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南地区 >>四川阿坝 >>阿坝旅游攻略

春风梨花川西
  发表日期:2014年3月9日  共浏览490 次   出处:驴评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春风梨花川西
钱塘老衲

一直向往着去川西,去看看四姑娘山、丹巴美人和金川梨花,更对色达五明佛学院和天葬仪式充满了想象。

2011年,我们10位友人商定在3月26日—4月4日,当春风荡漾、梨花盛开的时候,走走川西藏地。

预订了杭州往返成都的特价机票。

接着是确认包车:联系的是成都双流的司机杨胜军师傅,网名驾驭川藏线。我曾经在08年走川藏南线时坐过他的的车,觉得他性格稳重,驾驶技术娴熟,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好司机。

包车约定:

路线:双流—日隆—中路—甲居—金川—色达—炉霍—新都桥—成都。

时间:3.27—4.3,一共8天。

包车费用: 5座越野(含司机),900元/天,计7200元;7座面包(含司机),900元/天,计7200元;两车合计14400元。费用包含了以上行程所需的汽油费、过桥过路费、停车费和乘员保险等。我们另外需要负责司机的食宿费用。

免费接送成都双流机场。

3.26杭州—成都双流机场—双流县城

13:15武林门坐民航大巴去萧山机场,车票20元。

16:45杭州—成都,东航MU5434,预定飞行时间 15:55—18:50,因空中管制,延误至16:45起飞。票价480+机建50+燃油70+保险20=总价620元。

19:40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杨师傅和他请的另一位包车司机廖师傅已在停车场久候。

21:00入住双流县城石榴香商务酒店,标间90元//2人。

这家酒店是委托杨师傅预订的。成都正在开糖酒会,住宿紧张,价格飞涨,平时100元的标间就敢要360元。情急之下,想出个改在双流县城住宿的办法。不但价格便宜,正好杨师傅家也在双流,明天直接从双流出发,不用再进出成都市区了。

预付包车费用1200元。

21:30放下行李,马上去著名的双流老妈兔头店晚餐:五香兔头10个50元、玉米粥10碗5元、冒蔬菜10元、冒粉10元、冒猪血10元、冒鸭掌15元,实收95元/10人。

双流老妈兔头名声在外,分店一直开到京城,时间已近晚上10点,照样生意兴隆。老妈兔头据说有镇店三宝:兔头、冒菜和水饺。我们慕名要了兔头和冒菜,不过老实说,按我们的口味,这个老妈兔头不吃也罢,那些冒菜更是不敢恭维,除了麻辣,再没有其他感觉。

门口甜糯玉米10个,30元/10人。

22:30回到宾馆。

今日个人消费:1898元。其中:交通1840元;住宿45元;餐饮13元。

3.27双流—映秀—卧龙—巴郎山—猫鼻梁—日隆镇

今天,川西之旅正式启动。杨师傅廖师傅早早来到了石榴香酒店。

08:00路边店早餐:小笼包子、稀饭、鸡蛋,自付6元。驾驶员早餐14元/10人。

08:15出发,取道都江堰往日隆。

11:00映秀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映秀镇位于震中,损失惨重。映秀中学现在被辟为5.12地震纪念馆,保留着触目惊心的地震现场:几被夷平的教学楼,倾斜挣扎的学生宿舍,死死指向毁灭时刻的5.12钟摆,都在哭诉着这一场大灾难带给人类的痛楚。
我们后来才得知,站在一边默不作声的司机廖师傅,他那可爱的11岁的女儿,都江堰市新建小学的学生,就是被这场恐怖的大地震夺去了生命。廖师傅和再婚的妻子至今没有怀上孩子,虽经国家承担医疗费用,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努力诊治,终难遂愿。难道,失独的悲苦将伴随廖师傅夫妇终身吗?

离开映秀镇不远,我们瞻仰了陆军航空兵某部在执行地震救援任务中失事牺牲的指战员的纪念碑。让我们记住这些英烈的名字,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机械师陈林和二级士官张鹏。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路过卧龙熊猫基地,大门紧闭。地震发生后,国宝大熊猫已紧急迁往雅安碧峰峡。高处望进去,卧龙基地空空荡荡,一片冷清凄凉。

13:00卧龙沙湾四友饭店午餐:肘子汤锅60元、萝卜牦牛肉35元、熊掌豆腐25元、干煸豆角10元、炒野笋25元、洋葱肉丝35元、酸菜芸豆25元、蒜苗腊肉35元、送四川泡菜、饭36元,实收280元/10人。

四友饭店没有菜单,几次问价都不吭声。我们没有问清菜价就先点菜动筷,结账时,被饭店老板温柔一刀。

13:45餐毕,出发。

15:15巴郎山。

垭口海拔4523米,矗立着巴郎山----熊猫王国之巅字样的巨碑。遥望四周,白雪覆盖着起伏的山峦,公路成了雪地里一圈圈黑色的细线。垭口寒风凛冽,空气稀薄。人稍微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几位队友已经有头痛的感觉。高原反应来了。
16:20来到观赏四姑娘山全景的绝佳之处猫鼻梁。

