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茶
发表日期:2009年2月4日 共浏览536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苏东坡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仙山灵草温行云,
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
|
|
上一篇: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
下一篇:茶的保健作用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