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北京地名

北京天桥
  发表日期:2009年1月31日  共浏览44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北京平民游艺场所聚集地和商品市场,内有众多曲艺演出场所。位于前门外南纬路以北、永安路与曙光路西端以南、东经路以东、天坛西坛根以西广大地区。元、明两代及清前叶,为一片水乡、沼泽,中有一建于元代的汉白玉单孔桥(位于今天桥南大街北口十字路口处),是明清帝王祭天时的必经之路,故名“天桥”,附近地区亦因此得名。

天桥儿在北京一直是艺人的代名词。

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艺人在天桥卖艺,通常是露天设场,习称"撂地"。相继在这里学艺、卖艺、传艺和生活的民间艺人达五、六百人,可分为杂耍艺人和说唱艺人两大类,杂耍包括杂技、武术等项目,说唱包括戏剧、曲艺等项目。最著名的有"天桥八大怪",因身怀绝技和言行怪异而得名。"八大怪"在不同时期各有所指,按时间先后,早期为穷不怕、醋溺高、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孙丑子、鼻嗡子、常傻子8人,活动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中期有耍蛤蟆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百鸟张、志真和尚、程傻子8人,活动于民国初年;晚期有小云里飞、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黄、沈三、蹭油的崔巴儿、曹麻子、赛活驴8人,活动于20世纪30~40年代。名演员如京剧女须生孟小冬、李桂芬,"坤伶三杰"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芬,久在天乐戏院演出的张宝华、梁益鸣及新凤霞(评剧)、侯宝林(相声)、宝善林(摔跤)等,都曾在天桥演出。

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天坛的西坛根、北坛根与先农坛的东坛根、北坛根涌现一批流动摊贩,由于朝廷不向他们征收捐税,促进了这一地区商业及游艺业的发展,遂有各门艺人在此辟地献艺,各类曲艺演出场所伴随茶肆、酒楼、饭馆、商摊、武术杂技场地蜂拥而起,成为北京人欣赏民间技艺及曲艺艺术的一个集中场地。

光绪年间(1875—1908)京汉铁路建成,设车站于永定门外,往来客商必经天桥,自此,天桥更加繁荣,先后开辟了公平市场、三角市场、西市场、东市场、先农市场、城南市场、惠元商场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天桥调查》一文(见一九三○年二月十四日《北平日报》)对当时天桥的概况作了介绍:“占地二十亩。共有各行各业的店铺和摊贩七百七十三户,其中正式领有牌照者三百三十四户,计……大小戏园九个,坤书馆七个。临时设摊四百三十九户,计……游艺杂技摊六十二个。”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天桥市场范围日逐缩小,至四十年代末,只剩下三角市场、公平市场、西市场、东市场几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天桥进行了治理,填平了龙须沟,修筑了马路,翻建、新建了一批剧院、影院及医院、博物馆,组织曲艺、杂技等艺人成立了国营、集体的文艺团体,天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57年,天桥广为活跃的各类演出大部分停歇。

天桥的曲艺场所,主要集中在位于西南的公平市场、三角市场一带。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的统计,各类曲艺演出场地有二十余处。

天桥的曲艺演出,最初仅为明地,“画锅”、撂地、大棚三种类型齐全。清代末叶,福海居书茶馆建立,一些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始入室演出。不久,一批书茶馆及落子馆、大鼓书馆相继建成,与明地一起,为曲艺艺人提供着献艺谋生的场地。