四姑娘山是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她们从北到南一字排开,从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海拔高度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老幺四姑娘为蜀中第二高峰,她身材苗条,姿容俊秀,与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遥遥相对,素有“蜀山之后”的美誉。

就在前几天,巴郎山漫天大雪,汽车无法通过。此刻,雪后初霁,艳阳高照,四位姐妹在我们面前含羞而立,冰清玉洁的俏丽面容触手可及。
16:40入住日隆镇邓园山庄,标间60元/2人。

房间在3楼,大家空着手上楼,步履沉重,搬运行李就只有拜托老板邓老大了。

晚饭前,随意逛逛日隆镇的“长安大街”,10分钟,不用再多时间了,我就从大街的这头逛到了那头。

18:50邓园山庄晚餐:土豆丝10元、炒青菜10元、炒大白菜10、红烧豆腐15元、蕃茄炒蛋15元、木耳肉片20元、炒菌菇25元、回锅肉25元、饭10元,实收140元/10人。

19:20回房间。

房间里出奇的冷,幸好有电热毯,早早上床。高原反应大举来袭,大多数队友都受到侵扰。有的人头痛欲裂,噁心想吐;有的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今日个人消费:80元。其中:住宿30元;餐饮50元。

3.28日隆—四姑娘山双桥沟—小金县城—丹巴中路

清早,大家起床来到走廊上,互诉昨晚的悲惨经历。3200米,一个不算太高的高度,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08:00邓园山庄早餐:汤面每碗10元,12碗,实收120元/10人。

08:30出发,今天的目标是四姑娘山双桥沟和丹巴县中路藏寨。

08:45四姑娘山双桥沟。

四姑娘山风景区有三条沟,海子沟、长坪沟和双桥沟。双桥沟全长30多公里,是唯一通公路的一条沟。据说也是三条沟中,景色最为集中、迷人的。沟口有两座桥,一座叫杨柳桥,一座叫红杉桥,因而得名双桥沟。

时值淡季,门票由旺季时的80元下调到50元,景区环保车80元,合计 130元。

没有其他客人,景区车成了我们的专车,先后在沙棘林、牛棚子、布达拉峰和盆景滩四处停留。

沟内两侧山峰银光闪闪,山坡上堆满厚厚的积雪,路边的湖面结着薄冰,一派“红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模样。

盆景滩,浸润着数以千百计的沙棘树,或舒展大方,或诡异奇特,千姿百态,各具奇趣。

布达拉峰,车行最尽处。一长排木栅栏,无言地站在雪原里,远处民舍隐约可见。向阳的山坡上,散落着刻有嗡嘛呢呗咪哄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山腰上,肃立着一尊庄严的白塔。我凝视着那座据说是神似布达拉宫的雪峰,尽量努力地想象将二者联系起来。
12:00大门口换车,出发。

途径达维,有一座高大的红军长征第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连同下方沃日河上的小木桥,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00小金县城九寨饭庄午餐:青笋烧鸡50元、木耳肉丝15元、芹菜肉丝15元、鱼香茄子10元、干煸苦瓜8元、三鲜豆腐15元、烂肉粉条15元、炒菠菜8元、炒土豆丝8元、饭24元、餐具12元,实收180元/10人。
餐后如厕,找到了县人武部。一进大门,“军事重地,闲人莫入,”八个方桌般的大字直扑眼帘。不大的县人武部竟成了军事重地,不免让人联想到藏区维稳形势的严峻。

13:45餐毕,出发。

15:30中路藏寨,门票20元。

入住预定的东坡藏寨,四人套间,含早晚两餐,每人60元,免1驾驶员费用。四人套间,有里外2个房间,各房间内有2张藏式风格的单人床,两房中间有1个卫生间。实收660元/10人。

主人桑丹老师,中央美院的高材生,画家,网上名气可谓是如雷贯耳。东坡,藏族帅哥,桑丹的女婿。我联系住宿时,接电话的是东坡;住在这里,看到的也是东坡;连旅舍的名字也叫东坡藏寨。看来,东坡正在接替桑丹老师成为新的掌门人。

安顿后,队友们分为两拨:

一拨是不惧劳累不忘初衷,50大洋请来向导,直奔1号、2号观景台,一路登高赶去拍摄日落时的中路藏寨全景。

一拨是体弱胆怯惰性十足,坐在宽大的露台上,晒晒太阳喝喝茶,学那孟老夫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属于这一拨。

中路的对面是墨尔多神山,背后是雅拉神山,绿绿的台地里,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藏居、碉楼。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一树树梨花迎风摇曳。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穿过山谷,把漂亮的村落打扮得越发的精致。

那帮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的“色鬼”回到了大院,一边抱怨山路难走人太累,一边又未雨绸缪请好了明天早上拍日出的向导。

20:00东坡藏寨晚餐:大蒜炒腊肉、包心菜、豆芽菜、豆腐、青菜汤和米饭。

20:30回房间。

几位女队友意犹未尽,欢声笑语冲破了山村的宁静,久久地回响在夜空……

幸好,住在3楼的杨师傅廖师傅,明天上午还能补上一觉。

今日个人消费:246元。其中:住宿66元;餐饮30元;门票150元。

 

