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南地区 >>丽江古城 >>历史文化

祭天--东巴民俗文化精髓
  发表日期:2009年4月3日  共浏览616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祭天,纳西语叫孟本,是丽江,中甸等地纳西族古老而又最隆重的节庆.民间流传"纳西祭天人"和"纳西祭天大"的俗语,充分表明了祭天在纳西民族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祭天有春祭和春祭在春节期间进行,是春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故春节大祭,秋祭在七月中旬举行,因而也叫七月祭天, 祭天的由来,传说是纳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衬红宝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点下祭天之后,生了三个儿子;但长大后又不会说话,便再次行大祭天,三个儿子才说出三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纳西等三个民族,故纳西人认为祭天可以保佑子孙的繁衍和健康成长,就世代相承下来,元明清的汉文史书中也有关于纳西族祭天的记载.并有一套完整的祭天规程和繁杂的仪式,说明纳西族祭天历史的久远。

  祭天有祭天场,一般是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用石头围砌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场地,内有祭台.讲究点的祭天场还有内场和外场,周围栽培高大的常青树,风景优美,能容纳几十到一,二百人.没有场地的城郊或坝区中心春节期间也轮流在各家院中围栅搭蓬来祭天。

  在同一个祭天场祭天的人叫"祭天群",一般是由住在一个村的家族中的几房人组成.每个家族和亲近家族的祭天群都有自己的名称. 以前,纳西族的祭天群有"浦都","故序","故在","故上","阿雨"等名称.这中杂居在各地不同名号的祭天群,是与古代纳西人的不同氏族或部落有渊源关系的.大的祭天群有数十户,小的十来户.其中,浦都的祭天群数和人口最多,祭天需要的时间最长,仪式相当复杂.不同祭天群的祭天时间有先有后,但都在正月十五日前举行。

  祭天的一切器物,都要求洁净和专用.如祭台上左右各载一棵栗树(代表天父天母和天与地),中间一棵柏树(代表人皇),还有前排的两棵小栗树(代表崇仁利恩夫妇),都是派专人到高山和岩头去砍伐的,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祭天用的米叫"神米".要挑颗粒整齐的,须经过多次洗晒;量祭天米的小升和装米的竹篓,平时要挂在高处,使用前后都须洗刷干警;祭天用的"神猪",一般为两头,有两家轮流喂养,要保证大猪上白斤,小猪八九十斤.再如,粗如茶杯,长丈余的大香,须在秋天就准备好料,使用前专门磋制,并分节贴上彩色纸花穗,使其燃烧一昼夜不熄.其他用具,大甑子,锅,秤,刀,钩,叉,盆,案板等等,属祭天群所有.平时由有关户保管,不得随便使用。


Google
 
上一篇:纳西族建筑
下一篇:泸沽湖摩梭风情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4.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