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福建省 >>福建民俗风情

宁德的岁时习俗与祝愿
  发表日期:2010年2月2日  共浏览397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岁时习俗] 畲族的节日多为怀念、崇拜祖先和神灵而设。

    春节  其习俗与汉族习俗大致相同。

    祭祖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祭祖活动。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内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还塑有蓝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内摆有龙头杖、香亭、香案、香炉等。祭祖开始,先放神铳三响,鞭炮连声,锣鼓喧天,祭案上摆供茶酒三牲。凡本族祠后裔当年 结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寿者,均要送“两日制”龙烛一合,焚香叩酬。祭祖时,由族长辈讲述祖先功绩,始祖由来,发族的世系行第,并讲述家族家范,教导族人向善。

    观音节  畲族村寨群众普遍奉祀“观音佛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过南海日,逢此三日都纪念,认为她能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多数人家在节日里吃一天“观音素”,以保平安。

    乌饭节  畲语又称“三月三”。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家家户户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全家共餐,以缅怀祖先。是日村寨常有聚会赛歌。

   “林公”节  畲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家家备祭品、排香案、敲锣击鼓,礼祭“林公忠平王”。

    牛歇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习俗与汉族相同。

    端午节  畲族人民为缅怀楚大夫屈原死难节日,俗称“五月节”。家家组织人力上山采回三指大的茅竿叶,包糯米粽,每只扎成五节长的“竿粽”以祭祖先,祈求平安。各家备制“雄黄酒”于中午时刻,在住房各个角落喷洒一遍,以除瘟驱疫。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长辈要买月饼分给孩子和馈送亲友,举家吃个“中秋暝”。晚餐后,男女老幼到户外赏月,青少年点燃篝火,手击竹筒,迎“田元帅”游中秋,唱山歌。

    尝新节  畲语称“吃新”。山区畲村多种中稻,农历八、九月间水稻收割,为庆丰收,择吉日将新收成的大米蒸饭,先装满两大碗,摆在厅前供祭天地,当晚全家尝新。传说这天“多一人尝,多一人粮”。

    冬节  农历十一月冬至日,畲家户户用糯米做糍团,让全家人品尝。传说“冬节有糍圆,作息有头门”。

    [福愿]  畲族人民“福愿”很多,实际是向神灵“祈福”。

    农历正月十四日,做“奶娘福”是祈求保护妇女生育和财丁兴旺、幼口安宁。家家常到奶娘宫祭供。农历二月初二日,做“春福”(即土地福)。祭供土地神生日,祈望庆稼丰登,村村做“春福”。

    农历三月“立夏福”。每当立夏日,全村人歇息一天,叫“歇夏”。家家米竹笋煮光饼,添口福,点香祈求夏季好收成。

    农历五月初“保留福”各户备祭礼上“土主宫”供请,意为春种已落实,祈求禾苗茁壮。

    农历七月立秋日,做“秋福”。全村要备办祭礼到“土主宫”供祭,祈求常降雨水,滋润禾苗保丰收。农历八月白露日,做“白露福”。向天地供祭,祈求水稻孕穗扬花时节,顺利度过台风与暴雨,获得增产丰收。农历八二十三日,做“元帅福”。畲族供奉“田元帅”一雷海清为神灵,对塑像焚香礼拜。每逢这一福日,畲村就要杀鸡、宰鸭、备酒菜、三牲福礼供祭:“田元帅”,祈求驱邪保平安。

    农历十月立冬日,做“冬福”,稻田收割,粮食归仓,畲家欢庆丰收,供祭“土主神”和“土地爷”以示谢敬。农历正月初六“祖宗福”。这是从汀州府武平县入迁宁德韩丹村、上雷东村的钟姓畲人特有“福日”。每年春节后初六日,钟姓男女于清晨寅时排香案。焚香鸡祭供先祖,俗称“祖公福”。


Google
 
上一篇:宁德的民俗“婚育庆寿丧葬”
下一篇:宁德的畲族风情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9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2]
 · 北京大观园 [3651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60.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