清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地处天桥的室内曲艺场所有:福海居、五斗居、同合轩、同乐轩、海顺轩、西华轩、雅园、六合茶楼、长美轩、劈柴陈等书茶馆,合意轩、楼外楼、天外天、藕香榭、德意轩、水心花亭、春园、德昌茶社、二友轩、环翠轩、绿香园等坤书馆,爽心园、春华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在天桥献艺的有:相声艺人“穷不怕”(朱绍文)、韩麻子、“沙字颜”(一说“粉字颜”)、小范(范瑞亭)、“人人乐”(陈青山)等;单弦牌子曲艺人“随缘乐”(司瑞轩)等;评书艺人黄诚志(说《彭公案》)、张泰然(说《济公传》)、潘青山、“猴儿安”(安太和)、恒永通、“老云里飞”(白庆林)(以上四人皆说《西游记》)、王一魁(说《五虎平西》)等;莲花落艺人“抓髻赵”(赵星垣)、“徐狗子”(徐维亭)、“奎第老”等;时调小曲艺人“醋溺膏”、“盆秃子”等。

活跃于清末民初的艺人有:相声艺人恩绪、数来宝艺人小海,竹板书艺人贾宝山,西河大鼓艺人史振林,单弦牌子曲艺人全月如、曾永元、“随缘时话”(李燕宾)、德寿山、桂兰友、曾振庭、群信臣等;评书艺人单长德、张智兰、(以上二人皆说《聊斋》)、双厚坪(说《水浒》、《隋唐》)、哈辅源、吴辅庭(二人皆说《永庆升平》)、王致廉、王杰魁(二人皆说《包公案》)、田岚云(说《明英烈》、《东汉》)、杨云清(说《水浒》)、群福庆(说《施公案》)等。

民国初年到二十年代初经常在天桥演出的有:相声艺人“万人迷”(李德钖)、“张麻子”(张德泉)、焦德海、刘德智、于俊波、高德光、高德明、高德亮、郭启儒、“瞪眼玉子”(玉德龙)等;双簧艺人“大狗熊”(孙宝才)、锡阔亭、巩成利等;数来宝艺人“曹麻子”(曹德奎),拉大片艺人“大金牙”(焦金池),竹板艺人张顺明,西河大鼓艺人田福玉、张明和等;评书艺人张虚白(说《封神榜》)、小王一魁(说《盗马金枪传》);以及就演于坤书馆的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演出于天桥的艺人有:相声艺人张寿臣、白玉亭、“汤瞎子”(汤金城)等;竹板书艺人王德胜、关顺鹏、关顺贵等;西河大鼓艺人马连登、“大娘儿们”、王云起、焦秀兰、焦秀云等;滑稽大鼓艺人“老倭瓜”(崔子明),山东大鼓艺人李雪芳、李艳芳、李艳楼、段大桂、于宝林、刘大贵等;河南坠子艺人卢永爱、“大老黑”(任永泰)、姚俊英、周玉花、赵金兰、赵勤堂、董桂芝、宗玉兰等;梅花大鼓艺人金万昌,评书艺人品正三(说《隋唐》)、高豫祝(说《东汉》)、连阔如(说《西汉》、《东汉》)、陶湘九(说《雍正剑侠图》)、赵豪然(说《清宫秘史》)、陈荣启(说《精忠传》)、陈士和(说《聊斋》)、马华鑫(说《济公传》)、郭品尧(说《粉妆楼》)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献艺于天桥的有:相声艺人侯宝林、罗荣寿等;单弦牌子曲艺人曹宝禄等;铁片大鼓艺人王佩臣、郭筱霞等;数来宝艺人高凤山、拉大片艺人“小金牙”(罗沛霖),竹板书艺人宋相臣,西河大鼓艺人王艳芳、蔡金波、刘田利、金福琴、彭素海、郝林集,北京琴书艺人关学曾,梅花大鼓艺人花莲宝,滑稽大鼓艺人“架冬瓜”(叶德霖),京韵大鼓艺人方红宝、孙书筠等;莲花落艺人关德俊、关金凤、全凤池等,河南坠子艺人马忠翠、李雪芳等,评书艺人陈荫荣(说《隋唐》)、李鑫荃(说《雍正剑侠图》)等


Google
 
上一篇:现代北京
下一篇:东单西单中地"单"是什么意思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9]
 · 北京大观园 [3625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5.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