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乐厅隶属中国交响乐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1983年,在我国老一辈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亲自主持下,北京音乐厅在原址破土重建,成为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现代风格的专业音乐厅。它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北面与景色怡人的中南海毗邻,西临繁华的西单商业街,向东远眺,宏伟的天安门广场,蔚为壮观。
2003年,北京音乐厅重新装修,于2004年12月31日正式复业。改建后的北京音乐厅可容纳1024位观众。其外观更加现代、通透和轻巧,外墙由浅灰色玻璃幕墙组成晶莹剔透的玻璃形体,尤其是夜间音乐厅内部灯火辉煌,看上去像一个蕴藏美妙旋律的玻璃音乐盒。
外观--比改造前明快
改造后的音乐厅浅蓝灰色系的墙面和玻璃幕墙,看上去比改造前的风格明快得多,门前六根不锈钢的通天立柱支撑着一个出挑10米的出檐,使音乐厅的视觉有了彻底的改变。
设计--考虑相当周全
改造把舞台向前扩了70厘米,两边的木制围墙也各向外退了20厘米,使得舞台看上去更宽大了。为此,还将观众席的前三排座位拆掉,音乐厅也由原来的1151个座位减少到了1024座,而观众席的视线也做了重新调整,层层加高比以前更适于观看。座椅的宽度由原来的53厘米加宽到55厘米,行距也有所增加。每一个座位下面都有一个送风口,一楼两侧的入口内还为残疾人专设4个轮椅座位,考虑相当周全。
音响--声音不再发干
整个天花顶一改原来的“后工业”风格,变得更加舒展从容,并因此而向上升高2米。舞台上面悬挂着4排16块透明的异形反音板,“全部是根据中广电设计院声学所的设计要求,由美国的一家公司制造的”。混响在空座的时候达到2秒的延时,而坐满观众时则正好达到最佳的1.7秒,彻底改善了原来人们普遍感到声音发“干”的问题。
消防--安全第一
地下室的变电室、供暖室和一个为消防专设的巨大储水箱,里面已经储满了100吨水,一旦烟感器发出警报,整个喷淋系统将迅速启动,水源就是这个储水箱。
另外,供电系统在增容后达到630千瓦是改造前的两倍,而临时采用的电力供暖系统也花掉了300万。
北京音乐厅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他们训练有素、同心协力,在舞台、技术、服务、管理等各项职能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厅将本着“多元化艺术经营,综合性艺术开发,联手国际国内优秀音乐家,打造有特色的一流音乐厅”的经营理念,成为所有热爱艺术事业的人们心灵沟通的场所。
行车路线:乘地铁或1、4、52、57、特1路车到西单站下车,乘10、14路到六部口站下车
所在区县: 西城区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六部口
联系电话:6605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