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东地区 >>南京 >>南京文化

南京明帝陵的修建
  发表日期:2009年4月4日  共浏览718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修造帝陵和功臣墓是明代初年建筑南京城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朱元璋的陵墓称为“孝陵”,位于钟山南麓的独龙阜。早在朱元璋做皇帝后不久,他就看中了那里的风水。独龙阜原是六朝开善寺的旧址,宋元时改称“蒋山寺”。到了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就迫使蒋山寺的老和尚搬家,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紫霞洞的南面。这次迁寺曾经动用了禁卫军5万多人,建筑材料是朱元璋施舍的明朝太庙的旧材。但是,当新寺即将建成的时候,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说是寺址不利于孝陵。老和尚只好再次搬家,在今中山陵以东安顿了下来,并由朱元璋赐名为“灵谷寺”,号称“天下第一丛林”,最盛时曾经有过1000名和尚。现在灵谷寺里的无梁殿,就是明代建造的。灵谷寺现已被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孝陵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起开始筹建,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初步建成。洪武十五年秋葬入马皇后,洪武十六年建成规模巨大的孝陵殿,这是工程的第一阶段,负责建陵的官员李新,也因功被封为“崇山侯”。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又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号称“东陵”。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最后葬入了朱元璋。但是,陵墓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在今中山陵前四方城内)为止,前后共费时达30余年之久。

  在明朝时候,孝陵被列为禁区,一般人员是不准进入的。而且沿着今中山门外的宁杭公路北侧,有一道高大的“皇墙”(俗称红墙)拦住人们直接进入孝陵的道路。这道皇墙起自今中山门外,经过卫桥、卫岗和灵谷寺,一直到孝陵卫为止,连同孝陵西面和北面的皇墙,长度共达22.5公里。所谓“孝陵卫”,就是明孝陵卫戍总部的所在地,经常管辖有5000多名官兵,日夜在陵园区巡逻。陵内还设有“神宫监”,由太监负责管理。

  明孝陵的正式入口处,是在今卫岗南京农业大学大门的对面,那里还保留有3件明代的重要碑刻。一件是俗称为“下马牌坊”的石刻,上面刻着“诸司官员下马”6个大字。意思是说,这里已经到了孝陵的入口处,为了表示对这位开国皇帝的尊敬,大小官员必须步行前进,不准再骑乘马匹。一件是刻着“神烈山”3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树立的,原来碑上还有一个高大的碑亭覆盖,现在只留下了一些石雕的柱础,雕刻的纹样还相当精细。还有一件被称为“禁约碑”,这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在农民大起义已经席卷全国、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进北京的前三年(公元1641年)匆忙树立的。目的在于重申对孝陵加以严格保护的条例,不许任何人破坏“龙脉”,违者处以极刑,他妄图依靠明太祖的亡灵来维持摇摇欲坠的明朝政权。

  从下马牌坊开始,向西北行约755米,才到孝陵的大门,通称为“大金门”。它的3个门洞现在还保存完好,门的基部石刻比较精细,可以代表明朝初年的艺术风格,只是门楼已经坍毁,朱漆大门早已不存。紧接着大金门的,就是俗称为“四方城”的孝陵碑亭(现在隔着马路与大金门相对),里面矗立着明成祖朱棣为他父亲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块碑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块古碑,它的通高达8.78米,碑额和碑身高6.7米,龟趺高2.08米。碑文多达2746字,立碑的时间是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距离现在已经有58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碑亭的顶部早已坍毁,只留下中间的大碑及四面的围墙和门洞,所以就被后人称做“四方城”。

  从四方城向西走不远,经过一道“御河桥”,就到了今日的石象路,这是当年孝陵的“神道”。在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6种石兽。每种石兽都是两立两蹲,合起来是12对,24个。石象路的尽头是一对白石雕成的云龙纹石柱,通称“望柱”或“华表”。从望柱开始,神道的走向改为由南向北,两侧依次为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武将和文臣中各有一对年轻无须的和一对年老有须的。上述这些巨大石刻的原料,都是产自距离孝陵几十里外的青龙山、大连山、幕府山、龙潭和坟头附近的阳山一带。当年的石工需要在产地把石料整块凿下,用人力运到孝陵现场,再施工雕凿而成。我们今天还可以在阳山之巅看到当年遗留的巨大“孝陵碑材”。碑材共3方,其中一方为碑身,高达45米,宽10.7米,厚4.4米;另一方为碑座,高13米,宽16米,厚13米;还有一方是碑额,高15米,宽10.7米,厚8.4米,并已留有为雕刻蟠龙的首、尾、爪用的14个凸出石面的石芽。这三方石材是我国古代罕见的巨大碑材,如果将这三方卧着的碑材立起来,其总高度竟达73米,凿成后因无法运到孝陵现场而弃置原处。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在封建时代为帝王营建陵墓,确实是劳动人民的一场巨大灾难。

