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江南人并不一定真正懂得江南,而一个异乡人也不见得不懂江南。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如今春暖花开,阳光正好,不如选择下江南看尽繁华,再寻一味软糯甘香的桂花糖藕,寻回失落已久的江南精神。
鲁迅曾说:“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但小气”、“满洲人住江南三百年,连马都不会骑了,整天坐茶馆。”天堂胜景、世外桃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遍地绮罗,盈耳丝竹……不难读出,江南的风情是阴柔、清秀的,在这样地理气候环境中诞生的江南文化,恐怕是筑不起套马汉子式的威武雄壮,比起北国“骏马秋风”的阔大气象,江南的“春花秋月、温润如玉”显得纤细婉转。正因如此,造就了江南文化“诗性”的表达方式,也造就了婉转内敛的江南气韵。
同里精气神——三桥
江南古镇的桥,似乎骨子里就传承着一种文化和精神,横跨在同里人的脑中。如果江南因灵动的水而赋予生命,那么江南的桥就是它的魂儿。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以“水乡古桥”著称。众多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密集于此。静卧在同里的三座古桥分别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三桥呈“品”字形排列。
水乡的精灵——手摇船
手摇船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象征,不同于乌镇西塘的乌篷船,同里的手摇船在船娘的歌声中似乎多了份柔美,湖边丝竹悦耳,船娘歌声由远及近,江南水巷给了水乡精灵鱼贯和穿梭的空间。坐在手摇船上细细品味,岸边风景霎时灵动起来,这种灵动仿佛又多了层时间上的静止,因为你的心会随之沉静。

乡野的气韵——印花布
轻软飘逸的印花布,是江南最普遍的布料。仿佛江南女子第二层皮肤,与同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绿柳红桃,以及淡淡的茶烟袅袅,轻轻的余音绕梁,这构成的江南水乡特有的独特风韵。
消失的精致——油纸伞
油纸伞,只有在江南才有韵味。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伞,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走在刚刚被烟雨雾气打湿的石板街上,油纸伞是诗人笔下丁香姑娘的手中物,是丁香一样的姑娘诗意的气息和精致的形象的化身。

且留香茗一杯——同里茶社
好像每一个真性情的北方人,都有一个一生也抹不去的江南梦。在一个茶人的江南梦里,一定少不了豆花香。为了慰藉自己的江南梦,也总不忘在春日里去江南问茶。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因水而不俗。因为水,同里人喝茶的习惯也比其他古镇浓,不知是山水成全了这里的茶,还是这里的茶成全了这里的人,凡到了同里的人,都不忘来一壶茶,抿上一口,绿藻一样潜入你心,无论喝出什么味道,都是江南味。边饮边幻想自己变成深山幽谷间种梅养鹤的散逸隐士,那隐约心曲,同里是能够读懂的。

同里特色游玩路线推荐
纯正水乡品味游
上午:东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乘坐游览车古镇区经退思广场退思园(世界文化遗产)——游船码头乘坐摇橹船经得春桥历史文物陈列馆(体验同里深厚文化底蕴)经石皮弄——珍珠塔景点(御史府第)——松石悟园(欣赏松屏石画)
中午:中餐(古镇区特色餐馆、沿河民间小吃)
下午:三桥景区(欣赏水乡风情)——崇本堂(商贾大户)——嘉荫堂(书香门第)百米廊屋耕乐堂(欣赏明式宅第园林)南埭街南园茶楼——(品茗、听曲)东埭街明清街(体验购物乐趣)、退思广场乘坐游览车至码头乘游船罗星洲(佛教圣地)乘坐游览车返回东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

小资一派发呆游
古镇有着千年文化的沉淀,当历史与现代相结合,那就成了小资群体的最爱了,因为他们喜欢天马行空,喜欢自由散漫。在如今的同里古镇,入驻了静态酒吧、书吧、咖啡厅等商家,俨然已成为了发呆胜地。
上午:illy咖啡小坐→退思园→园冶新解午餐→园冶看书
下午:嘻哈壹笑堂听相声→崇本堂咖啡猫赏河景
晚:同川书场、小时光咖啡馆观水墨同里演出

文艺青年清新游
如果没有文艺青年,就不会有猫空,如果没有文艺青年,就不会有苏州评弹的再次兴起,同川书场每天有评弹票友进行表演,喜爱评弹的您也可以登台表演,与老师们交流学习心得。如果你是文艺青年,就一定要去下面的地方。
上午:退思园→猫的天空之城→同里三桥(长庆、吉利、太平)→耕乐堂
下午:同川书场→耕乐堂→船码头酒吧→观水墨同里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