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南地区 >>丽江古城 >>历史文化

东巴绘画
  发表日期:2009年4月2日  共浏览494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传统东巴画主要是东巴在做法事时制作和使用的,有布轴的神佛像画、经书画、木牌画上的神、鬼、鸟、兽画,以及大型布卷画,民间还有反映生产和生活的装饰画,这些画笔调粗犷、色彩浓艳、形象朴实生动。
纳西族画家张春和:“东巴文化里面的所有内容,包括经书,包括木牌画、纸牌画、神轴画,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全是以绘画的形式保留下来的、记载下来的,因为它本身洋洋万卷的经书,它本身就是洋洋万卷的绘画,因为它的绘画的形式是图画象形文字。传统的东巴绘画它大部分画在什么地方呢?可以说在岩壁上、树皮上,特别是东巴绘画里面,象形文字,洋洋万卷的象形文字,其实也是非常单纯、抽象的东巴绘画。从我作为画家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就是绘画。他们这个绘画是画在什么地方的,书写在什么地方呢?书写到自己制作的纸上,非常粗糙,但是我认为质地也好,保留期又非常长久,这里面非常有特点的神轴画,包括《神路图》,《神路图》在国际上是非常有名的,传统的《神路图》宽有45公分左右,长可以到20米,在国际上被誉为直幅长卷画之最,它又是画在什么地方呢?它又是用一种什么颜料制作呢?它是用纳西族农民自己手工织的布,把布织出来以后用石头一点一点轧,表面轧的非常光滑,那么再把那个虫胶,农民用的那个胶,虫胶又打上去,然后再这么制作了以后,在这个地方用传统的竹笔或者是一种自制的毛笔、勾线,所以说传统的东巴绘画呢,你看包括它的文字,是写在他自己做的纸上,木牌画呢,非常有特色的木牌画,是画在咱们把那个树一砍几瓣,然后用咱们自己矿物质颜料,传统的东巴绘画的这些颜色特别好,都是自己制作的一些颜料。”
传统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东巴画中的布卷画《神路图》它一般长达14米多,宽26厘米左右,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虽然传统东巴画也受到周边民族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的影响,但它仍然比较系统地保持了自己整体的风格和特点。
纳西族画家张春和:“纳西的东巴文化,确实受藏传佛教的影响相当之大,所以在纳西的所有的东巴文化的那个绘画部分,包括其它的仪式部分等等,人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一看就知道受藏文化、藏传佛教的影响特别大,包括绘画,但它整个过程、整个那个赋彩、用线,非常、非常怎么说呢?不是那么求华丽,它是求朴实、画完一张画以后,它外观的包装,它是不加以装饰的,怎么样就怎么样,然后呢上下一般的是用两块黑布,然后中间呢就像我们裱轴画一样,国画里面裱轴一样,穿上两根木头,它整个过程已经完成。”
以纳西族中青年为主体的一批画家,在吸取古老东巴字画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法和材料创作出了现代东巴画。
纳西族画家张春和:“那么现代东巴绘画,当代东巴绘画就截然不一样了,因为现代又出现了很多绘画的工具、材料,起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现代的东巴画派里头绘画表现的一些方式,手段啊,包括我,还有和我一样的很多的纳西族的探索东巴绘画的人,他们用的材料呢,你即便是布上油画,很多人还用进口的,像进口的非常有名的温莎牛顿这些,那些油画家在画,即便于木刻也如此,木刻它们还有一种水印木刻,上面还有套色,这种形式,那么像国画,重彩画也如此,那么现在云南画派里用高丽纸,最初这些绘画。重彩,赋予很鲜艳的、很对比的那种木和色的这种对比,强调这些那个形式,那么所以呢,当代和现代的用料不一样,用色不一样,观念也当然不一样了,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画放在一起,它绝对不一样,各自在探索各自的路子,各自用的材料和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这一点是非常好的现象,也是能保持那个很长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现象,再觉得有一点不一样,我刚才重复过一句就是说我们这个画派是立足在我们传统的几千年产生的这个东巴、东巴文化的一个非常厚实的一个文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当代的东巴绘画。所以呢这种绘画在国际上非常有生命力,而且呢内容非常新,形式非常新,非常有那种当代人对过去、对传统、对古老文化的一种非常沉重的一种反思的一种现象,所以它不是很飘的,不是很唯美。”

Google
 
上一篇:东巴文化
下一篇:东巴文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