3.29中路—梭坡—丹巴—甲居

 

晨曦初露,山道弯弯。登高一拨又重装出发了,目标直指3号观景台。

我们这一拨,上午就留在村里体味风土人情。

08:30东坡家早餐:稀饭、烤馒头、鸡蛋、榨菜、腐乳、花生米和酥油茶等。

早餐不错。东坡家的酥油茶可是个好东东,喝上去没有一点儿异味,我一连喝了三大碗。饭堂颇具规模,足足可以接纳几十个人同时用餐。饭堂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精彩的摄影作品。

太阳升起来了,温暖的阳光洒满大院,把四层楼房照耀得金碧辉煌。东坡家是典型的藏式民居,毛石生土砌的主墙,木头做的柱梁、门窗和外廊,整个主立面油漆得鲜艳亮丽,石阶两侧和露台上摆放着大盆小盆的鲜花,板壁上悬挂着玉米和红辣椒。楼顶飘舞着五色的经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夺目。

 


 满寨晃悠。

藏民们很友善,见到我们一般都会打招呼,看到我们的相机也会配合,最多是一笑掩面,低头离去。那种恶语相向或者“把钱拿来”的事我们没有碰上。

路遇一位藏族老人,热情健谈,汉语也说得好。他告诉我们,他们的生活比原来好过多了,只是和外面相比差距还不小。和汉族农村一样,藏区的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闯世界去了。他老人家也是“空巢”的留守者,孤独和寂寞陪伴着他。

村里最现代化的建筑是小学,走过校门口,传出来琅琅的读书声。

山上山下、宅前屋后,到处是花枝招展的梨树。沁人心脾的花香随风飘荡,充盈着藏寨的天地。游在中路,就象游在香雪海。
即将离开春天的中路,不免有一番惆怅。东坡说,秋天,11月,你再来中路,来看满山红叶,你不会后悔的!再见了,中路!不管我有没有机会再来,你的美我会永远记住。

11:35出发。

12:00大渡河畔观景台隔河眺望梭坡碉楼。

丹巴县被称为“千碉之国”,而梭坡乡又是丹巴县碉楼最为集中的地方。从对岸望去,梭坡碉楼依山而建,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可能是时间久远,碉楼多数有点歪。碉楼主要用作防御,通常都有20—30米高,对外有射击孔,易守难攻。梭坡乡脚下是汹涌的大渡河,背靠巍峨的雪山,外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12:45丹巴县城王老五饭店午餐:酸菜鱼48元、烧鸡35元、回锅肉15元,炒白菜8元,炒土豆丝8元,炒苦瓜8元、红烧豆腐8元和饭15元等,实收150元/10人。

这个“王老五”,饭菜烧得好,价钱也便宜。大家一致公认,到今天为止,这一顿吃得最好!

13:30出发。

14:00甲居藏寨,门票30元。我们人多,售票员同意10免1,享受了一把团队待遇。实收270元/10人。

我们在甲居预定的是拉姆三姐妹家。

拉姆三姐妹,依次是大姐桂花、二姐大拉姆和三妹小拉姆。三姐妹个个是美女,尤其是小拉姆,被评为丹巴美人第三名石榴花。名动江湖的三个美女,大大提升了甲居藏寨的知名度。政府因势利导,索性在甲居入口处建起了三姐妹的塑像,让她们成了全天候的旅游宣传形象大使。如今,大姐桂花已弃商从政,荣任中共甲居村党支部书记;三妹小拉姆也已委身苏州帅哥,孔雀东南飞;二姐大拉姆成了实际掌控拉姆家族旅游接待的总管。

我们的车还没有停稳,已等候在门口的大拉姆迎了过来。她一开口就让人心脏骤停:“哎哟,我把你们的订房忘了,房间没了。”然后,回进去一转,马上又出来报喜:“房间有了,有客人走了。”瞧着她那没心没肺的模样,我哭笑不得。

入住标间,含早晚两餐,每人80元,免1驾驶员费用。实收880元/10人。

大拉姆当然不是缺心眼。她一上来就推销烤全羊歌舞晚会,烤全羊900元,嘉绒歌舞500元,价格着实不菲!当看到我们欣然入套,她的阳谋轻易得逞后,大拉姆更加地笑逐颜开,热情如火。她一会儿沏出砖茶,一会儿端出玉米饼,一会儿招呼大家打麻将,一会儿又和客人插科打诨,活脱脱一个《新甲居客栈》的老板娘!

