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京郊,有两段野长城。一段叫箭扣,一段叫黄花。所谓的野长城,就是自明朝遗留下来的,未经过修葺的原始长城。因存在安全隐患,有选择性地对游客开放,或干脆不开放。箭扣,是中国驴友的探险佳处,外友几乎闻所未闻;黄花,是外国背包客的必去之地,国际面孔随处可见。很幸运地,我在这两段长城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旅行回来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时光一天天过去,而长城所带给我的震撼至今依旧清晰。在此,仅以浅薄的文字,寄托那份未名的惆怅。
古人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当我站立在古老而苍凉的原始长城之颠,俯瞰夕阳下散发着金光的漫山林木,以及点缀其间的破旧城墙的影子,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魅力并被之所征服。这是伟大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几千年璀璨文明所蕴育的奇迹。当我行走在这条古老得近乎荒废的青砖路上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骄傲,亦有对逝去辉煌的一声叹息。这条漫漫长城路上,凝聚了多少先辈们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在这么高的山顶上,修葺一座绵延万里且万年不倒的长城,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先人们靠人力一点点从山底搬上来的;每一里路,都是祖辈们用手一点点铺出来的。多少人将生命深深地融入了长城的血液里,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走出这个长城之劫?国恨家仇、妻离子散,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长城之路,寄托了古人们多少生离死别的情感?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构成了今日亘古不变的传奇。
关于箭扣:
箭扣是我生平所触摸到的第一座明长城,亦是京郊唯一一段不收费的长城。那天,在成功征服了一座座野山坡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箭扣脚下。这段长城的残败让我感到心疼,曾经坚不可摧、能御万敌的金钢之城,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摧残。近千年的风吹日晒,让它无可避免地衰老了。人也好,物也好,总归有老去的一天,这可能也是所谓的“自然进化”吧。
箭扣的阶梯狭窄且松弛,踩上去咯吱咯吱响,随时有塌方的危险,人必须要时刻处于一种小心翼翼的状态中。或许,正是这种由潜在危险所带来的刺激感,就是冒险的魅力所在吧。我们本打算沿箭扣进行一次长途跋涉,可是,在走了约200米之后,我们被拦住了。有个当地人驻守在那,说是前两天有两位驴友来此旅行时,遭遇塌方当场去世,现在政府正在处理此事,因此路已经封了。我随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离我不到10米的地方,一段长城已经完全瘫陷下去了,即使想通行也无路可走。
于是,这段箭扣之行,只能略带遗憾地结束了。毕竟,在这种情况面前,没有谁愿意用生命去冒险。我曾经梦想了很多次,要在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上进行长途行走,这个愿望终究未能在箭扣成行。然而,在一年之后,我梦想多时的这个宿愿,终于,在黄花得以实现。
关于黄花:
在西方旅行者人手一本的《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中,提到长城,黄花要比八达岭有名得多。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一批早期的西方探险家发现了这段位于北京怀柔的野长城,并将其录入被誉为“旅行圣经”的《lonely planet》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黄花,成了几乎所有来京旅行的外国背包客的必去之地。
《lonely planet》推荐了一条徒步黄花的最佳路线,起点是黄花城,终点是一个叫“撞倒口”的小村庄。原本我们是打算走该书推荐的线路,但是意外+缘分,让我们误打误撞进入了一条从未被开垦过的区域,一段人迹罕至,鲜为人知的古老长城区。我很庆幸我们遇到了这样一段充满惊喜的长城缘分。因为后来我们才发现,《lonely planet》推荐的那条线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完全商业化了。那段长城也如同八达岭一样,变成了经过修葺后的“今日长城”。
就这样,在命运的指引下,我们开始了与这段荒野长城的倾城之恋。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一天的光阴,一辈子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