右,立面底宽顶尖,呈四级塔状,高5.2米,四壁陡峭,故海南渔民称为“尖石”,又因远望似船而称之为“石船”、“双帆”,低潮时最低一级台阶露出,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特大高潮时仅顶部3~4平方米露出水面,是宣德群岛中最小的岛屿。高尖石水下3~5米的平台上珊瑚丛生,多姿多彩,成为又一座“海底花园”。

    此外,还有银砾滩、浪花礁、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北边廊、嵩焘滩等7座暗礁(滩),隐没于海水中。

    中建岛

    位于西沙群岛最西南边,是一个在台礁上发育成的沙岛。中建岛,渔民称为螺岛,因为这岛以产马蹄螺出名。位置在西沙群岛最南,又当去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由于1946年中国派军舰“中建号”去接收本岛,才改名为中建岛。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米。全岛海拔不大,平均只有2米,略呈圆形,长1200米,宽1000米。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米,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米;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沙堤受东北季风影响以东北部为高。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挖地2尺即可得淡水。中建岛位位于西沙群岛的最西最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岛被珊瑚、贝壳和白沙覆盖,原无植被。70年代种植了椰子树、枇杷树等。建有4层高的大楼。

    甘泉岛

    位于北纬16°30'、东经111°35',呈椭圆形,长约730米、宽约500米,面积约0.30平方公里,高出海面约8米,四周有沙堤,中间低平。有井2口,水甘甜可饮。岛上有麻疯桐、羊角树。东南侧有浅水码头,可供小船停泊。

    金银岛

    面积0.36平方公里,长约l275米,宽560米,四周沙堤比中部要高2米,中部洼地形成泻湖,有水井数口,水可饮用。沙堤带以东端为广大,且呈尖咀状向东伸延。金银岛实为一小环礁西面礁盘上的一个沙岛,在岛东南有两个小沙洲,西南有3个小沙洲。这个小环礁中部有一浅湖,隔浅湖,东北面礁盘上还有四个沙洲。浅湖并不象羚羊礁那样呈封闭状态,而是有缺在西南面,缺口可入小舟及帆船。低潮时,礁盘水浅,人们可以行走其间。大潮时沙洲每被淹没,因而树木不生,只长耐咸水草。树木只出现在金银岛上,白避霜花与竿海桐丛生,茂密非常,故本岛鸟粪丰富。岛上人工植的海棠树已很高大,树下有水井,井水可供饮用,但味不甘。

    珊瑚岛

    0.31平方公里。岛呈椭圆形,长约900米,宽约450米,最高处约9.1米。岛南有水湾,岛东有旧码头。岛四周沙滩上灌木发育,鸟粪层也多,为永乐群岛最丰磷矿岛之一。鸟粪层的存在表示昔日这里林木众多。岛上还有人工种值的木麻黄、椰树等,中部有水井一口,在椰树旁,水甘清可饮,而西部井水受鸟粪污染,有臭味,不能饮用。本岛早为我国人民所开发,今天在岛上各处均有清代瓷器发现,且多日常用器,如青釉瓷碗、杯等。建筑物有小庙一间,在岛西南端,乃1934年珠海潭门渔民们建立,内有石神像一具。珊瑚岛:位于甘泉岛东北约4公里处,是永乐群岛中最高的岛屿。岛上建有气象站,岛南面的礁坪上开有航道,供小船停泊。

    全富岛

    0.02平方公里。全富岛是因为岛区水产丰富而得名:这里珊瑚礁区生物种类丰富,如浅水造礁珊瑚一项,即有56种之多。但是岛屿面积小,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40米。沙堤不宽,因此,本岛淡水含量也不多。北面沙堤最高,岛南较不明显。本岛海滩岩发育不坚固,可是已能保护沙堤,使沙堤固定。洼地出现在岛的南部,高潮时还可以被海水淹没。本岛地势不高,沙脊出水时也只有l米左右。因而常被人们认为是刚刚出水的新沙洲。其实岛屿早在清代已成。台风时,岛形仍可变化。