 夕阳西下,甲居村寨分外迷人。
18:30拉姆家晚餐:炒青菜、炒土豆丝、凉拌黄瓜、烧豆腐、炒茄子、萝卜海带汤、玉米饼、土豆块和米饭等。

20:30大拉姆率领其他四位藏族美女,身着嘉绒盛装,跳起了热情欢快的锅庄。大拉姆的舞技绝对是超一流的,举手投足,极见功力。她身段柔软,四肢灵巧,再加上一双不断放电的美目,大拉姆艳冠群芳。

篝火点起来了,两个藏族汉子翻动着被剥皮杀白的全羊,烟雾弥漫,香气四溢。

昏暗的灯光,拍不出照片;沙哑的音响,听不清歌声。可是没关系,大家依然激情高涨。五位美丽的姑娘跳着跳着一下散开,拽着大家围成一个大圈,一起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晚会气氛达到了顶点。
烤好的羊肉,切成大块,盛在脸盆里端上来,大家争先恐后地蜂拥而上。羊肉根本咬不动,大家一个个呲牙咧嘴,怪模怪样。又经过高压锅的2次加工,晚上11点,终于功德圆满,大家把大部分羊肉撑进了肚里。

日理万机的桂花书记回来了。她的乖巧的女儿明天要参加歌唱比赛,今晚就先给大家来了个精彩的预演,赢得噼噼啪啪的一片掌声,大家衷心地预祝她明天比赛旗开得胜。

时近午夜,卸妆后的大拉姆,兴高采烈地用她那藏腔汉语,大声对众人宣布:“我,现在,要下山去,玩了!”

众人瞠目结舌。

今日个人消费:270元。其中:住宿88元;餐饮15元;门票27元;烤全羊歌舞晚会,140元。


3.30甲居—聂呷—丹巴—中国碉王—乾隆平定金川碑—金川


和一帮兄弟姐妹去县城丹巴快活了一宿的大拉姆回来了,满院立刻又响彻了她的声音。估计,昨晚刚刚从我们这里赚取的“剩余价值”,一多半已经转移为某位丹巴商人的利润了。

大拉姆和中路的东坡恰成鲜明的对照:东坡沉稳细致,大拉姆率性灵活。他们是年轻有为的新一代藏胞,见识了大山外的天地,熟谙经营之道,给我留下同样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大拉姆的形象更具特点,她热情大方不失精明,应对鱼龙混杂的各类客人洒脱不羁,轻松自如。

07:30拉姆家早餐:稀饭、馒头、鸡蛋、腐乳、酱菜、花生米和酥油茶等。

07:50告别了大拉姆,出发。

07:55甲居观景台。

网上常见的甲居藏寨全景应该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远山云雾缭绕,露出白白的峰尖;宽宽的、缓缓的山坡上,梨花簇拥着的藏居鳞次栉比;湍急的大金川河水匆匆地流过,流向丹巴县城,与小金川汇合成大渡河。

浓云密布,气温有点低,大家耐心等待。

“嗬嗬!……”一片欢呼声,阳光普照整个甲居藏寨。
10:00转进聂呷。

10:10来到聂呷小学门口。按照当地人的指点,顺着一条小路,绕到小学的背后。眼前豁然开朗,居高临下,巴底乡的小巴旺村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又见雪山,又见藏居,又见大金川!
美则美矣,然队友们俱患藏居审美疲劳症,再无疯狂,一片“Go,Go”声中,义无反顾地快步离去。

11:15出发去丹巴县城。

11:50全体对昨日的“王老五”极富好感,催促杨师傅廖师傅重返丹巴县城。没想到啊,“王老五”人缘太好了,店堂里座无虚席。在店里一位半老徐娘的忽悠下,来到相距不远的一家小店午餐。

鱼香茄饼18元、鱼香肉丝15元、芹菜肉丝15元、家常豆腐15元、木耳肉片14元、烂肉粉丝12元、油碟2元、水饺1斤40元、饭24元,实收150元/10人。

13:10餐毕,出发去金川。途中路过锅庄之乡马奈。

14:30“中国碉王”。

曾达关碉楼位于金川县境内,为清朝乾隆年间大金川土司沙罗奔为抵御清军的进攻而建造的军事防御碉楼。曾达关碉楼高49.5米,高大雄浑,被誉为“中国碉王”。碉楼的碉顶曾经垮蹋近5米,现在已经修复,“中国碉王”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中国碉王”在山上高处,还有些路。大家站在山脚望一望,算是到此一游了。
15:10来到安宁乡。离开211省道,过安宁大桥,右拐,就来到大金川河边的乾隆平定金川碑景区。

乾隆平定金川碑,全称“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是乾隆为颂扬二打金川的政绩而立。乾隆年间,清政府两次派兵平定金川土司的叛乱,战况极其惨烈。乾隆调集数省兵力,死伤数万人,死亡官员几百人,督师的大学士纳亲被赐死,大学士温福战死,最后才由定西将军阿桂耗时两年多,平定大小金川。

碑在山上。景点重修过,石阶、牌坊和碑亭都是簇新的。不收门票,没有游客。

站在山上眺望,脚下是大金川。大金川在这里是温柔平静的,河水清清绿绿,和它的下游凶猛浑浊的大渡河没半分相似。
渐近金川县城,大金川河谷的梨花满山遍野,这里成了梨花的汪洋大海、梨花的大千世界。

金川号称“中国雪梨之乡”,据说就是平定金川后,屯垦的士兵带来了家乡的梨,和这边的本地梨杂交,加上金川的气候和土壤,培育出闻名全国的金川雪梨。

16:45入住金川县城澜峰宾馆,标间138元/2人。驾驶员免费。

澜峰宾馆就在县人武部大院内,别看其貌不扬,可是金玉其内。宽敞亮堂的大厅,彬彬有礼的前台接待;电梯上下;大房间、大卫生间;空调、电视和热水,样样俱全;国内电话免费直拨,甚至还有免费网络的房间。仰八叉地躺在干净喷香的床上,幸福象花儿一样开放。

标间房价138元,此行最贵。但大家都说是此行最值。强烈推荐!

