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南地区 >>云南大理 >>大理旅游攻略

在大理
  发表日期:2014年3月9日  共浏览512 次   出处:驴评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大理大理3天,没单反,没取景框,没任何不必要的负担,甚至连摄像机都不太常拿出来。这3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走路就走路,想骑车就骑车,想晒太阳就晒太阳,想吃米线就吃米线,没有束缚地休息,自由自在地闲逛。早上,睡到自然醒,通常是7点半到8点之间,屋外没有乱七八糟的狗叫,只有偶尔一两声八哥唱歌,客栈老板养的。朝阳的屋子一点不冷,透过扎染花布的窗帘,知道今天还是晴。出门,有点凉。这时候西南的云贵高原还是大清早,月亮挂在淡蓝的天空上,前方的苍山之颠有一抹橘黄色:太阳也才刚爬起来。村民们在一条沟渠边洗菜,旁边就是2个露天早点摊。我凑过去看,一个卖烧饵块,一个卖稀豆粉,都是当地早点。出门在外,我最愿意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品尝当地食物,除非是太油或太辣的东西,一般我都能乐享其中。烧饵块类似上海的粢饭,但外面包裹的那层是白米浆做成的方形薄片,放在碳火上烤熟后抹上咸酱或辣酱再裹上油条。稀豆粉是豌豆做的,半流质状,有点类似小时候自制的糨糊,绿豆糕那样的暗黄绿色,热气腾腾,微咸,暖胃又营养。我坐在小板凳上,吃着烧饵块,喝着稀豆粉,望着路上的野眼(上海话,到处瞎看的意思)。早点摊上我是第一个游客,有的游客看到我,也会饶有兴趣的凑过来看看,多半也会买了尝试,我简直成了活广告。吃饱喝足,在古城里闲逛,把头天没走到的街道挨个走一遍。烤乳扇在10年前跟团来云南旅游时吃过,那时觉得很寡味,现在吃却觉得香。胡乱走进一条闹哄哄的路,基本是当地居民买水果和日常用品的地方,也能见到一些常驻的“外来人员”,他们中间应该有开客栈的老板,卖手工艺品的妹子,等等。他们的打扮和当地人很不同,容易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辨别出来。走久了,有些累了,回客栈。正好是午饭时间,在路过的米线店里简单地解决了肚子。虽然是简单的米线,浇头也只是粑肉(烧得很酥烂的腱子肉)和油渣肉,但味道绝对不简单。汤头很鲜,是肉汤或高汤吊的,没有味精,米线或爽滑或软糯,很好吃。吃过这样的米粉,对上海酱油汤拌的米粉再无任何欲望。饭吃好,困高(上海话,睡觉)。朝南的客栈暖和的很,老板养的八哥好象也睡了,整个小院里只剩安静了。可我就是睡不着。看看电视,假寐,慢悠悠的到了三点。慢悠悠起床,慢悠悠地原路晃出去。下午的人民路,早上卖菜的摊子已经散了。路上的人基本由三部分组成:游客,居民,练摊的年轻人,艺人,各色老板。来大理之前就从豆瓣上知道,有很多外地人在那里开客栈、咖啡馆、饭馆什么的,也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在那里暂时安家,为了补贴生计往往会摆摊卖些自己做的小手工。后三类人在人民路都能看到。不宽的小路上,放眼望去,店门口一溜地摊,摊主以女孩子居多,大多穿着宽大的棉麻布衣,麻花辫或批肩长发什么的,总之你心里的小资+文艺青年是什么样的,他们就是什么样的。卖的多是些自己编织的手链项链、自己画的明信片什么的,价格也基本不比淘宝上的便宜。这些练摊的年轻人里还有个把男女老外,也都年轻。不象别的摊子都是几个女孩子扎堆一起边做边卖边说笑,女老外就一人,手指翻飞地编织着项链;男老外则一脸愁模样地混迹于一帮中国女孩里,估计在为自己下一站的路费担心吧。艺人,基本就是弹唱和击鼓的,白天基本只是抱着乐器坐着。我猜非洲人死也想不到,他们的鼓怎么就走遍中国了呢?不光大理,凡冠有古城、古镇头衔的地方,总有个把小店里,坐着那么一个满脸写着文艺的小青年,边低头沉思边把手里的非洲鼓拍出七零八落的声音。还有卖围巾的小店,旦凡有手工织布机一台,就必有非洲鼓一只。好象只有非洲鼓能表达朴素原始粗犷的概念,好象九州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民间乐器都不是乐器。文艺小青年嘴里呻吟的所谓忧伤苦痛都是意淫出来的,一个真正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绝不会时时卖弄自己的过往。我也不喜欢自诩小资之人,享受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上愉快过程的结合,是很自我的感受,没必要刻意炫耀。老板们,基本都是外地人。唉,大理本地的人都去了哪里了呢,这原本是大理自己的地方,却被那么多外乡人占据了,听着满大街不是云南话的老板们的聊天,我想想这里总有一天会和张家界、丽江什么的没有两样了。不管怎样,大理这么好的阳光总是要享受的,这也是我特意回家午休再出来的原因。人民路的白天总体还算安静,不象隔壁几条主流商业街整天人头撺动。随便找个小店买点喝的,在门口就坐下了。太阳厉害啊,只能背对着它坐,不然会变成红薯干。一月的太阳,晒在我穿着毛衣的背上,居然还是有热辣的感觉。那热直直穿透五脏六腑,舒服,真舒服。这时候要是有一把躺椅,我能直接在路边睡着了。人民路的好处就是,虽然安静,但街上总还有些路人可以让坐着发呆的人望望野眼,但又不至于多到晃来晃去的让人看了心烦。也就是说,我坐在那里,差不多每隔个几分钟能看见几张新面孔或几条狗儿走过去。大理古城还有一个好,那就是很少有店铺放震耳欲聋的音乐招徕生意,耳根清净了人也觉得舒畅。晒够了继续逛,然后天暗了,再找个地方吃米粉,然后回客栈。经过人民路,这条暂时不被宠爱的小路没有路灯,夜色里,年轻人点着LED、蜷缩在一月凉凉的晚风里,继续编制着白天没有卖完的梦。

Google
 
上一篇:大理,好风光
下一篇:游大理,不可不做的几件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7.6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