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在市中心长大,对古老的镇子是什么样子,也只是在旅游中体会了一点点,可我知道,那些展现在游客面前的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古镇模样了,更多的是迎合商业意味的元素。 前日,在电视中看到一条有关古镇保护重建的地方新闻,说是要保护荣巷古镇,我心里就在想,一座原生态的古镇就快又要从我的眼前消失了,虽然,我不曾见过它几十年上百年前是什么样,但目前的模样在未开发之前,我还是来得及去看一眼的,拍些相片留给我的后人,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家乡的古镇。
一路问着来到了古镇的所在地,它已处在繁华的大马路边,周围都是新村的高楼,要不了多久,要不是为保护开发旅游之需,我想,它也就是哪个房地产开发商的馕中之物了。
走近它,古镇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破败和杂乱无章,绝大多数房屋已不再是砖木结构老房子,早已被旧屋的后人改了样,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钢筋结构的建筑,而且,最为可惜的是,这些重新翻修的房子改变了古镇原有的布局,使的古镇看上去不伦不类。
幽幽的小巷不再,门楼,墙洞,阶梯,石板小路,黑山墙都已消失在岁月的变迁之中。唯一还留有一点点古老印痕的就是那条老街。
街面上还保留有几家老店面,最为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重新见到了小时候的理发店和箍桶店,要不是今天在此见到,我可能再也不会想起还有这二个行当。店内的摆设全是老的,就象老照片重放。
理发店里依旧有中年男子在理发,刮脸,师傅也是中年人。我想,这样的老式理发店也只有那些念旧的中老年人才会来此理发了。顾客身下的理发椅也是老古董了,在市面上还真是看不到。
要说箍桶店,那恐怕没几个年轻人能知道是什么样的行当了。店门外凉着刷了桐油发亮的木桶,店内堆着铁箍、澡盆、木桶等早已在家家户户消失的小物件,师傅正蹲着在吃早餐,也是老街上小食铺送上门的早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