18:00逛金川老城红军街。

金川老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存有陕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和关帝庙等古建筑遗址。1935年—1936年,红四方面军曾长时间在这里驻扎。走在街上,不时会看到街边的红军活动过的痕迹:中共大金省委旧址、西北联邦政府旧址、格勒得沙中央革命政府旧址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等等。

我们问路时,金川群众个个热情耐心。有位姑娘,主动替我们领路,宁愿兜远道回家。两个警察,细细指点,不厌其烦,不说清楚不罢休。我们感动得不行,直夸金川人民好啊!

19:30找遍了县城的主要街道,没有一家稍微像样的饭店。无奈,只好将就前街辣翻天饭店晚餐:水饺半斤,自付17.5元。

中心广场就在澜峰宾馆的隔壁,正在施工整修,我们看广场锅庄的愿望落空了。

20:30回到宾馆。

今日个人消费:102元。其中:住宿69元;餐饮33元。


3.31金川—沙尔神仙包—咯尔梨景台—双江口镇--观音桥镇


07:40澜峰宾馆大门对面小店早餐:花卷、豆浆稀饭、鸡蛋、咸鸭蛋、酱菜,合计70元/10人。

豆浆稀饭,就是在稀饭里加入豆浆,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种吃法,味道还可以。

08:20出发。

08:30沙尔神仙包距县城不远,大概是3、4公里,10分钟就到了。

神仙包:传说上古时期,一巨人弃下躯壳,变成如今的神仙包。后来,居住在这里的东女国后裔把传说中的巨人奉为神仙,每年梨花盛开时节都要在这里举办“神仙会”。这里是观赏梨花壮阔盛景的绝佳之地。

驱车进入神仙包半山腰,车停在村口,徒步上山。一条土路通往神仙包的山顶,两边是一层层的梯田,梯田里栽的是梨树。山头是一大块的平地,也栽满了梨树。落英缤纷,梨花满地。
车又来到对面山上,神仙包一览无余。
有老太兜售自制的雪梨膏,知道这是纯正的金川土产,很是心动。有些担心卫生,也嫌带着麻烦,算了。

12:15出发。

来到咯尔梨景台。梨景台就在路边,木质平台挑出在金川河床上。大金川河谷的梨花绵延百里,被形象地誉为“百里梨花走廊”。春天,梨花盛开,这里一片洁白;秋天,梨叶经霜,这里一片火红。
寻至红叶谷大酒店,这边唯一开门营业的饭店,菜价巨贵,非官员富商不敢问津。一路开去,竟无一家饭馆,偶有那一、两家卖饺子、面条的,一看2车12人,马上告饶谢绝。

13:30总算来到一个大去处----金川双江口镇,有那百十户人家,数十处铺面。偏巧有一双江口酒店新开张,虽是平房,披红挂彩,倒也像模像样。酒店档次堪称小镇五星,连厨子都是请自省城成都。

午餐:山椒鱼花48元、回锅肉16元、烂肉豇豆12元、蒸蛋12元、鱼香茄子10元、风味鸭血10元、蒜泥黄瓜8元、炒豌豆尖8元、瓢儿菜8元、紫菜蛋花汤8元、饭12元,实收150元/10人。

大地方来的大师傅,手艺就是不一般,饭菜味道那可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14:25餐毕,出发。

一拐上向西去壤塘、翁达的方向,路两边马上就变得荒凉起来,有点西藏的意思了。

15:15金川县观音桥镇。

本来按计划今天住色达,晚上拍五明佛学院夜景。但几位同学对色达的高度(海拔4180米)颇为忌惮,临时改变住观音桥镇。观音桥镇是个大地方,老远就能看到,新盖的四、五层楼房连成一片。

入住天一宾馆,标间80元/2人。驾驶员免费。

由于是改变行程来到观音桥镇的,前面的功课做得不到位,错失了观音庙这个景点。本来,我们下午到得早,去拜谒观音庙,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观音庙有第二个布达拉宫之称,是阿坝州重点开放寺庙,该寺庙始建于公元7世纪,有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共传承25代。近百年来,观音庙香火不断,来自青海、甘南、西藏及甘孜、阿坝各地区的喇嘛教信徒前往朝拜者络绎不绝。1982年11月9日,十世班禅到绰斯甲视察,派专人朝觐观音庙,奉给布施。 

为了保证明天有足够的时间在色达佛学院逗留,我们商定明天一早6点出发,早、中饭都吃干粮。我买了满满一大袋的食品,饼干、牛奶、饮料和水等,自付38元。

18:00镇上豆花饭庄晚餐:蒜苗肉丝15元、烂肉豆腐15元、炒菜心8元、莴苣木耳8元,番茄蛋花汤10元、饭5元,实收64元/6人。

老板娘菜炒得很油,盛得很满。我们问她,菜为什么炒得这么油?她说,这边的藏民口味重,油要是放少了,下次就不来了;我们又问,你菜的份量这么足,老板回来会埋怨你吗?她回答,老板回来还要足!

