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记载的地方特色小吃有108种,叫不出名字或没有被记载流传下来的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小吃,相比之下,无论规模还是名声都远远比不上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
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泉州风味小吃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就像花生仁汤,炖好的花生仁表面看起来洁白完整,食用时筷子一夹,花生仁烂如泥浆,吃时留香四溢,入口生津,耐人回味,因而吸引了众多人的光顾。许多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闽南籍的乡亲,对泉州的风味小吃更倾注了一份特殊的情感,他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东街肉粽、侨光对面冰厅的上元丸等。
然而,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里面,要找一家特别出彩的泉州风味小吃店却是难上加难。我市中国烹饪大师程振芳认为,泉州风味小吃不能和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相比,并不是泉州风味小吃本身的底蕴不足,而是我市大部分风味小吃的经营者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所至。
据了解,泉州的小吃在早期是以肩挑形式走街串巷向人们兜售的,后来发展到以家庭经营为主,比如夫妻店、兄弟店。到目前为止,很多特色小吃走的“小吃”路线还是没有改变。一经营小吃的老板认为,他现在的生意很不错,以前也曾考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店面和开连锁店,但是这样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扩张后的生意是否能比现在还好心里没有底。况且现在经营的小吃是上一代人传下来的,祖辈把这小吃的手艺和店面交给了他们兄弟,因此,在扩大经营着问题上自己一个人说了也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