  孝陵的神道到所谓“棂星门”前结束,此门现在仅存石雕的柱础6个。走过棂星门,经过梅花山的北麓,便到了一条御河的前面。河上有并列的3座石板桥(原有5座),通过桥后长达200米的甬道,才到孝陵的正门。

  孝陵的神道为什么如此曲折,而不像唐宋皇陵那样直线排列呢?有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延长神道的长度,使之曲折深藏,一眼看不到头:另一方面是为了保留孙权墓所在的梅花山作为屏障,也就是传说中所讲的朱元璋要让孙权为他看大门。

  现存的明孝陵正门是太平天国革命以后重建的。原来有5个门洞,称为“文武方门”,重建时只保留了一个,所以气魄很小。正门之后原是孝陵殿前的中门,后被清朝政府改建为御碑亭,亭内树立康熙皇帝南巡时书写的“治隆唐宋”石碑,以及后来乾隆皇帝等的题字。中门以后,才是孝陵享殿。原来这座大殿东西面阔9开间,南北进深5开间,当年有金榜题书“孝陵殿”,殿内有金龙宝柱36个,中央供奉着明太祖和马皇后的神主牌位。从现存享殿台基上的56个大型石柱础,也可以看出当年孝陵享殿的巨大规模,比起北京昌平明成祖长陵的享殿,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台基上现存的3间小厅,则是清朝末年重建的。享殿的后面原有一座3个门洞的北门,现在也仅存一门。门后不远又有一道御河,河上有大石桥,桥后才是明太祖地下宫殿(称为“宝城”或“宝顶”)前面的主要建筑物——“方城”和“明楼”。

  “方城”是一座用条石砌成的坚固建筑物,中央有隧道,自下向上共有54级石阶。方城的上部建有明楼,楼顶已于早年坍毁,现在仅存6座拱门和四壁砖墙,还可以看出当年的气势。方城的后面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独龙阜”,为明太祖地下宫殿的所在地。据估计,这座地下宫殿肯定要大于北京十三陵中已被发掘出来的“定陵”,而且孝陵中除明太祖和马皇后的遗体外,还有被迫从死的妃嫔和宫女近百名。

  在孝陵宝城的东面,另有建文帝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夫妇的合葬墓——“东陵”。在整个孝陵的范围内,共栽种了10万棵松树,放养了上千头梅花鹿,这些鹿都颈挂银牌,号称“长生鹿”,不许任何人伤害,违者要治重罪。

  在南京的民间传说中,曾经广泛流行着明太祖死后从都城13个城门同时出棺材的说法。因此,人们常常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明孝陵里面。关于这个问题的传说,实际上是由来已久。据我们所知,不仅有13个城门同时出殡的传说,还有葬在皇城的万岁殿下,以及城西朝天宫三清殿下的传说,甚至还有人说是葬于北京的万岁山。这些传说可能都是起源于朱元璋的性格好疑,再加他生前杀人大多,怕人掘墓报仇的心理所致。而且传说的内容又很像三国时代曹操死后造了72座疑冢的模式,因此也有可能是从古代某些帝王的“疑冢说”移植过来的。

  一些历史学家的意见是:这些传说的根据都不太充足。因为孝陵在朱元璋去世以前已经营造了20年以上,马皇后早已葬入,皇太子朱标的东陵亦已建成。可以说,到了朱元璋死的时候,陵墓的一切设施已经就绪。而且,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死的,南京地区当时已经进入了夏季,所以停灵7天以后,就立即葬入了孝陵。如果在别处另造新陵,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再说,孝陵的位置紧靠宫城,北倚钟山,南有皇墙,内有神宫监,外有孝陵卫的官兵日夜巡逻,其安全的程度远较别处为高。所以,朱元璋不可能遗命舍此而别葬他处。此外,朝天宫的地下早年经过部分发掘,确有一座六朝大墓,明故宫的范围内从未发现过任何明代大墓的痕迹。至于南郊、西郊和北郊,解放以来曾经清理发掘过几百座古墓,但是没有一处值得怀疑是明太祖的葬地。因此,今日的明孝陵就是朱元璋地下宫殿的所在地。现在明孝陵已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龙虎网


Google
 
上一篇:明城墙
下一篇:南京到厦门自驾路书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9]
 · 北京大观园 [3624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35.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