18:30回到宾馆。

今日个人消费:111元。住宿40元;餐饮71元。


4.1观音桥—色达五明佛学院—天葬台—炉霍


06:00一干人睡眼惺忪,出发去色达。天还很黑,车辆的颠簸加深了大家的倦意,闭上双眼,继续睡觉。

08:30天光大亮,睡醒了,肚子也饿了,大家窸窸窣窣地取出自备食品,车上早餐。

09:30来到岔路口翁达,往北是色达,往南是炉霍。我们上午去色达,下午还得回过来经翁达去炉霍。

翁达小学门口停车,队友们带着各种零食,亲切慰问藏族小朋友。两位汉族的中学老师和一大群藏族的小学同学,亲密无间地依偎在一起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欢乐的笑容。

路上,不时驶过一辆辆小面包。透过开着的窗户,可以看见里面挤满了喇嘛、觉姆(女修行者)。色达应该不远了。

10:30距离色达县城约20公里的地方,离开公路,右转进喇荣沟,来到五明佛学院。

色达佛学院,堪称“世界第一”规模的庞大佛学院。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创建了修学不偏佛法的大学院。1987年5月15日,十世班禅大师亲自致函色达县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成立,并赐给学院亲笔题写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之匾牌(藏文)。

山门正面立着大牌坊,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佛学院的全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汉字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车沿着喇荣沟的土路蜿蜒前行,转过一个弯,奇观突现。四面八方的山坡上,僧众居住的绛红色小木棚屋,密密麻麻地遮住了整个山体。前后左右,行走在路上的全是身穿绛红色袈裟的喇嘛觉姆。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绛红色。震撼,唯有震撼!一条小山沟,一个大世界。如此奇迹,或许,只有佛祖才有力量创造。
我们的车继续缓慢地在佛的国度里挪动,走过富丽堂皇的大经堂,来到神圣庄严的坛城。
坛城为转经处,是一个圆形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周圈全是转经筒。转经筒外表篆刻着经文,或者里面的纸卷上写满了经文,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积累一份功德。据说,如果你患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100圈就能够痊愈。
我和一个觉姆聊了会儿。觉姆是一个标准的汉族美女,五官清秀,皮肤白皙,身材瘦弱,说话文静。她怎么会来到这里?她在这里的生活怎么维持?我对这两个问题有点好奇。觉姆说,她是事先联系好来这里出家的。觉姆对生活并没有太高要求,既已出家,生活清苦便不算什么。佛学院按月发给在册觉姆微薄的津贴,对付着也就够用了。觉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语焉不详,说了怎么来,回避了为什么来,不方便追问,仍旧留着疑问。

两位女队友去了一个觉姆的小木棚。觉姆的家不大,有10个平方米左右。进门正面的墙上,供着各位佛教名人的画像,画像的下方是一排供桌,酥油灯长明。右手是一张沙发,沙发前是一张小茶几,上面堆满了食物。饮料很多,可乐啊、雪碧啊,五颜六色的,有足足10瓶。左面墙的一角,隔板上整齐地摆放着锅碗瓢盆。门边向阳的窗户下,有一张单人床。觉姆是个勤快人,不大的房间收拾得整洁、温馨。

从外表看,整个佛学院杂乱无章。这么大规模的聚居区,基础设施几乎是零。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没有排污系统,用水要自己走很远的路去提,上厕所就去空旷的地方。满山遍野的木结构棚屋的安全,全靠喇嘛觉姆的自律,消防的要求在这里无异于天方夜谭。

无法走进喇嘛觉姆的内心世界,只是分明能感受到流露在他们脸上的安详平和。

不知道什么原因,修行僧人的男女不成比例,觉姆是这里的绝对主力。

车上午餐,还是自备食品。

出发去天葬台前,大家买口罩,准备抵御传说中的尸臭。

12:30出山门,右转,来到天葬台。

山路上络绎不绝地驶来摩托、面包,一具具尸体被运进天葬场。尸体用各种布料裹扎,蜷缩着四肢,为子宫里的胎儿形状,寓意为来自天地,回归自然。

天幕低垂,阴云密布,片片雪花无声飘下。兴奋的秃鹫盘旋在天葬台的上空。天葬台一片狼藉,装尸体用过的绸带、木箱,天葬师用过的斧头、藏刀,横七竖八散满一地,毛发、血渍和骨片随处可见。

死者家属请来的喇嘛觉姆绕着圈念经,超度死者的亡灵。

几个胆大得出奇的小喇嘛,把脑袋搁在本应是死者头颈搁的枕头形状的石块上,比划着天葬师下刀的动作。
14:00天葬仪式开始。

……

为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尊重藏族同胞习俗,恕对天葬仪式不作文字描写。

15:10天葬结束,出发去炉霍,一路狂奔。

18:30来到炉霍,卡萨饭店和炉霍宾馆均已客满。入住炉霍长途客运站门口的鸿福大酒店,标间120元/2人。驾驶员免费。

宾馆对面新津饭店晚餐:酸菜鱼70元、丝瓜炒蛋12元、凉拌黄瓜10元、炒小白菜10元、炒土豆丝10元、烧豆腐10元、毛血旺10元、饭21元,实收165元/7人。

晚餐没有点肉菜,心里有阴影,吃不下。大家吃饭时约法三章,谁提天葬谁买单。

20:10回到酒店。

很晚了,走廊里有人大声吵闹。半夜里,居然听到撞门声。早晨起来一看,房门被撞开了,幸好那条门链起到了守门员的作用。不寒而栗!