    晋卿岛

    0.21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岛。环岛有海滩岩发育,沙堤高出海面3-5米。岛呈椭圆形,长950米,最阔处约420米,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岛。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岛上沙堤到中部干泻湖低地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丛林,步行困难,土质亦为鸟粪土。据清末文献记载,这里曾有数丈高(约10米)的树木,树干大可合抱,枝叶纷张,岛上海鸥甚多,土质黑色。而今天岛上林木已不及前高大,海鸟已去,土质表层为近期堆积的白沙,沙层下20-40厘米,才见棕色鸟粪土层。由于沙层浅,又多鸟粪,使本岛甘泉甚少。本岛有渔民小庙两间,一庙上刻“有求必应”字样。岛东南角沙堤顶部深l米处白沙层中1974年曾掘到宋钱一枚,上有“圣宋元宝”字样。这枚小平钱是北宋微宗靖国元年铸的。据此,可知距海约30米的沙堤在近l,000年来已增高l米。晋卿岛礁盘大,以产海龟出名,龟门集中于岛的西岸。此外,这里还有海参场,值于岛北礁盘上。由于礁盘外缘沟谷系统发育,故小舟入岛方便。礁盘槽沟,可利用来开辟深水道,兴建码头。

    西沙群岛美丽的椰树

    琛航岛

    面积约0.43平方公里, 它是纪念清末到此的“琛航舰”而得名。它也是中部凹陷,四周沙堤包绕的岛屿,呈弯曲三角形。岛中部平坦,四周砾堤包绕着的浅湖有两个,岛中部挖有水并,但不能饮用。 目前浅湖已填平,但是部分仍有积水,夏天为蚊虫滋生场所,湖区鸟粪层厚,松软易陷。因为包绕泻湖的堤围是由珊瑚砾所成,透水性强,故涨潮时,海水可渗入浅湖中,使湖水变咸。今天湖边砾堤仍然低矮,高度才2米,特大台风即可掀起巨浪,打开砾堤,形成缺口。岛西北角和东北角曾有渔民建立小石庙2座,今已拆去。但由西北小庙中供奉的明龙泉窑观音像,可知明代已有渔民来此捕鱼。岛中部的两个浅湖,在西的较大,呈圆形,直径约200多米,在东的较小,呈长形,长约80米,二者为一低沙堤所分隔。环岛沙堤以东南方为最高大,共有3到8条,且由沙堤渐变为砾提,条数较多,但短而时断时续。沙堤上的植被以羊角树群丛为主,茂密难以穿道,低地井边有渔民种下的椰子树一株,高20米。羊角林中有藤本植物攀援其上,如海滨牵牛花等。由于本岛面积大,又有较好航道,且又是宣德群岛和本岛的交通中心,位置十分重要。曾一再为外国入侵者所侵占,1932年年法国曾派乓登陆,1956年南越派军队占领。1974年1月我自卫还击,收回该岛,牺牲多人,现建有烈士纪念碑在岛上以兹纪念。琛航岛、珊瑚岛位于西沙永兴岛西南约40海里的永乐环礁上,西侧为繁忙的南洋航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该环礁海域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又是船只停泊和避风的好场所。为了方便过往船只及驻岛官兵对外通信联络,中国移动海南公司投以巨资,在珊瑚岛、琛航岛上建设移动通信基站。

    广金岛

    在琛航岛礁盘上的另一个小岛,乃纪念清末巡海到此的“广金舰”得名。面积很小,有沙嘴和琛航岛相连。低潮可涉水而过。两岛之间的距离只有370米。广金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基本部分仍有海滩岩保护。

    鸭公屿

    鸭公岛:在广阔森屏滩礁盘东南侧,有一巨大点礁形成的小岛即鸭公屿。岛屿多由礁块构成,上生有少数草本植物。岛发育在点礁上,岛四周即为深水区。这种礁体是在泻湖中各自孤立生长的,尤其在“门”的通路上最易形成,因为在“门” 附近潮流急,风浪大,外海或泻湖内的浮游生物送来亦多。有利于礁头的生长和合并,并形成小岛。鸭公岛即正当银屿门区。岛屿呈新月形,体现出东北风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鸭公岛在全富岛东3公里处,礁石外水颇深,又无广大礁盘,故水产较少水产以贝类为主,南海特产马蹄螺即产于本岛。该岛因人迹罕到,故有海鸟栖息。但该岛无林木和沙地,故海鸟不能常来,只成为海鸟的季节性栖息地。

    羚羊礁

    羚羊礁是永乐环礁西南角上的一个小环礁。这座小环礁礁盘也很大,并且退潮时大部分可以出露水面。这座小环礁形状呈三角形,没有出海通路。属于封闭性环礁。礁盘东南有沙洲发育,非特大潮不淹没,为白色珊瑚沙堆成,高出水面约2米。

