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东地区 >>苏州市 >>苏州旅游指南

昆曲
  发表日期:2009年4月4日  共浏览487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说昆曲,年轻一些的朋友未必熟稔,但提及京剧,多数人的印象似乎要更深些,毕竟是国粹头衔。可若论资排辈,昆曲一定是后者师爷辈的祖先了。昆曲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明嘉靖年间(1552年——1566年)经魏良辅改革,形成了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当时剧作家梁辰鱼的创作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很快流传开来。至明万历年初,昆曲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弋阳腔并为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成为剧坛盟主。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1570年—1800年),是昆曲声名最辉煌、成就最显著的阶段,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及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一时风靡天下,昆剧达到了鼎盛阶段。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包括咱们熟悉的京剧。比如,京剧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有舞蹈时一般都不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如《挡马》、《夜奔》、《昭君出塞》等都是由昆曲移植加工而来的;许多京剧艺术大师如梅兰芳等也都参加过昆曲的演出。所以,“百戏之祖”的崇高地位,当之无愧。而它的故乡,就在苏州的昆山。  
  若在此听上一段婉转流长的剧曲,或许就能在这耳濡目染中品位出些许江南的味道来。一直以来,苏州人都把土产的昆曲当宝贝,尤为士大夫阶层所青睐。可对于市井百姓而言,又实在是远离生活的阳春白雪,因而在今天的苏州,要找到一个雅处来聆听她的悠扬,也非易事。
   推荐:沁兰厅 (碧凤坊附近的翠竹巷12号)、昆曲博物馆(13:00-14:00

Google
 
上一篇:评弹
下一篇:人民路南门商业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8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32]
 · 北京大观园 [3626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