今日个人消费:84元。其中:住宿60元;餐饮24元。


4.2炉霍—炉霍大地震纪念碑园—道孚灵雀寺—塔公寺—新都桥


07:45酒店对面小店早餐:皮蛋、稀饭,自付11元。

08:15出发去新都桥。

我们先去炉霍县城主城区转了一圈,其实就是一条短短的街道,然后走317去新都桥。317国道,正儿八经的川藏北线,连接四川的阿坝、甘孜和西藏的昌都、那曲的交通大动脉,可是炉霍到道孚间的路况差得让人无法想像。人坐在车上,就像不停地在做机械按摩。

09:00来到距县城10多公里远的炉霍大地震纪念碑。

1973年2月6日(大年初四)18时37分,炉霍发生了7.9级大地震。以虾拉沱一带为震中,数千民房瞬间倒塌,整个县城化为废墟。在这个人烟如此稀少的地区,炉霍大地震还是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倒在了血泊中。

1984年,为了纪念这场炉霍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甘孜州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地震局在此建了纪念碑园。纪念碑园主要有:纪念碑亭、转经长廊和震中标志等。

1973年炉霍大地震时,是亲人“金珠玛米”最先抵达灾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炉霍救援队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队伍之一,炉霍救援队的谢队长就是当年“金珠玛米”救下的地震遗孤。

我们回杭后不到一个星期,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据初步统计,地震造成甘孜州炉霍、甘孜、新龙、道孚4县18个乡镇6000余人受灾,900余间房屋倒塌,5000余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其中炉霍县受灾较重。衷心祝愿灾区人民平平安安渡过难关。

11:00道孚。

道孚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民居大都是藏族风格,白墙红壁花窗。上山来到民居区,走马观花。据说民居内部大有意趣,可我们又不方便入内,只好作罢。
道孚民居中间,坐落着灵雀寺。灵雀寺,全称“灵雀兴盛寺”,创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县城所在有一大湖,名叫尼措。尼是鱼,措是海,尼措意为鱼海。灵雀是尼措的藏语音译。寺庙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形成阶梯式建筑群。大殿后堂正中塑有10米高的吉子便巴大佛,两旁塑有阿底峡,宗喀巴三师徒。

灵雀寺大堂经架上藏有上百部《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灵雀寺的酥油彩塑和酥油花极为有名,以独具风格的造型和精湛的雕塑技艺享誉整个藏区,有“康区一绝”之称。
12:40道孚县城秦之情川菜馆午餐:凉拌香菜8元、炒土豆丝8元、炒苋菜8元、炒素笋10元、韭芽炒蛋15元、炒豆芽菜8元、木耳肉片15元、瓢儿菜8元、炒蚕豆10元、口水鸡40元、饭12元,合计140元/10人。

13:10餐毕,出发。

16:15塔公草原,走进一个被藏民圈住的山坡,收费10元。
我嫌上坡累,没有走进去,站在外面看看四周。黄色的草原,红色的寺院围墙,金色的屋顶,白色的雅拉神山,也很不错!当队友们收拾好家伙,兴高采烈地终于回到车上时,时间过去了整整1小时。

17:50塔公寺门口合影,继续赶路。

塔公到新都桥,一路风景如画。曲线优美的河湾,身姿挺拔的白杨,如烟似雾的村落,恨不得徒步过去。这要是在秋天,还不得把人给迷倒,醉死!

我在道孚吃饭时,曾经不抱希望地随口问杨师傅:“我们在新都桥能看到贡嘎山吗?”杨师傅不假思索,干脆利落地回答:“你们想都别想!”

接近新都桥,车进加油站,杨师傅突然指着远远的一个山尖告诉我们:“这就是贡嘎!”杨师傅继续忽悠:“新都桥前面有个位置,拍贡嘎更好。”

那个更好的位置在山上。路口有家藏民,女主人主动请缨:“1人20元,我带你们上去。”两位队友跟上女主人,小跑着上山去了。不太长时间,只见上面有人在挥舞着双手向我们示意。

20:00入住新都桥镇鑫康珠酒店,标间从130元砍到90元。驾驶员免费。实收90元/2人。

20:30鑫康珠酒店晚餐:炒油菜苔15元、炒大白菜12元、糖醋莲白12元、红烧豆腐18元、韭黄肉丝25元、青笋肉片25元、蕃茄炒蛋18、回锅肉25元、干煸四季豆18元、三鲜汤28元、饭12元,实收208元/10人。