    北礁

    位于西沙群岛最北侧,为椭圆形的环礁,泻湖地形起伏,其中点礁和小沙脊较多,西南边有一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北礁附近浪大流急,暗礁隐伏水下,历为航海多事之地。中国政府于1979年在北礁、浪花礁建成两座高9米的灯桩,指示航行。礁盘上有不少珊瑚礁高出水面,使浪花带明显,风力弱时,2--3海里之外仍可闻浪击声。退潮时礁盘上有沙滩出露水面。环礁口门也多开于西面,即因西南风两流强盛所致。 “门”宽30米,小舟(10吨小船)可行。浅湖水深在18-36米不等。

    盘石屿

    0.40平方公里, 位于华光礁的东南。这也是一个环礁,但是由于礁盘上已有沙洲发育,放称“屿”了。它面积较小,长度约10公里。礁盘发育,退潮时可以微露出水,涨潮时则淹没,浪花带明显,“门”在西南角, 10 吨小船可以驶入,浅湖内有礁头发育,水深在15米以内。礁盘西部有小沙洲发育, 目前高只有2.5米,强台风过境(10 级)时,即被淹没,故不生树木。挖沙2尺,可得淡水,略带咸味,勉强可饮,更深则盐分增加,不能饮用。沙洲上时有草生长,但台风一过,沙洲变形,草便不见了。

    玉琢礁

    位于永乐群岛东南部,这个环礁也已有广大礁盘发育,因此,礁缘浪花带明显,并且礁盘上也有各种块状珊瑚块,并且有2-3个礁块可以露出水面。环礁内浅湖水深在40米以内。门在北侧,可航30吨以下水船。环礁外侧水深即变大。

    华光礁

    这是一个较大的环礁,位于永乐群岛之南。华光礁东西长3l公里,南北宽l2公里。它发育较完整,只有南北两门与海相通。南门当西南风,口门大,可进100吨船;北门小,只能进几十吨级小船。但门的两侧礁头多,不利航行。华光环礁虽有广大礁盘形成,但仍未有洲、岛发育,只有巨大块状珊瑚礁(如脑纹珊瑚等),能在礁盘上高出水面l米多,表示礁盘位置所在。环绕礁盘的浪花带很明显,退潮时整个礁盘可以出露海面,环礁浅湖水深在50-72米。

    浪花礁

    浪花礁位于西沙群岛东岛环礁之南,它是一个完整的环礁。礁盘广大,并有沙洲发育。沙洲涨潮时掩没,退潮时可见,还处于水下沙洲阶段。礁盘上也有些巨大礁块,涨潮时仍可出水,由于本环礁偏近东方,为航道所经,故有船毁于此,如1881年6月英船EISKE号即于此触礁沉没,现沉船仍可见。浅湖水色青绿,因湖水浅(深10米以内)且多礁头之故。礁盘接近海面,故浪花带明显,故称“浪花礁”。西南和西北面各有一“门”,西南“门”可入40吨船。礁盘区亦为西沙主要水产区。海龟、海参丰富。由于这里风紧流急,又当航道,近年建立灯桩,高达9米,单闪白光,以保航行安全。

    银砾滩

    它最浅处只有ll米,长62公里,宽3公里。四周有明显的陡坡,在不到100米深的浅海上突起。

    宣德环礁的北翼和东北翼是“七连屿",北冀的西沙洲到赵述岛, 同在一大礁盘之上, 东北翼的北岛到新沙洲共有三个小岛和三个沙洲亦位于同一大礁盘上。两礁盘之间为一缺口,称“赵述门"。

    银屿仔

    银[1]屿仔,西沙群岛岛礁之一,是永乐群岛永乐环礁上的一个岛屿。位于北纬16°35′、东经112°42′,。 在石屿门北岸的广大礁盘上,与银屿同一礁盘,两者相距约600米。我国渔民向称“银屿峙”。

    银屿仔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一座小沙洲,覆盖着珊瑚沙,大潮时常被淹没,地面未长草木。据说是由于清代在这里拾获许多银而得名,还有一说是清未有沉船在此留有银而得名。

    赵述门

    赵述门是把七连岛礁盘截成两块的门,宽约l260米,最浅处只有4米,深处不足10米。门内水流甚急、这是由于:产环礁内湖和外海有一定高差之故,一般300吨船可通过。门外水深在100米以上,而内湖水深为58米。

    红草门

    在七连屿和永兴岛之间,此门宽广而深,宽处达 6000--8000米, 水深在60--100米,门外水深在l20米以上,而内湖水深在47--49米之间。由于门的附近没有断裂存在,故这个门应是地壳略作下沉而成。