21:15回房间。

今日个人消费:91元。其中:住宿45元;餐饮46元。

 

4.3新都桥—折多山—泸定桥—二郎山—天全—成都

 

一清早,贡嘎山出来了,队友们一窝蜂地涌上了5楼平台。

 贡嘎山,7556米,蜀山之王,孤傲地屹立在熹微的晨光里。老天爷真是宠爱有加,临了,还送了一份大礼。

07:00鑫康珠酒店早餐:稀饭、馒头、鸡蛋、酱菜、腐乳,实收96元/10人。

07:40出发。

来到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

折多山,藏语意为“弯曲。”巧了,汉语音译为“折多”,折多,那还是弯曲。折多山的山路盘旋弯曲,名副其实。折多山地处著名的318国道的咽喉,是成都进藏的必经之道。二郎山隧道开通后,折多山成了“川藏第一关”。折多山既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的西侧是青藏高原东缘,东侧是山区;它还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往西出了折多山,就是真正的“康巴藏区”,而向东,则还是汉藏文化的过渡地带。
就在折多山垭口,老天爷送给我们今天的第二份大礼。

滚滚云海从山腰奔涌而出,吞没了山谷,云海中的山尖成了虚无缥缈的孤岛,我们好似飘忽在琼台仙境。杨师傅廖师傅出神地看着云海,感慨地说:“你们运气真好啊!我们多年跑川藏,云海也是难得一见啊!”
刚刚开动下山的前车突然停靠在路边,先跳下车的队友们,指着路边的山坡,惊呼:“雾凇!”山坡上静静地站着一片雾凇,晶莹剔透,纯洁无瑕。

老天爷慷慨地送来了今天的第三份礼物。
10:00车没有进康定城,绕着外围走了,时间不够啊。有着浓厚“康定情结”的队友怅然若失,有一种过家门而不入般的难受。

10:55泸定桥门票,10元。

泸定桥的收费管理很人性化,这个证那个证的全认,省了10元钱。

泸定桥的名字,如雷贯耳。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突破大渡河天险,打破了蒋介石欲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踩在铁索桥面铺得平平整整的木板上,望着脚下汹涌翻滚的大渡河水,心惊胆战,双腿发软。实在不敢想象当年红军怎样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攀爬光溜溜的铁索,冲向对岸烈火熊熊的桥头堡!
出来后,见另外队友还在河对岸,就在售票口旁边的一家小店里,尝了尝当地特色点心。豆腐花,5元,鸭血大肠,18元,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这个味道啊,硬是巴适!

11:55出发。

12:30二郎山隧道口。

知道二郎山,是因为《歌唱二郎山》这首歌。歌词太长,记不住。“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开头这一句,好记又好唱,儿时起就经常挂在嘴边哼哼。

二郎山海拔3437米,是川藏线西进的第一座高山。1951年,解放军18军奉命“边修路,边进藏”。官兵们用了4年时间,修通了长达2000公里的川藏公路,同时也付出了牺牲4963名战士的代价。这首歌颂修路官兵的《歌唱二郎山》,就是从那时唱响,从工地一直唱到全中国。

2011年1月11日,全长4176米,洞口海拔2200米的二郎山隧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车。公路里程缩短25公里,过二郎山只要1个多小时,康定城到成都只需要5个小时。从此,天堑变通途。
13:15翻过了二郎山,来到天全水獭坪一组田家庄饭店午餐。

鸡豆腐36元,回锅肉30元,酸菜肉沫20元,蔬菜6个:南瓜丝、茄子、笋、莴苣、蕨菜和蘑菇,60元,饭12元,实收155元/10人。

14:15餐毕,出发。

15:35惊喜还没有结束,老天爷锦上添花送来了今天的第四份大礼。

天全的山路上,我们见到了盛开的油菜花。满坡满坡的油菜田,从公路边向谷底伸展,跨过小河,又攀援到对岸高高的半山腰。微风吹过,花海泛起细细的涟漪。随意地散落在金灿灿的油菜田里的一个个村落,粉墙黛瓦,川西味儿十足。
16:15雅安。

雅安以“雅雨、雅鱼和雅女”三雅著称,是说雅安多雨,一年之中大半时间在下雨;雅安的鱼特别美味;雅安的女孩受雨水滋润,漂亮耐看。我们没有时间进雅安去品赏雅鱼和雅女,倒是享受了绵绵的雅雨。说也奇怪,我们一路阳光灿烂,可偏偏来到“雨城”,真就下起了细雨。

18:20还好,不算太晚,我们进了成都市区。

入住预定的成都奕发和公寓式酒店,各种户型都有,平均每人60元。

该和杨师傅廖师傅说再见了,很感谢两位师傅的一路合作。因为另有他事,杨师傅廖师傅明天不能来送我们去机场了,就在总费用上优惠了300元。

19:10打的去春熙路,9元/3人。

20:00春熙路龙抄手店晚餐:点了份28元的点心套餐,又杂七杂八地点了几分抄手、锅


Google
 
上一篇:成都、九寨、黄龙经典五日游(自由行)
下一篇:三月九寨沟自由行攻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9.06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