    西沙群岛一景

    老粗门

    珊瑚岛和甘泉岛之间的通海水道叫老粗门,因珊瑚岛土名老粗岛而得名。珊瑚岛历来都是永乐群岛的重要岛屿,由海南岛来的船只都 是先到这个岛,然后由老粗门进入水乐群岛的。老粗门是一条宽广的水道,宽达2,400米,水深有些地方在2米以内,深处可达45米。其底部为珊瑚碎屑,少见活珊瑚生长。这里西南海流冲击力较强大,是维持水道广阔的原因。

    全富门

    全富岛和珊瑚岛之间的水道称全富门。全富即是说这里物产丰富,来此可以变富之故。一说是这里沉船多,来此可获财富得名。其实这里也是靠南海航路东侧,为主要航道,故来往船只多,在此遇难的也多。水道中少珊瑚礁头(即礁墩)发育,多为沙底,西南潮流又大,门宽达3,000米,深20米以上,有利于船舶出入。

    银屿门

    在银屿和全富岛间的水道,称为银屿门,这条水道较差,深5至20米,宽度在l,200米以上。水浅并有礁墩发育。

    石屿门

    石屿门指石屿和银屿之间的水道。宽度在1,500米以上,正当东北季风吹拂,风急流紧,水道浅,深5-16米,礁头较多、不利航行。

    晋卿门

    在琛航岛和晋卿岛之间,也以深广为特色,故成为浅湖外通重要 西沙群岛-永兴岛航道,目前和宣德群岛交通船只多经由此,而入湖作业渔船也以此为主要航道。本航道宽2000米。深达40--50米,以沙底为主,故水道不致因珊瑚生长而淤塞。但退潮急流能把浅湖中珊瑚块带入水道中,这是泻湖海面在退潮时高于外海海面之故。

    甘泉门

    在甘泉岛和羚羊礁之间的门,称为甘泉门。门的一侧为岛一侧为礁。故门的形态不明显。本门受西南流影响大,水道深宽,最狭处也宽l,000米水深在20米以上,对航行有利。此外,广金岛和筐仔沙洲之间亦有一门和外海相通。

    西沙群岛--华光礁和盘石屿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岛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光极为旖旎。

    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历史的沧桑演变,从日本人的旧炮楼,到国民政府海军的收复纪念碑,直到今天中国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无一不带有历史的印记,追昔抚今,让人不禁产生一缕缕幽古思今之情……

    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独具热带风情特色的岛屿风光:海水是如此的清澈幽蓝,以致整个海面看起来就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在舒展运动。置身在这蓝蓝的浓色中间,陶醉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那造型奇特、陡峭壮观的珊瑚礁林,更是诉说着千万年的风光。无数次风雨的洗礼,使它们看起来有的如惊鹿回眸,有的象仙人指路,有的似一唱雄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西沙群岛-永乐环礁

    在这里,你还可以观看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也可以伴夕阳走进那充满着情和爱的"将军林",感受共和国领导人对西沙的关怀……

    在西沙永兴岛的西南方,有7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连在一起,它们名字叫七连屿。这七个小岛犹如七颗珍珠撒落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璀璨亮丽。 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在洁白绵绵的沙滩上,凭海临风,会让你忘却都市的烦恼,溶进这静谧安详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海水晶莹剔透,潜入水中,能带你进入一个平生难得见到的神秘空间。一丛丛、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覆盖着整个海底:有的金黄、有的雪白、有的鲜红,很是惹人喜爱。与五光十色的鱼儿共舞,此惬意平生能有几回? 在小岛上观看日落,更能撩起游人的情趣: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汇成美丽的风景画,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随着海、陆、空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游览南海诸岛风光的愿望不久将会得到实现。

    注意事项
      1、去西沙是一次较为独特的旅行,首先要先作好充足的准备,买足食物装进包里,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对吃的方面要求不能高。在西沙可以吃到各种海鲜,但是当地吃的蔬菜大都是补给船从海南运过去的。  
      2、西沙工委招待所里有三餐供应,但是要注意,不要错过开饭时间,岛上每天早晨7点早餐,11点中餐,下午5点晚餐。
      3、当地的青口螺和油炸海鲤鱼都是上等的美味,如果和当地人的关系熟了,他们还会拿出山兰米酒和空心菜来招待客人。

  • Google
     
    上一篇:山村晨色
    下一篇:日月湾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49.21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